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留慈濟小學】為山谷幼苗孕育希望
「一眼就看見,走路要半天。」
貴州多山的自然環境,為聚落往來增添困難,
也成為資訊輸入的阻礙;
苗寨又多了一項語言障礙,師資更難求。
竹留小學半個世紀以來,兩任校長接力為教育奔忙,
「該入學的一個不能少,已入學的一個不能跑」,
想盡辦法不讓孩童失學,用心培植山谷幼苗……
越野車在貴州丹寨搖晃前行,順著蜿蜒的山路向最深處開去,沿途層巒疊翠、薄霧瀰漫,好似一幅水墨。從高處俯視,山間盆地分布著傳統苗寨聚落;細看霧裏群山,緩坡而上的是數以千計的梯田,旱田蔬菜翠綠,而水田似鏡,波光粼粼。
車子轉進凹字型的壩子(盆地),難得的平地上遠遠可見有棟比周圍住家高出許多的建築物,顯眼的橘黃色主體,襯著鑲白邊的傳統黑瓦片。開車師傅說:「看吶!那漂亮的房就是竹留小學。」
南皋鄉竹留村的自然環境美麗如畫,卻無法吸引師資上山帶來知識。五十七年前,村寨裏一位二十歲的青年學成返鄉,從一間房舍辦起學校;數十年後,一位放牛少年靠著自學接棒,讓這所迷你學園逐漸站穩腳步。
兩百戶人家環繞著山寨,位於中央的竹留小學是山谷幼苗的希望所繫。二○○八年六月慈濟興建的教學樓完工啟用;日益重視教育的竹留村民,正努力籌款興建第二棟教學樓。教育之愛代代傳承,成為村寨最美麗的故事。
昔日屏障今朝障礙
早年,一群苗人為了躲避族群間的鬥爭,選擇在易守難攻的山寨安身。居民向大自然爭取棲身之處,將木房建在山坡石砌平台上,一屋挨著一屋,順著坡度而上;這個山坡蓋不下,就往另一面山坡去。環山的房舍綴有茂盛作物,成了貴州山寨的標準風景。
多山的自然條件,為聚落往來添增困難度;黃泥小路陡峭難行,對習慣以雙腳為交通工具的居民來說,俗諺「一眼就看見,走路要半天」說得貼切。
崇山峻嶺是家園的屏障,如今卻變成資訊輸入的阻礙。山村教學資源缺乏,只有較大的城鎮才有小學。天未亮的清晨,深山裏小小娃兒背著竹簍,繞著山路下山讀書,晚上再點著燭火爬山回家;燭光下、火爐旁,一邊取暖一邊寫作業。
求學之路雖然辛苦,但父母叮嚀「讀書為你將來好」的話常在耳邊,小娃兒可不敢鬆懈,因為還有不少鄰居玩伴因家貧失學,得幫父母趕牛羊吃草。
今年七十七歲的文光成,當年就是在父親的堅持下,每天往返山寨與小學之間努力求學。他憶起年幼時忍著飢餓,省下飯錢買文具,下雨天徒步上學、到校時已泥濘滿身……跋涉求知的刻苦,他有切身體會。
文光成天資聰穎又上進,成為竹留村第一位考進都勻鎮師範學校的山娃兒。畢業後,他成為竹留小學校長,一輩子守在家園獻身教育。
三個年級一個班
一九五二年,二十歲的文光成回到竹留村,利用村委辦公室的廢棄糧倉辦起教育。
那時的竹留小學不能算是個「學校」,充其量只能稱為「教育站」。一個小房間、一位老師,只招收一到三年級的孩子;三個班級同在一間教室上課,以年級分排坐定,文光成一排一排講課,沒輪到上課的孩子就寫練習題。
學校上課一週、休息一週,因為唯一的老師得下山向大學校的老師學習。「沒教過書,不曉得怎麼教才好,只好邊學邊教。」文光成笑說,這可是山村老師才有的「特權」,一般學校哪能讓你邊學邊教呢!
