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8期
2009-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疾風勁草
  喜樂證言‧台灣
  喜樂證言‧美國
  發現歡喜
  慈善台灣
  人品典範
  人生練習題‧美國
  慈善國際‧馬來西亞
  上布施‧骨髓捐贈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九年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8期
  二十四日 凝聚人和之氣

 

◆2‧24《農正月‧三十》

靜思小語】付出真誠的心、懇切的愛,就能凝聚團體人和之氣。

長情大愛

一路往南行,從台北慈院、台中慈院來到大林慈院,在各院的醫療報告中皆看見人間難堪病苦,亦可見醫護團隊為搶救生命投注心力,與彼此尊重、感恩的醫病情。

「生、老、病、死每一階段,皆需醫、護;志為人醫、護理人員,就要用心守護人群。」與大林慈院醫護同仁座談,上人殷勉有志一同,樹立大愛醫療人文。

「只要人人凝聚最誠懇的心和愛,就能讓人一進慈院,心靈即感受『人氣』——人之和氣。」

聽取各科醫師分享如何扭轉病情的案例,上人欣言,這其中包含豐富的情與愛,且是超脫的長情與大愛。

「能轉危為安,從『最苦命』轉變為『最好命』,除了病患本身生命力強韌,實歸良醫之功。生命脆弱,如風中之燭;要在風中守護燭火不熄,需要藝高膽大,以充分細膩的愛心療護,才能延續生命之火。」

上人期待每一位同仁,都能以慈濟人文精神在崗位上用心付出。「即使是後勤的供應室,若稍有閃失,也可能危及病人生命;醫院每個角落的每一位,缺一不可。」

面對日益龐大的診療需求,上人勗勉,慈濟人不說「辛苦」而言「幸福」。「能付出實為有福。歡喜甘願,就能輕安自在!」

有心不難

與雲嘉幹部座談,上人提及早年在台北講《藥師經》期間,開始提倡器官捐贈;當時一般人難以接受此觀念,且有往生後八至二十四小時不可移動遺體之說,批評紛起。如今,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已挽救許多生命;大體捐贈也在國內打開風氣,提升醫療教育品質;骨髓捐贈更使全球許多血液疾病患者重獲生機。

「佛法非迷信,是智慧、超脫的道理。學佛,要學得真正開闊心胸,不執著、無罣礙。」

當年花蓮慈院啟業後,各地委員為帶會眾回花蓮親見這所善款成就的醫院,事前召集會眾、統計人數、購退票等手續,十分「磨」人耐性。

「但是為接引人間菩薩,大家都自我克服困難,一路堅持,努力摸索出路。」上人言,早年與弟子們是以緣相繫,大家總是想盡辦法減輕師父的負擔,有心就「有法度」。

上人期勉大家行路的方向要正確,且要「傳功夫、搏感情」,像早年委員一樣,再如何也要設法照顧別人的心、帶領人走上菩薩道,共同成就長情大愛。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