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不忘感恩/撰文‧呂艾玲(溫哥華人文學校四年級)
我和姊姊從小就是阿嬤帶大。阿嬤從台灣到溫哥華照顧我們,打理我們姊妹的生活和功課,她最常說的話,就是:「艾玲!要感恩!要感謝!」
阿嬤教我「感恩」,尤其要珍惜食物。她每天幫我們準備午餐,如果放學後看到我浪費沒吃完,就要我四個月不能領零用錢。
阿嬤常說,每一口食物都來自許多人的辛勞付出,要感恩!我因此學會尊重食物得來不易,更感謝爸媽辛苦工作,供給我們生活和學習。
阿嬤常提起她印象深刻的往事,特別是一位拾荒者的故事。
早年,阿公是一位婦產科醫師,有一天,一位拾荒的先生慌張地跑來找阿公,原來他的太太難產,因為付不出保證金,一連跑了好多家醫院都沒有醫師願意幫忙,最後來找阿公。
阿公非常慈悲,一聽到這位先生的困難,便以救人為先,緊急開刀。後來,那對母子都很平安,阿公一文錢也沒向病患要,更別提保證金了。阿公說,助人的快樂,比賺大錢還好。
多年以後,有一次颱風過後,醫院裏有許多廢棄物需要清理,正當阿公阿嬤忙不過來的時候,那位先生拖著垃圾車前來幫忙;看到多年前幫助過的人仍心存感恩、主動回饋,阿嬤感動得眼淚直流:「啊!這個人雖窮,但他心中卻懷著感恩心……」
我聽了非常感動,阿嬤教導我們:「感恩不是一時,而是要永遠懷抱心中,時時助人。這樣社會才會充滿溫暖。」我會謹記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