雖然竹留小學的教室簡陋、教學品質不夠好,老師一人管十幾二十位學生,但文光成說,那時候的學生特別聽話,「可能是就學晚吧,大多年紀大一些了,很懂事!」
假日,文光成也沒閒著,走訪山寨關心學齡孩童的家庭狀況;哪家父母去打工、哪家又添新生兒,他都清清楚楚;遇到沒入學的孩子,他向父母說明讀書的重要性;遇上家庭經濟不好的,他就幫忙貼補學費。
一段時間後,文光成發現女生就學比例偏低,除了跟經濟能力有關,還有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若是家中有男娃兒也有女娃兒,通常只會選擇栽培男孩。
文光成認為,教育不該分男女,於是宣導女孩就學免費,鼓勵家長將女兒送到學校;就學率果然大增。
如此一來更加重了文光成的負擔,但他始終記得父親的勉勵:「教師的工作是為了培養後代。」他總是盡其所能的教育,用盡辦法不讓學生失學。
放牛青年自學有成
招不齊師資,向來是山區小學的難題;除了地處偏遠,另一項阻礙在於,初入學的孩子多只聽得懂苗語或方言,外來老師難以溝通,也就少人能夠進到山寨小學教書了。
隨著竹留村和周遭幾個村寨小學的學齡孩子陸續前來求學,卻只仰賴文光成一人教學,他心頭感到隱憂。
一九七六年是文光成教書的第二十四年,他每天要備課、教學、批改學生作業,實在忙不過來。他觀察到頭幾屆的學生中,文開榮三年級離校後就沒有繼續念書,卻好學上進,常跟文光成借書在放牛的時候自學,有不懂的地方也會發問。
二十多歲的文開榮,正準備出外打工。文光成看他自修的程度很不錯,問他願不願意來學校幫忙教學工作。此後,他開始在文光成的課堂上當「實習教師」,學著講課、和學生互動。
和老師文光成一樣,文開榮也是在實戰中累積經驗;雖然沒有師範體系訓練,卻最了解學生的需要。「一邊學一邊教,就這樣逼出來啦!」
山村小學新添了一位老師,各年級開始分班上課;村委辦公室兩層樓的建築,分成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還有老師辦公室。竹留小學的雛形,真正有模有樣起來。
「老老校長」身教典範
山巒同樣靜謐,河水依然清澈,純樸的居民還是在石頭山上耕種,傳統苗寨依舊悄聚在山間;三十三年過去了,文開榮接任校長職位,山寨居民尊稱退休的文光成為「老老校長」。
剛接手職務的時候,文開榮幾乎每天下了課都會到老老校長家,從校務管理到學生家庭狀況,都是發問的範圍。老老校長總是不厭其煩解答,但更多的答案,來自這位老教育家的身教。
文開榮永遠記得,小時候沒錢繳學費,老校長讓他繼續上學;放假時,老校長沿著山路一家一戶拜訪關心;校長薪水不多,省吃儉用儉樸生活,將儲蓄用在培育學生……文開榮也傳承了老老校長這分憐老惜幼、為寨子居民服務的愛心和行動。
沒有食堂的竹留小學,每日兩小時午休讓學生回家用餐;文開榮總會招呼離家較遠的孩子到宿舍裏吃飯,雖然是簡單菜色,卻暖了學生的胃。
木教室變身新校舍
十二年前,慈濟扶困足跡來到貴州,二○○六年走進了竹留村。看見木造教室老舊、昏黃燈泡微弱照明、門窗攔不住冬季攝氏零下兩度的寒風,還有村小教師的堅毅、山寨孩童的勤學……在在讓慈濟志工深覺,應該改善竹留小學的教育環境。
慈濟志工出資援建新校舍,成就現在村民引以為傲的漂亮小學。從教育崗位榮退十八年的老老校長文光成最是高興,總是叨念著:「有生之年,能夠看見學校蓋起,真是很感動啊!」
慈濟志工帶來圖畫紙、蠟筆,從前只能拿鉛筆在作業本上畫畫的孩子們十分興奮。臉蛋紅撲撲的雷冬妹拿起彩筆,在白色的圖畫紙畫上她的家,住了伯母、堂弟……好多好多人。
