| 
              
             | 
             | 
            
              
                
                  
                    | 守志,守戒,守心,守德 | 
                   
                  
                     | 
                   
                  
                    ◎釋德  | 
                   
                  
                     | 
                   
                  
                    ◆九月十五∼十六日《農閏七月•二十三至二十四》 
                       
                       
                      【靜思小語】 
                       
                      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授之以理。 
                       
                       
                       
                      用「愛」致祥 
                       
                      中度颱風「珊珊」持續移近台灣東部,氣象局昨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受 
                      外圍環流影響,預測將帶來豪大雨。 
                       
                      天然災害,令上人掛心;人心不安,亦使上人憂慮。早會時上人表示,風 
                      雨欲來之前,只要人人出一分力,做好防颱準備,守護自家及社區的平安 
                      ,就能減少災難。「欲使天下減少災難,就需要增加愛的志業。有愛才有 
                      福!」 
                       
                      面對社會動盪,上人語切誠盼慈濟人要心存敬慎,以「佛心為己心」—— 
                      用大慈悲心,慈眼視天下苦難蒼生;以「師志為己志」——發心立願行於 
                      菩薩道。 
                       
                      「既志為慈濟人,就應致力於社會祥和,人人恪遵八正道。路行得正,人 
                      生方向就不致偏差。」 
                       
                      昨日為慈大傳播學系實習同學授袍,上人勉學子善用媒體力量,發揮「導 
                      善」良能,達成淨化人心的目標。「醫療治病,傳播治心。媒體對人心影 
                      響至大,若能善盡傳道、揚善之責,就能為社會增添祥和。」 
                       
                      上人期勉人人能守志、守戒,還要守心、守德。「守心——莫使自心受到 
                      外在影響而動亂;守德——顧好身德、心德及口德。但願人心平靜,用愛 
                      致祥,天下無災難……」 
                       
                       
                       
                      不能缺「德」 
                       
                      「無所求用心辦學,只為了社會未來的希望。」午後上人抵達慈濟大學, 
                      在教職員合心共識營圓緣會上開示,盼提升人文校風。 
                       
                      「人文,就是人品典範、文史流芳。於教育,首先要教導懵懂的孩子知禮 
                      節,這是做好一個人的根本。」 
                       
                      「『感恩、尊重、愛』簡單的五個字、三個方式,即慈濟教育的內涵—— 
                      學生對老師要抱以感恩心,懂得尊師重道;師長則要投以真誠的愛。」 
                       
                      上人致勉為人師者,立下「志為人師」之願。「守住志向,還要守好規矩 
                      ,亦即守戒。此外,社會紛紛擾擾不斷,更要守好一念心,莫隨之浮動; 
                      並且要守德——教育絕對不能缺『德』,日常生活務必要落實『禮義廉恥 
                      』。」 
                       
                      「孩子們在學時能涵養有禮貌的品格,未來踏入社會才能得人愛、受尊重 
                      。」上人誠盼,慈濟教育強化品德教育,培育人品典範;假以時日,即能 
                      看見社會的希望! 
                       
                       
                       
                      無「禮」則危 
                       
                      「『和』從禮而生。人與人之間,有禮則安,無禮則危。」上人於十六日 
                      早會開示,我們難得來人間一趟,應充分發揮生命的價值觀,自愛愛他, 
                      樹立人品典範;而自愛愛他的人生,必然受人尊重與敬愛。 
                       
                      「待人以尊重、敬愛,到任何地方都會被愛;而能夠愛人且被愛的,就沒 
                      有敵人。反之,待人無禮,彼此看對方不順眼,就會引發衝突,造成社會 
                      動盪。」 
                       
                      上人因此強調慈濟教育的根本在「育之以禮」,涵養學子文質彬彬的禮儀 
                      。「從小就接受禮的教育;稍長,再教他們敬師重道、勤習學識;及至中 
                      學、大學階段,就要教他們明禮知義、具有節操。」 
                       
                      「做人的根本不離『禮義廉恥』;自小培育道德涵養,人生方向就不致偏 
                      差。」上人指出:「為人師者要『教之以禮、育之以德』,還要『傳之以 
                      道、授之以理』。如此才能成就美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