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淨人心、護大地,為地球留住好山水 |  
                   
                  
                     | 
                   
                  
                    |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 
                   
                  
                     | 
                   
                  
                    【講於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四月六日至四月十五日】 
                       
                       
                      四月初,花蓮慈青去美崙山「除蔓」──小花蔓澤蘭,是一種生命力強盛 
                      的外來物種,會攀縛樹木,使之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萎,影響生態和水 
                      土保持甚鉅;因此,一百多位慈青浩浩蕩蕩上山拯救樹木。 
                       
                      地球不斷地暖化,溫度愈升愈高,水災、風雪、地震、海嘯、瘟疫四起… 
                      …氣候變遷造成災難叢生,人的生命愈來愈危脆,實在令人擔憂。 
                       
                      四月初,國際氣候專家針對地球暖化可能造成水資源不足,發出警訊。 
                       
                      這幾年來,慈濟在大陸甘肅興建水窖,幫助五千多個家庭在雪季儲存用水 
                      ;慈濟志工一個縣一個縣地走訪勘察,有居民說:「天乾喝淚水,下雨喝 
                      混水」;不只喝水難,要在那片荒漠大地上種出五穀雜糧更難,生活真的 
                      很苦。 
                       
                      不僅甘肅缺水的狀況逐年惡化,澳洲也面臨嚴重乾旱,牲畜渴死,農場主 
                      人失去生計來源;政府官員說,若旱象持續,將迫使人們飲用再生水…… 
                      這些現象提醒我們水資源的可貴,也省思是否對地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 
                       
                      水脈是人類的命脈。山林能涵養水源,但人類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大量砍 
                      伐山林以種植牧草、豢養牲畜;為了眼前經濟利益,或是貪圖再多一點方 
                      便,不斷地鑿山開路。山脈破壞,水脈就破壞,大地缺水,人類就缺糧。 
                      就如同人體的血脈被破壞,會影響身體健康;大地的水脈一旦被截斷,地 
                      球將面臨荒漠化危機。 
                       
                      近幾年,我一直說「來不及、來不及!」期待大家為多災多難的人間,精 
                      進、付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是,不能再等了!每個人從小到大不斷 
                      地取用地球資源,食衣住行更製造了很多二氧化碳和污染;面對地球環境 
                      持續惡化,人人都有責任。除了節用資源之外,還要保護山林。不要等到 
                      口渴才掘井,屆時恐怕滴水難求。 
                       
                      四月七日凌晨,菲律賓馬尼拉附近一個貧民區發生大火,火勢一發不可收 
                      拾,密密麻麻的違建戶迅速竄燒,連消防車都很難駛入,三千多戶房屋陷 
                      入火海。 
                       
                      一萬兩千多位災民住進收容所,慈濟人趕往勘災及發放。災民們說,當時 
                      只顧著從窄窄的巷道逃出去,根本來不及搶救物品,因此連換洗的衣物都 
                      沒有;來到災區,還看居民在燒得發燙的灰燼中找尋瓶罐鐵片,變賣成零 
                      錢應急。 
                       
                      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蔡萬擂偕同菲律賓航空董事長陳永栽來花蓮,聽到 
                      慈濟計畫發放毛毯和衣物,陳董事長表示願發心提供台灣到菲律賓的空運 
                      ;而他也將親自運送物資回菲,參與發放。 
                       
                      當災民們收到這批嶄新的毛毯,一摸再摸,有個十多歲的孩子捧著毛毯聞 
                      了聞,開心地喊:「好香喔!」另外,雖然是舊衣,在台灣已經整理得很 
                      乾淨,災民拿在身上比了比,珍惜地說:「比去買的還要合身。」 
                       
                      除了發放毛毯、衣服之外,還有草蓆、水桶、餐具等。感恩有藍天白雲的 
                      菩薩身影湧出,聞聲救苦,作為苦難眾生的「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在此同時,馬尼拉又有兩處發生大火,六百多戶無家可歸,志工們也趕緊 
                      前往關懷。見災區殘火未熄,有位殘障人士在髒水池中打撈廢鐵雜物變賣 
                      ……生活在貧窮中的人們,是如此珍惜物資。 
                       
                      反觀台灣,奢侈浪費的風氣教人憂心。最近有項調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 
                      口去年共吃掉三千多億元;這僅是有發票可查的,還不包括家家戶戶每日 
                      的飲食。很難想像,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吃進口中、又有多少是倒掉的呢? 
                       
                      全球有八億多人口處在飢餓邊緣,卻有超過十六億人口營養過剩、需要減 
                      肥。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消耗掉許多資源,又為大地製造了污染。以 
                      生產一公斤牛肉為例,至少要用掉七公斤穀物、十萬公升的水,還會產生 
                      四十公斤的排泄物、十三公斤的二氧化碳…… 
                       
                      素食最健康!簡簡單單就可以吃得飽,不要豐盛鋪張,更不能暴殄天物。 
                      期待人人能克服口欲,疼惜萬物生命;克勤克儉,珍惜每一粒米飯;知福 
                      惜福,善用健康身心來造福人群。 
                       
                       
                      ● 
                       
                       
                      期待人人惜福、力行環保,減少「碳足跡」,減緩全球暖化;同時也要照 
                      顧好身、口、意,調和脾氣、反省修過,減少對自己以及對別人的傷害。 
                      若能如此,世間才會平安! 
                       
                       
                      (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