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農三月‧二十六》
不入欲望陷阱
【靜思小語】欲望使人迷茫,如魚吞鉤、如蠶作繭、如飛蛾撲火,不知不覺自投羅網、自蹈陷阱,痛苦難離。
善思惟,正觀行
在水裏悠游的魚兒受到餌食誘引而上鉤,尚且不知自己落入危境;蠶兒吐絲作繭環繞己身,自困自縛;飛蛾以其天性見光撲火,無異引火自焚。上人於晨語時開示,世間有許多陷阱,自投羅網或是自蹈陷阱,都是欠缺思惟所致。
「善思惟、正觀行,是修行不可或缺者,若欠缺這兩項,容易入邪、入魔,就如身履險徑,稍有閃失將粉身碎骨。」
上人提醒眾人,正信的教法,讓人心安自在,只要依道而行,就能扎實安穩地成長慧命;若稍有偏差,受魔道誘引,就「如魚吞鉤不知其患,如蠶作繭自纏自縛,如蛾赴火自燒自爛,以是因緣不能自出」。
「在人生路上,只見利益而不自覺地走上邪路,就如同上鉤的魚、繭中的蠶與撲火的飛蛾,因迷茫而受苦,難脫難離……」
個體調順,整體就美
為求今日在花蓮靜思堂晚會演出的「無量義經」音樂手語劇盡善盡美,參與演出的各志業體同仁與志工們無不利用時間,一遍又一遍地勤加練習。
「台上十秒鐘,台下十年功」,上人於早會時慰勉大家,且言整體之美,是無數個體成就的。「幾秒鐘的手勢,就要練上幾十遍,不只是手與腳要配合,還要配合身、口、意,再與團隊其他人配合……才能夠呈現整體美,實在不容易!」
明日是佛誕日,全球各地慈濟會所都將舉辦浴佛典禮,同時也慶祝母親節。慈大與技術學院已於日前進行浴佛典禮,在慈大有兩百多人於精舍師父帶領下進行浴佛,十分莊嚴;在技術學院,則有懿德媽媽陪伴孩子一起浴佛,清淨身心。
「四大志業,四大合一,合心、和氣、互愛、協力,這樣的人間,真的是真、善、美。」上人囑眾戒慎虔誠,日日就如浴佛般洗淨自己的心;若天下人人日日虔誠戒慎,相信社會就能祥和,天下即無災無難,人人自然平安吉祥。
手在法、口在法、心在法
午後於講經堂,「無量義經」音樂手語劇完整而圓滿地呈現在眾人面前。舞台上,一百三十二位大醫王、白衣大士、教授、學生、慈濟人,全都化身為說法者,身、口、意專注,展演《無量義經》。
終曲之後,台上演出人員,乃至於台下所有觀眾,衷情對上人唱出「立願文」——
「傳承法脈心相繫 弘揚宗門志不移 慈濟因緣會珍惜 靜思法髓無量義 吾等弟子當謹記 敬請上人莫憂慮……」
眾人長跪,字真意切表達心聲,全場幾乎人人淚垂滿面。上人舉步上台,語哽而難言,台下弟子更拭淚連連,泣涕如雨。
上人稍稍收整情緒:「不知該用什麼話語來表達此刻的心情,我感恩,我歡喜……喜極無言說。」
「現在是四十二年的開頭了,一路走來,令我感恩的是,在我眼前有這麼多人間菩薩。」上人表示,為了挑起「為佛教、為眾生」的人間使命,從無到有,以慈善為起步,而醫療、而教育、而人文,四大志業步步愈益密集,路愈走愈艱辛;然即使舉步難行,也堅定向前。
全球氣候不調致災變頻仍,許多人在苦難中掙扎;國際間干戈不息、爭戰不休,致民不聊生的景況,亦透過媒體呈現在眼前。「他們痛苦的身影,我看得到,但是摸不到啊!他們吶喊的聲音,我聽得到,但是走不到啊……」
慈濟人遍居全球,不論那裏有災難,藍天白雲的身影就會即時湧現,予以膚慰、擁抱與照顧。「他們的苦,像一塊燒紅的熱鐵;無奈我們的力量,卻如彈指而出的一滴水。但是我相信,只要將力量合在一起,就能夠幫助世間苦難人。」
慈濟的美,美在人人都是一念無所求,只付出而不求回報,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見及眾生得離苦,就是最大的喜樂。上人言,舞台上的演出,並非表演,而是真實人生,慈濟人確實做到了!
「為佛教、為眾生」就是慈濟的法源;而《無量義經》是慈濟宗門的精髓。上人以《無量義經》開示——
「『德行品』中,逐一列述佛陀的德行。實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若人人發揮清淨良能,如大醫王隨病授藥,或為眾生不請之師、大良福田等,就能拯救眾生。」
「『說法品』闡述宇宙『真空妙有』之理。世間一切,皆因微妙因緣合和而生,緣散則滅;亦不離『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之三理四相。時間在分秒滴答中消逝,人生也在秒秒接替、無常的替換之間,不斷地變化。」
上人讚歎醫療、教育、人文志業體的菩薩們,一個多月以來為了演出而不斷練習,這段期間心在法、手在法、口也在法。
「人人皆是身口意清淨,同時在說法。那樣的美,直教人疼入心!」上人期待眾人之身教、語教,讓全世界看到,啟發人人心中的善念。
「一個人伸出雙手,力量有限;無數雙手伸出來,人人合心、力量匯聚,則天下無事不成,也就能救援苦難蒼生!」
不怕「死」,珍惜「生」
日暮時分方抵精舍。慈大醫學系畢業、目前為花蓮慈院家醫科住院醫師的孔睦寰醫師,於知客室與上人談話。
聞悉孔醫師志在心蓮病房,上人期勉,除了照顧病人的身體,同時要顧及他的心,以及關懷病患家人。「有時也可引用佛法來安病患家屬的心,讓他們了解,死並不可怕,但要珍惜『生』。」
「有的人認為『死』是一了百了,實則不然。死後靈魂脫體,會有飄然之感,然而這在平時就要心無煩惱,靈魂才能解脫。倘若一直有懼怕,或情、愛、貪、瞋等存於心,往生時仍會牽扯,放不下的靈魂更加痛苦。」
以前有人在往生數日後,當親愛的人趨近時,七孔會流血。上人言:「這就是因為牽掛。愛要擴大,不要被情纏得太辛苦;人若纏在迷情,到往生時仍放不下,卻又無可奈何,實在苦不堪言!」
上人期勉眼前的年輕醫師以心蓮病房為道場,為患者及家屬安「心」。「病患來到安寧病房,雖然意味著『總有一天』的到來,但要安他的心,讓他天天都有『希望』——亦即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同時在每一個時刻,學習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