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慈濟
【台灣】
垃圾不落地 媽祖好子弟
慈濟連續十一年宣導環保
三月三十日凌晨,天色未亮,人潮散去的大甲鎮瀾宮前傳來輕快歌聲:「垃圾,垃圾,毋通黑白倒……」有頭髮花白的老人家,也有跟著母親前來的稚兒,陸續走進廟埕集合;五點整,四百多名環保志工分成四隊,往鎮上主要街道前進。
十一年來,每逢媽祖出巡和回鑾隔日,大甲慈濟志工都會在清晨帶動掃街。志工年年帶動,掃街的人變多了,「垃圾不落地」的宣導也顯出效果,這兩年垃圾量明顯減少。
昏暗的街燈下,志工或蹲、或趴、或彎、或拉,竭盡所能清掃暗藏在小巷中、溝蓋上、攤販車下的每一片垃圾;且不畏髒臭,從堆疊在店家門口的一包包垃圾中,翻找出可回收的資源。
為將環保回收觀念落實人心,志工除帶動點心站使用環保餐具,並在鎮上設置二十個環保點回收資源;今年更推出行動回收車,搭配志工向路過民眾宣導,隨時隨地撿拾垃圾。
大甲鎮清潔隊長楊仲平讚歎:「這些年來,真的是沒有你們不行!慈濟志工就像好菌、益菌,不只淨化大地,還能帶動他人。」
住在苑裡鎮的洪麗居,每年都來參加掃街活動,唯獨去年因車禍受傷未能參與;歷經了兩次脊椎手術,今年穿著鐵衣來參加,她表示病痛讓自己更能感受付出的快樂,「只要能動就要多做好事,能做就是福!」
天色漸亮,晨光中迎接早起人們的是乾淨的街道;揮汗付出的鄉親與志工們也默默回到廟埕前,帶走垃圾,留在身上的是溼透的衣衫和喜悅滿足的笑容。
(撰文/張秀惠、涂心怡 攝影/洪賢義)
無水可用苦難言
志工重牽水緣 解心結
「阿叔!阿叔啊!」六十九歲的巫先生在慈濟志工攙扶下,輕輕呼喚八十五歲的叔叔;三十多年互不往來,今日終於重續叔姪情。
身患糖尿病的巫先生,獨居在台中縣石岡鄉一片檳榔園中。三十年前,巫先生從叔叔家接自來水使用,有一回水龍頭沒關好,堂弟發現後要求他惜水,他一氣之下打斷水管,從此兩家互不往來。
斷了自來水,只好從遠處食水嵙溪抽水灌溉果園、供給日常使用。前年巫先生中風住院時,抽水馬達被竊;外甥每隔一段時間便從豐原載水過來,但他仍常面臨無水可用之苦。
志工獲悉,來到巫先生家中拜訪。巫先生脾氣欠佳,三番兩次相應不理,也拒絕志工幫助,他說:「欠人人情債,後世人要還!」
眼看巫先生行動不便、生活堪虞,家中堆滿廢棄物、宛如小型垃圾場;志工邀請豐原區訪視經驗豐富的林玉秀師姊前往開導。一個月內拜訪五趟,終於打開巫先生心防,願意接受協助。
首要解決的,是飲水問題。堂弟不計前嫌,願意繼續供應自來水;從事水電的志工羅志勇請來師傅,從叔叔家埋設水管,再沿果園接到巫先生家中,重新裝設電力開關箱。沒多久,清水終於汩汩流入水塔中。
與志工相熟後,巫先生答應讓慈濟人幫忙打掃。打掃過程中,志工一一詢問物品能否回收。看到志工整理出一卡車的回收物,巫先生感恩表示:「你們做得很辛苦、做得很誠意,這些都是『黃金』,有的可以當肥料、有的可以回收賣錢,就交給你們處理了!」
十一歲的林富洋跟祖母一起來清洗家具,「剛來時到處都很髒,幫阿公打掃後變得很乾淨,我很高興!」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個,做壞事不能多我一個。」林玉秀與巫先生分享牆上的靜思語,希望上人法語能滋潤他的心。
眾人並陪他到叔叔家,讓頭髮花白的叔姪倆一解多年心結。「以後要多口說好話喔!」志工鼓勵巫先生多與親族、鄰里互動。
(撰文/巫季芳、劉守源 攝影/葉蓓蓉)
【日本】
重殘獨居 志工伸援
祝福加賀先生離垢地
「為什麼你們可以為不認識的人無所求付出?」看護中心三坂小姐眼看加賀先生恢復清爽面貌、住家煥然一新,臉上露出無法置信的神情,流下感動的淚。
四十九歲的加賀先生罹患腦性麻痹和肌肉萎縮症,吃喝、排泄無法自理,卻拒絕前往療養機構安置,獨居東京中野區一處公寓內。
他接受政府「生活保護」(生活、醫療、看護等扶助)已十年,由於住家環境過於髒亂惡臭,去年一家看護中心接手後,始終沒有人願意前往照顧,只能定期送食物。
今年元月底,慈濟日本分會志工接到通報前往訪視,在門外已可聞見惡臭。躺臥在雜物堆中的加賀先生,髮鬚糾結及胸、周遭沾染排泄物。徵得他同意,志工協助洗澡、剪髮;並持續關懷、陪伴加賀先生就醫。
加賀先生屋內處處殘破,志工聯繫看護中心、區役所等單位後,決定協助整修。三月二十九日一早,大家先將加賀先生確認過的物品和家具搬到戶外,再清理室內。從事居家看護的志工朱月嬌,則用輪椅推著加賀先生外出用餐、採買生活用品。
參與清掃的志工,首先拆除布滿蜘蛛網、蟑螂、發出臭味的壁紙,並清掃地面雜物;下午由從事裝潢的小笠原久美雄和大塚保兩位志工帶領,搬除已腐爛凹陷的榻榻米,貼上易於清洗的木紋塑膠地板。
男眾志工們拿起榔頭、釘子,進行屋內整修,師姊們則負責打掃。不一會兒,玻璃亮了,廚房、衛浴也乾淨了,空氣恢復清新流通。
在戶外空地,眾人把櫃子、電視、冰箱等家具擦拭乾淨,準備歸位,人人汗流浹背卻滿心歡喜。志工榆井春菊笑說:「就好像回娘家大掃除,一點也不覺得累!」
「平日擔任看護,接觸的多是重病之人,難免會起憐憫心;但若沒加入慈濟,就不會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感受,更不會知道原來可以無所求幫助別人。」志工朱月嬌感恩說道。
看護中心三坂小姐目睹整個過程,感動落淚:「慈濟人如此善良與慈悲,有空我也願意多了解這麼美的團體!」
四月七日,志工再度前往協助貼壁紙、整理櫥櫃。不太能開口說話的加賀先生不敢相信眼前變得如此乾淨;他張大眼睛東看看西瞧瞧,以變形的雙手合掌,用力擠出:﹁謝謝」,感恩眼神說明已感受到慈濟人的溫暖與祝福。
(撰文/林真子、王秀寧 攝影/劉世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