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無常人間,何物歸我所有? | 
                   
                  
                     | 
                   
                  
                    ◎釋德  | 
                   
                  
                     | 
                   
                  
                    ◆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農八月•初二至初三》 
                       
                       
                      【靜思小語】 
                       
                      執「無常」以為「常」,會累積欲望, 
                      對人對物起占有心,引致爭端。 
                       
                       
                       
                      我見,過度膨脹自我 
                       
                      《水懺》中有「十一遍使」,乃七種「見解」、兩種「疑」以及兩種「無 
                      明」之合稱。破曉時分,上人於觀音殿開示:「所謂『遍使』,乃普『遍 
                      』於日常生活中,『使』心緣外境之種種人我是非、得失,所衍造的一切 
                      罪業。」 
                       
                      上人首先解說「七見」——邪見、我見、常見、斷見、戒盜見、果盜見、 
                      疑見。 
                       
                      「邪見,不正信也。」上人說,心緣外境所產生的見解若偏邪,將驅使行 
                      為產生偏差,招致種種煩惱。 
                       
                      善根乃從正信建立,上人勉眾要有正見正信,了解為善得福、造惡得報之 
                      理,舉手投足才不會失去規則而造業。 
                       
                      再說「我見」。「人皆有『自我』,但若過度強調自我,認為『我』想的 
                      、做的才是對的,別人皆不足為信,則容易自大。」 
                       
                      上人進一步說明:「若自心只有『我』,沒有空間接受其他,這樣的人不 
                      能長養正信正見;或醉生夢死或貪圖享受,於懵懂懈怠中度日,易陷於人 
                      我是非或得失的煩惱中。」 
                       
                      面對世間紛擾,上人表示,要先穩定自心,才能穩定周圍人的心。「要時 
                      時用心,莫迷信、勿自大!」 
                       
                       
                       
                      大我,超越自大的「我」 
                       
                      二十四日晨語時間,上人續示「七見」之三——常見。 
                       
                      「世間萬物皆『無常』。然凡夫執『常』,以為事物乃恆長存在,遂起占 
                      有心,從而累積欲念及無明。」 
                       
                      「不知無常,常釀爭端。」上人表示,萬物不離「成、住、壞、空」,一 
                      切物質終將歸於壞滅;若不能徹知此理,妄計私利,就會引致人與人、國 
                      與國相爭,造作一切惡業。 
                       
                      孟加拉一處村莊日前遭到象群攻擊,造成三人死亡、二十多人受傷,當地 
                      媒體稱此為「大象復仇記」。上人引述此新聞表示,村民後來平心反省, 
                      強迫象群離開聚居之地,甚至為取得象牙而屠害大象,實乃災禍之因。 
                       
                      「一念無明造成人與人爭,人與物也爭。」上人感嘆人類自以為是萬物之 
                      靈,可以調伏其他生物,利用大象作為運輸工具之餘,還殺害老象取牙變 
                      賣;為了伐木謀利,而破壞、占據象群的棲息地。如此貪得無厭,才會遭 
                      到反撲。 
                       
                      「人類為了象牙獵殺老象,年輕的象失去依怙,行為變得暴戾狂亂,就會 
                      越界去傷害人類,造成可怕的災禍。」上人期待人人能尊重、疼惜萬物。 
                       
                      「過於自大,以為人類有權力擁有一切,就會日日招來煩惱,時時累積惡 
                      業。」上人指出,要做到「大我」——愛普天下蒼生;切莫展現「我大」 
                      ——自大的我。 
                       
                       
                       
                      人文,體會生命中的慧命 
                       
                      一位婦女長久以來,為了「傳宗接代」耿耿於懷;及至投入慈濟環保,心 
                      境轉變,看開人生許多事強求不得,因此鬆開束縛,卸下心靈重擔。 
                       
                      「放下這分強求,取而代之的是承擔起人生的責任。」大愛電視「草根菩 
                      提」節目製作團隊回精舍與上人座談,呈現以七位環保志工故事為主題的 
                      「草根戲劇——撿稻穗」試片。 
                       
                      相對於其他電視台戲劇,情節或杜撰或偏向於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男女之 
                      愛,對觀眾啟發有限,甚至將觀眾導入盲點;上人表示,大愛戲劇取材真 
                      人實事、堪作典範的人生,實值得記錄流傳,進而啟發人心。 
                       
                      「並非只有天生好人才值得寫。儘管曾經是顛倒的人生,如何將不好轉好 
                      ?而好人如何容忍不好的事情?正是人生歷程中最精彩的一段。每個人身 
                      上都有經典寶藏,深入發掘,就能看見慧命的世界。」 
                       
                      上人勉從事人文者,要用慧命走入他人生命,引導大眾體會生命中的慧命 
                      。「志為人文人者,要有責任和使命,呈現人性之美、推動人文清流。如 
                      此才能體現自我生命價值,成長慧命!」 
                       
                       
                       
                      皈依,從無明轉向光明 
                       
                      「『皈』乃反黑歸白——『反黑』就是『諸惡莫作』,『歸白』則要『眾 
                      善奉行』;意謂從『無明』轉向『光明』。」 
                       
                      北區培訓慈誠委員尋根暨精神研習會圓緣,上人為請求皈依者開示;先釋 
                      「皈」——乃奉行一切善法。 
                       
                      「『依』就是依靠,學習佛的志向與作為,走入人群度化眾生。」上人勉 
                      眾效法佛陀,自度且度化迷茫眾生。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路,要腳踏實地去踐行,才能體會心地風光 
                      ;也唯有實行後,才能發現自性妙法。」上人表示,啟發自性妙法也等於 
                      深入經藏;得「智慧如海」,就能進一步發揮良能。 
                       
                      「眾志一同,才能發揮拯救蒼生的力量。」上人叮嚀守好慈濟十戒,行為 
                      舉止使人見之起尊敬心,就能「統理大眾」。「欲統理別人之前,要先統 
                      理自心,心正行正,自然就能帶動他人。」 
                       
                      上人期待眾人珍惜難得因緣,實際投入慈濟宗門。「做了之後的那分感受 
                      ,才是真正的『法髓移植』——將法髓植入自己的生命,使慧命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