雷冬妹來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父執輩三個兄弟感情很好,堅持不分家,所以在她的畫裏人物眾多。她的爸爸、三叔和爺爺,在廣東打工掙錢;她的大伯雷志華,是文開榮的得意門生,畢業後回鄉教書。
雷志華小學畢業後,在丹寨縣城裏打工存學費,從早到晚辛勤打拚,一天只賺得五元人民幣,使他體會到勞力掙錢的辛苦與無奈,因此積極報考師範學校,終於如願當上老師。「我想把孩子們教好,讓他們出去不會被欺負。」
雷志華說,因為受教育的關係,三兄弟在工作上有更多的選擇,今年春節總算圓滿願望,回來家鄉修建新的房舍。教育改變了雷家人的生活,也讓他們更注重下一代的教育。
每到過年,雷冬妹才能見到打工歸來的父母,不過還有許多長輩呵護著她,讓她不用擔心餐飯,只管好好讀書;這已經是山裏孩子最幸福的事了。
年紀小,家務難不倒
課時間,文開榮校長走上三樓,拿起鐘槌敲響小鐵鐘;瞬間,安靜的山寨盈滿孩童的嬉笑聲。一年級的潘小英對著好朋友雷冬妹揮一揮手,轉身跑回學校後頭的家。
大人得彎腰進入的低矮屋簷,她俐落鑽進。微弱的黃燈泡點亮爐灶處,她放下課本幫奶奶煮飯;一歲多的弟弟小福,扶著橫在胸前的門檻,像個體操選手爬過門檻進屋,準備吃飯。
鍋子盛著用鹽巴、味素調味過的湯,燉著自個兒種的白菜,以及家中母雞下的蛋;煤火爐在鍋下加熱,鍋邊的鐵鉤架著個碗,碗裏擱著搗碎的乾辣椒。小英拿來一包味素和辣椒粉,灑在自己與弟弟的白飯上,配這鍋菜及辣椒吃飯;飯後,小英收拾碗筷,還給客人倒來了熱茶。
和冬妹一樣,小英的爸媽到福建打工去了;但不同的是,小英並沒有太多親戚,只有爺爺奶奶能照顧她;老人家年紀大,依然耕田種菜,讓一家老小圖個溫飽。
爺爺奶奶下田的日子,小英就將弟弟揹到學校上課,弟弟總是坐在姊姊身邊安靜畫圖,不曾打擾過上課秩序。
拿出兒子與媳婦的照片,老父親喃喃細訴好久沒見了,不知過得好不好;小英睜大眼睛,一張又一張想把爸媽看仔細。
爺爺告訴我們,小英的爸媽沒有念書、識字不多,不僅錢掙得少還常遭人欺負拐騙,所以他希望栽培小英姊弟讀書,將來才能有個好工作。
用愛鋪出聯外道路
五十多歲的文開榮說,寨子裏外出掙錢的家長很多,孩子會走路就要學會照顧自己;而為人師能做的,就是將一生所學教給這些娃兒,期盼當他們走出大山時,能不忘山寨生活教育他們的獨立與堅強,以面對廣大世界的種種挑戰。
慈濟興建的教學樓二○○八年六月啟用,現在竹留小學已經是完全小學了,招收一到六年級學生。
「學校有三名教師,除了我之外,一位是政府分派進來的老師,另一位就是雷志華。」說到自己的學生返鄉授課,文開榮的臉上盡是欣慰與驕傲。
每回開學,文開榮如昔走過一山又一山,替新生送報到單,這些娃兒的父母也曾經是他的學生。文開榮說,待第二棟校舍完工,若學校經濟情況許可將實行寄宿制,外地村寨的學生每週回家一次,少了跋山涉水的奔波,學習情況也更穩定。
封閉的村寨路途泥濘僅能步行,或許終年少有訪客、或許並不現代化,但因為有了學校,新一代子民有了智識,閉鎖的生命與外界得以接軌。而這用愛來培育山谷幼苗的志業,正隨著山寨子民的繁衍一代代傳承。
竹留慈濟小學
校址:丹寨縣南皋鄉竹留村
學制與師生數:招收學前班到6年級。學前班到3年級學生52人,教師3名;目前校舍增建中,4到6年級學生暫時寄讀於南皋鄉大興小學
歷史:1952年由村委辦公室改作為鄉村教育站;1976年推行6年義務教育;2006年8月慈濟基金會與縣政府出資興建新教學樓,2008年6月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