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487期
2007-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幸福快門‧阿根廷
  幸福快門‧玻利維亞
  疾風勁草
  銀髮之愛
  慈院志工筆記
  發現歡喜
  隨師行記(2007年5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愛的叮嚀‧加拿大
  心靈交流道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487期
  5。27《農四月‧十一》

一點點「怨」,醞釀惡業
【靜思小語】稍有一點事就放在心裏埋怨,是無明,易造惡業。要照顧好身、心,時時心存善念、身行好事。

因時、因人、因地

「矢志做人間菩薩、為人間的幸福著想,讓他人得到幸福、喜悅,自己也輕安自在,才是真正的幸福!」
觀賞內湖聯絡處志業展後,上人勉勵正參與委員慈誠培訓課程的學員:「心靈安詳,法喜充滿,就能自在;若是隨外境紛擾浮沉,再怎麼富有、名氣再大,心靈也不能安定。」
做慈濟諸事繁忙,需要謹慎思索、執行,難得清閒。如何能達到輕安的境界?上人教示,關鍵在「歡喜甘願」。「即使勞心勞力,內心仍有甘甜、舒坦的感覺,就是輕安。」
團體中最讓人苦惱的,莫過於人與人之間意見不合。上人表示,與人共事難免有見解相左之時,若大家出發點都是善的,也各有道理,莫強要論斷誰對誰錯。
「有時道理是對的,只是時機、對象或地點不適合。道理要能因時、因人、因地運用合宜。要先做到人和,才能事和、理和。」
「先退一步配合之後,待事情過去,秉持『門內對錯可說,門外是非莫傳』的原則,就事討論,提出改善之道,作為往後依循的方針。如此人圓、事圓,理就圓,人人都能輕安自在。」上人提醒大家,要提升生命價值、為人群謀幸福,莫陷於人事是非,減損慧命。

心存善念、身行好事

來到汐止會所,上人感恩汐止、南港及基隆三地志工走入人群,無私付出一己之力,受大眾肯定、疼愛,創造有價值的人生,是世間幸福人。
有些人為家庭奉獻一生,跟著另一半胼手胝足努力撐起家,到頭來卻得不到期望中的對待,或是兒女不孝順、夫妻感情出現裂隙等,心有不甘,家庭也就失和。
「我最憂心的,就是人與人之間不平安、家庭不和睦,促成天災人禍更多……」上人憶及,成立慈濟之前,寄住在花蓮慈善寺講述《地藏經》期間,有位年近六十的婦女經常與愛挑事端的丈夫爭吵,總在一頓拳打腳踢下,身心傷痕累累,起了自殺之念;幸在聽聞《地藏經》後,打消了念頭。
「我當時說,十惡業中,『殺生』罪很重;不只殺人有罪,自殺,毀害了父母所給予的身體與人生,也是殺人罪,且又不孝,罪加一等。欲報父母恩,要從珍惜身體開始。照顧好自己的身、心,身行好事、心存善念,不要稍有一點事就放在心裏埋怨,這是無明,容易造惡業。」
那位婦女聽了這些話後,找到了一條明路,從改變自己做起;儘管先生仍一再刁難,她盡力做到先生滿意為止,不與先生再結惡緣。
三個多月後,先生竟陪她一同來聽《地藏經》。個性直率的他說:「我以前對太太真的很不好,現在開始,我會疼惜她。」
上人表示,這件事給予他深刻的省思。「人間的幸福,要從個人做起。一個人若知理、掌握正確的人生方向,便能帶動家人,建立家庭幸福。」

不執相,才能無所求

「『為佛教,為眾生』是我皈依時,師父對我的期勉。二○○五年六月四日,師父圓寂了,我恍然覺得,慈濟大愛不分國界、種族,也不分宗教地無私付出,已經做到『為眾生』;但該如何『為佛教』,具體彰顯佛教精神?」
上人表示,人人都知道有「耶誕節」,卻很少人知道「佛誕節」,所以從去年開始,各地慈濟人就在母親節、慈濟日這天,舉辦浴佛大典;一日三節,成為慈濟人每年最重要的節日,謹記行孝道、報佛恩、報眾生恩。
「唯有不執相,才能真正無所求。」上人言,助人者無我相——不執著自己是幫助人的人,還要由衷感恩對方示現苦難來教育自己。「佛法不只存在經本或聽人講述的道理中,更存在於付出助人的深刻體會。」

形命無常,價值永在

在三重園區志業展覽現場,看到「緣起館」,上人不禁感慨「形命無常」,連自己也認不出泛黃相片中的人竟是自己……
「人生如此無常,僅僅是一個人的形態,就會隨著歲月不斷地改變、不斷地老化,到最後土歸土、風歸風。從出生一直到往生,到底人生的價值為何?」上人表示,人生實毋須斤斤計較,真正的價值,在於能否把握生命付出。
在志業展中,可以看到許多為社區、為台灣,甚至為全球付出的有價值人生。「慈濟人多功能,為社會而付出。社區道場是社教場所的延伸,能夠接引、帶動社區,希望大家好好耕耘。」
上人說,佛典中佛陀以故事形式所演說的法,很吸引人。「慈濟人現在所聽到、接觸到的許多人生故事,皆可與社區民眾分享,引導大家『見苦知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