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農四月‧十三》
化「來不及」為「來得及」
【靜思小語】世間最無情的是時間,最可愛的也是時間。把握時間,人生充實;浪費時間,人生空白。
歡喜境界,不執著
晨間,上人對眾講述自己早年修行曾經歷的境界,以應昨天同仁所提《無量義經》為何有如此大力量之問。
出家前,上人在慈雲寺養病時,有人欲將家中一部清代留下的《法華經》作廢紙賣,上人藉此因緣買下,隨身攜帶。「後來離家時到了台東,在他人處看到一部日文的《法華經大講座》,這才發現《無量義經》。當時只是翻閱,就生起極歡喜心,但遺憾無法細看。」
出家之後,上人在小木屋裏自修,誦《法華經》一字一拜。「一日,拜到虛脫累倒,剎那間感受到一種無法形容清淨透澈的境界,還有一種寧靜音聲……當下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立志』。」
克難慈濟功德會剛起步時,上人放棄至日本取得學位的機會,託前往的友人請了一部日文《法華經大講座》回來。「我那時始細看《無量義經》,見經文中『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八個字,欣喜非常,正是當初那無法形容的境界!這就是為何我特別喜歡這段經文,至今每次想起,法喜又會浮上心頭。」
即使是歡喜的境界,也不能執著,否則易走火入魔。上人說及一次親身經歷。
早年與修道法師一起修行時,「一日晨起打坐,突然間,感覺身體不斷地膨脹,心緒不知飛馳何處,那境界很混濁,就像土石流翻滾……當時的心幾乎拉不回來。」
是故上人不提倡弟子打坐尋找「靜」的境界。「沉溺於歡喜境界,無法回到現實;被混濁沉重的境界壓住,心門無法打開。莫期待從打坐中體會諸般境界,以免隨境界而轉,不能自出。」
「佛法奇妙,不可說,不可說,就是那一念心!」上人以此作結。
為眾生,也為佛教
「當年師父囑咐我『為佛教,為眾生』;而我給你們的叮嚀則是『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這就是傳承。」來到新竹聯絡處,上人對眾開示。
「幾年前,我一直說來不及、來不及,除了看到世間人心淨化的速度遠不及下墮的速度,也因為看到師父老人家的身體日漸衰弱。四十年來,自覺『為眾生』已盡心力,期藉慈善救濟讓人了解佛教,但終究難以將佛教的形象與精神注入人人心中,『為佛教』還需加緊努力。」
上人表示,慈濟四十周年時,因師公圓寂未久,不擬慶祝,故請全球慈濟人就地進行浴佛;盛大而普遍的浴佛典禮,讓許多人認識佛教。
「浴佛,是禮佛足、淨自心。」上人言,以最尊敬的心來禮佛足,其實是淨化自己的心;將虔誠之心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謹慎不犯戒,則能讓自心常保清淨。
「希望佛誕節、母親節、慈濟日的盛況,一年比一年普遍。有今年之美,還有來年之美;有今日之美,還有明日之美;甚至是此刻之美,還有下一刻之美,秒秒連綿不斷!」
克己復禮,大地貴人
「世間最無情的是時間,分秒流逝不停;但是世間最可愛的也是時間,因為時間能成就事業、成就志業、成就道業。把握時間的人,人生就過得充實;浪費時間的人,人生空白度過。」
上人在苗栗聯絡處對眾開示,人生能夠踏踏實實地,一步一腳印走來,偶爾回顧過去,會覺得很溫馨,感覺自己的生命有價值;若警覺到自己過去的人生空白,能及時重視時間、運用時間,也不算晚。
推動「人間菩薩大招生」,乃鼓勵人人都能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使晦暗的生命展現曙光。上人說:「能夠作別人生命中的貴人,總比祈求他人來作自己的貴人好多了。」
近來上人大力呼籲儘量減少碳足跡,亦叮嚀在場眾人來此活動,坐在樹蔭下也很清涼,不一定要在室內開空調;節省電力,也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我們要提倡克己復禮。雖然天氣很熱,但樹蔭下有自然的涼風,在樹下做環保,也可以享受大自然的芬多精,身心都健康。」上人說,除了為環保而節約能源,在生活中節省下的錢,也可轉而為大地人群付出,「不只能做人群的貴人,還能做大地的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