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487期
2007-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幸福快門‧阿根廷
  幸福快門‧玻利維亞
  疾風勁草
  銀髮之愛
  慈院志工筆記
  發現歡喜
  隨師行記(2007年5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愛的叮嚀‧加拿大
  心靈交流道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487期
  完整無缺的愛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敬請上人莫憂慮

「四十一年前我開始做慈濟,沒人沒錢,所依靠的就是佛陀的真理。『人人皆有佛性』,我只是信任這個道理,相信人人與佛同具清淨無染的愛。佛陀來人間,為的就是不忍眾生受苦難,我自不量力,將這一念心與大家分享。」

五月二十八日上午,上人在人文志業中心聆聽同仁們心聲後,殷切地告訴大家,「因緣果報」不是老太婆的口頭禪,而是非常科學的。「因」與「果」之間必須有「緣」。慈濟從無到有,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完整建立、普遍全球,就是因為有無數的「因」、「緣」結合;粒粒「果」又再化為粒粒「因」。

「周邊的緣,時時刻刻要重視。每個人、每件事、每個環境都是緣;心念就是因。人文志業體的每個人都是『因』,也都是『緣』,合在一起,才能結成『果』。少了一個人,就無法成就這樣美的畫面,因此,人人都要珍惜、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

這一趟從北到南,全台灣的慈濟人都藉著「立願文」來表達對慈濟的愛、對上人的愛——「傳承法脈心相繫,弘揚宗門志不移。慈濟因緣會珍惜,靜思法髓無量義。吾等弟子當謹記,敬請上人莫憂慮。」大家幾乎是一聽到這首歌就會熱淚盈眶,覺得一切都沒什麼好計較了。歌詞中的每個字都如同上人的剪影,深深印在每個弟子的心田裏。

那天,人文志業中心的同仁也為上人獻上了這首歌。上人在欣慰之餘,也向所有同仁感恩:「如果沒有大家,我無法將佛法之美傳到全世界。人、事穩定,志業就會蓬勃。人人安定、穩穩向前行,我就免憂慮囉!」


完整無缺的愛

五月三十日傍晚,台中市長胡志強、邵曉鈴夫婦來台中分會見上人。市長夫人在去年十一月因車禍而受重創,舉國上下都為他們祈禱。而這對夫妻也以身說法,為世人做了最好的示範。

聲若宏鐘的胡市長感恩上人之前到醫院探望,給了太太很大的力量,讓她有勇氣面對一切。

「我們好了,輪到我們來看您。當時所有醫師都認為沒救了,但是在上人與大家的祝福之下,她居然一點一點地回來了!」

市長表示,上人平時耕耘、淨化人心,引導大家朝善良的方向前進,這次意外,讓他體會到「得就是失,失就是得」,也看到社會上有許多好人。

上人輕撫著夫人受過傷的手,說看到她復原,大家都很歡喜,因為夫人平常就是那麼的善良,眾人的念力匯聚,力量非常大。上人還對胡市長說,夫人能真正「放下」,還是因為他的呵護:「她能這樣,是你給她的這分完整無缺又純真的愛。」

身著紅衣,肩上所披的黑色薄紗輕輕地罩著已失去的左前臂,夫人從頭到尾淺笑盈盈,彷彿在告訴大家,身軀所經歷過的一切痛苦,反而讓她的心靈更開闊,人人都可看到她臉上、手上的傷痕,但是,她的溫柔婉約與豁達泰然,使每道疤痕都美得彷彿是菩薩留下的印記。

在那個傍晚,邵曉鈴女士讓我覺得,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第二個娘家

自從歲末祝福圓滿後,上人有將近五個月沒出門了。這回從五月二十五日到六月五日匆匆環島一周,為的就是看看各地的慈濟四十一周年志業展。

每個地方都比去年進步很多,上人直說,多希望在每個站都「浸」幾天,好好了解每個故事。全球二十一個國家、八十一個展覽點,上人只能親自造訪十多個,其他的就只能等到回精舍以後看報告了。

除了慰問弟子們的辛苦,上人也一再叮嚀「人間菩薩大招生」的重要。來到大里共修處時,得知全市二十萬人口中,有十萬是慈濟會員,笑得好開心:「只要每個人再找一個人,我就可以去金氏世界紀錄登記了!」

岡山的展覽也讓上人十分歡喜。當地人才不少,展覽內容活潑又有創意,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已邁入第四年的「蕙質蘭心——外籍配偶成長班」成果展。為了陪伴與教育這些離鄉背井的婦女,慈濟人不但開設語言、美容、美髮、烹飪、烘焙等專業課程,也為她們的孩子設計《靜思語》教學活動,更為她們的先生與公婆舉辦茶會。

成果展分為印尼、大陸及越南三個館,除了展出學員上課的情形,也呈現當地慈濟人的各項救援工作;導覽人員就是能說流利華語或台語的外籍配偶們。學員們看見上人來,開心地笑個不停,紛紛向上人表示,和先生、公婆的感情愈來愈好;或是以前自己愛賭博,現在都把零用錢拿來幫助苦難人。

見她們那樣歡喜,我不禁想到其中一位的心聲:「碰到慈濟以後,我整個心都開了。現在,慈濟就是我第二個娘家!」


龍的井裏有龍才

慈濟在台灣各處的聯絡點和環保站如雨後春筍啟用,而一旦上人造訪了某個本來較少為人知的地方,當地的師兄師姊就會有如神助,會務得到大大進展。

就拿原本只有一個小小共修室的龍井來說吧,上人去年五月造訪,見四處一片綠油油的,不遠處還有一片村莊,頓時心生歡喜,說這麼美的地方,作靜態展道場一定很好。

事隔一年再訪,此地卻已應有盡有,市區志工增加了兩、三倍。土地提供人陳榮忠師兄日日領著大家打拚,把三百坪的空間整理得道氣十足,除了連鎖磚步道、植栽,還有合心講台、和氣步道、互愛菩提樹和協力廣場。

其中的感恩茶亭,可是大有典故。記得去年此時,上人誤以為龍井產茶,當師兄們報告當地不產茶,只產西瓜、番薯等農作時,上人摀嘴笑了起來。這一笑,可就「變」出了一個茶亭;陳師兄歡喜又慎重地表示:「因為上人說龍井有茶,所以我們就蓋了一個茶亭,以茶接引會眾。」

整個園區熱鬧極了,上人在眾人的簇擁下上台講話,鼓勵大家多來聽分享。因為,只要是富教育性的談話,就是法。

「有法就有道,有道就有法。心中有愛,就有無量愛的潛能、就是菩薩。慈濟精神已被帶來龍井了;大家都是龍,因為在龍的井裏面,就是龍才嘛!」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