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487期
2007-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幸福快門‧阿根廷
  幸福快門‧玻利維亞
  疾風勁草
  銀髮之愛
  慈院志工筆記
  發現歡喜
  隨師行記(2007年5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愛的叮嚀‧加拿大
  心靈交流道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487期
  5。4《農三月‧十八》

滅除煩惱火
【靜思小語】不滅煩惱,就像身受五欲之火熱烤,卻希望求得清涼,是不可能的。

健全「五根」,產生「五力」

《百喻經》中有「煮黑石蜜漿喻」,上人於晨語時間引述。
有一愚人,欲煮黑石蜜水招待貴客。他將糖塊放入少許水中加熱,糖融化了,他就開始在鍋上搧風,想讓滾燙的糖水快速降溫。然而旁人訕笑告訴他:爐火燒得正旺,不把鍋子從火源移開,如何能將糖水搧涼?
「佛陀以此喻宣說,不滅煩惱之火,就像身受五欲之火熱烤,卻希望求得清涼,是不可能的。」上人表示,修行方法要正確,才能在菩薩道上行路不偏。
《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正確的修行方法。上人解說其中「五根」與「五力」——「五根」即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根堅固,產生力量,就是「五力」,包括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學佛不能離開『信』,信要正信,不能迷信;信念若偏差,終究無法解脫。」上人表示,要解脫迷茫之苦,就要有正信。
「光是信不夠,『信根』堅定,進一步還要策勵自己一心精進、殷勤求法,為『精進根』;心念常住於正道、一心觀想諸善法,就能遠離誘惑不動搖,此為『念根』;只要確定道路正確,就要篤定這念信、立定這念心,所以『定根』很重要。有正確的信心、正確的精進、正確的念頭、正確的定力,智慧自然產生。」
上人教示,信力能破邪信,精進力能破懈怠,念力能破邪想,定力能破亂想,慧力能破諸惑。「欲健全五根、產生五力,追本溯源,就是要時時照顧好自己的心念,才能精進行道。請大家多用心!」

從足下起步,從手中做起

位於湄南河口,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泰國首都曼谷,地層每年平均下沉十公分;新聞報導,距離曼谷二十公里遠的小漁村,已遭海水淹沒,只剩電線桿聳立海面。專家估計,不出二十年,曼谷將會在地圖上消失……
「無因不成果。大地不斷受毀傷,人人應該深刻思考,如何呵護大地?」早會時上人慨嘆,地球環境惡化危及人命,實肇因於人類大肆破壞與開發;自造因,自受果,還將危害後代子孫。
日常生活每一件物品,原料皆取自大地山林;人們恣意消費,每天任意丟棄的垃圾,不出幾年就能囤出一座垃圾山,其中許多化學製品無法分解,即使經過十年、百年仍完好。
「若非慈濟人十七年前即重視環境問題,著手資源回收,現今台灣不知會有多少座垃圾山!」上人表示,人類不斷耗竭大地資源、過度消費的心態,已經嚴重影響到大地生態;泰國下沉的漁村,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疼惜大地,需從人人自身做起。上人強調:「要從足下起步、從手中做起。降低物欲、減少垃圾量、做好資源回收。」
上人呼籲,人們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一定要將眼光放遠;唯有疼惜土地,才能保障代代子孫的幸福平安!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