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非「罪不報」,是「時未到」 | 
                   
                  
                     | 
                   
                  
                    ◎釋德  | 
                   
                  
                     | 
                   
                  
                    ◆四月十一∼十二日《農二月•二十四至二十五》 
                       
                       
                      【靜思小語】 
                       
                      心沒照顧好,一時散逸就會「昧心」。 
                      時時守好良知,才不會造作惡業。 
                       
                       
                       
                      善與惡,分分己獲 
                       
                      人們所犯的過錯,就算他人不知,終究逃不過天眼;今日晨語時間,上人 
                      續引《水懺》經文說明,善惡到頭終有報。 
                       
                      「夫論作罪之人,命終之後,牛頭獄卒錄其精神,在閻羅王所,辯覈是非 
                      。當爾之時,一切怨對皆來證據……於時現前證據,何得敢諱,唯應甘心 
                      分受宿殃。」 
                       
                      人之種種惡業,皆起於「眼、耳、鼻、舌、身、意」所造。上人表示:「 
                      毒舌謾罵、搬弄是非,明明耳聞好話,卻刻意曲解成惡言,造作無量罪業 
                      ;又如人的鼻根,嗅到偏好的食物味道,就隨心所欲、屠殺生靈,加以『 
                      炮煮蒸炙』。實在殘忍!」 
                       
                      心未照顧好,一時散逸即會「昧心」,造作惡業。上人表示,有些人雖未 
                      害命,卻不擇手段奪人財產、迫使他人妻離子散;毒心熾盛,所造之罪無 
                      奇不有……「辯覈是非」指人往生後,對簿公堂,所造之業善惡分明,由 
                      不得辯駁。 
                       
                      「為人切莫存心不良,否則不但在世時受人輕視,往生後亦是業力難逃。 
                      」上人強調「善惡人間造,分分皆己獲」,一旦犯錯造業,只能甘願受。 
                       
                      「因緣果報不爽,非『罪不報』,只是『時未到』;時時守好自心良知, 
                      才不會犯錯造惡!」 
                       
                       
                       
                      多造福,才是人間至福 
                       
                      「慈濟宗門是走入人群、拯救眾生,而非獨善其身。」與海外志工談話時 
                      ,上人提及馬來西亞慈濟人以挨家挨戶按門鈴的方式,逐戶宣導環保理念 
                      ,並教導民眾施行垃圾分類;這分「護大地」的行動,可於各僑居地落實 
                      。 
                       
                      生活在地球上,人人對環保都有一分責任與使命。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共 
                      同一心,用愛為世間、為大地付出;也呼籲人人素食,克制口欲,疼惜萬 
                      物生命,更可減輕大地的污染。 
                       
                      「人體不調,就會生病;氣候不調,就會為大地帶來災難。」藥師法會中 
                      ,上人開示,地球是眾生形命的依止處,一定要珍惜保護;若持續破壞、 
                      耗竭資源,危及地球,人們遲早要自受罪殃。 
                       
                      慈濟四十多年來,不論是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無不都是為了引導人 
                      人走向正確道路,為身心健康而努力。上人諄諄勉眾:「我日日皆以虔誠 
                      心祈禱,願人人時時生起一念善心。若身口意都用於造福人群,才是人間 
                      至福,天下才能無災難!」 
                       
                       
                       
                      致力小乾坤,改變大乾坤 
                       
                      慈濟志工正於甘肅評估新的水窖援建計畫,此行也重回十年前第一期水窖 
                      工程舊地。 
                       
                      「有位奶奶看到慈濟人到來,緊拉志工的手道感謝。她說自從十來歲嫁作 
                      人婦後,日日步行遠路挑水五趟,才夠一家人喝,數十年不間斷;及至六 
                      十歲那年慈濟人來援建水窖,讓她再也不需要長途挑水了……」 
                       
                      十二日午後的人文志策會上,上人言及慈濟十年來已在甘肅援建五千口水 
                      窖,讓居民儲存雨水,紓解水荒;也讓節省下來的勞動力投入生產,明顯 
                      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然而,近年雨量減少,甘肅旱情愈來愈嚴重,有些地 
                      方甚至因而遷村…… 
                       
                      「當今地球四大不調,水災、旱災、風災、地震頻仍。究其因,皆是人類 
                      造成。」上人有感而言,水資源短缺,乃至於溫室效應等全球議題,人人 
                      都有使命。 
                       
                      「人體的小乾坤,乃依賴地球的大乾坤而生存;每個人都是大乾坤的污染 
                      者。」上人言,四十年前,台灣人口僅有八百萬,而今增加三倍,有將近 
                      兩千四百萬人;地球空間有限,人口愈多、污染愈甚,造成過度溫室效應 
                      ,導致氣候異常。 
                       
                      「再不疼惜大地,真正『來不及』了啊!」上人深勉所有慈濟人提起使命 
                      ,守戒、克己,保護地球生態,由小乾坤改變大乾坤,才能減少天下災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