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 甘願,不埋怨
◆3‧23《農二月‧二十七》
【靜思小語】做多、埋怨多,煩惱業障也愈多;付出無所求且感恩,才是真正「喜捨」。
甘於清淡,任勞無怨
自二月十三日啟動「安心就學」方案,慈誠委員關心社區、教聯會關心學生、慈青關心同學、大愛媽媽關心孩子,一同發掘需要協助的學子;之後志工逐一居家訪視、評估,一個多月來,已補助九百八十七個家庭、六十二個家庭列長期照顧戶,兩百七十二個家庭列居家關懷。
早會時上人感恩志工不分晴雨,走入社區用心訪察;尤其有些年紀大的委員,瞇著老花眼努力寫訪視記錄表,還學習用電腦鍵入訪視資料,精神令人佩服。
汐止志工吳淑美為了將資料輸入電腦建檔,光是查注音符號,就把一本字典翻得破破爛爛,最後還找來女兒幫忙。女兒原本不了解媽媽在忙什麼,親身投入後,才知道社會上有這麼多需要幫助的人。
南投草屯李聰明師兄,有感於上人說世間有許多苦難需要人間菩薩救拔,毅然提早退休全心投入志工;不久後太太也跟著先生腳步,從職場轉進慈濟道場。夫妻倆生活一向節儉,家中用物多是二手或回收而來,師兄閒時還做竹編義賣,為家人圓滿榮董。
「夫妻倆甘於清清淡淡的生活、平平安安度日,專心一志做慈濟,無怨無悔,實是眾人的學習典範。反之,若做多、埋怨多,所做的善事尚不足以消除煩惱所造業障。」上人勉眾清淡平實度日、甘願投入有意義之事,就能天天歡喜自在。
無私付出,人生使命
來台參加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的大陸漢語學者許嘉璐先生,會後專程來花蓮拜會上人。
許先生表示,現在全世界多是「技術至上」,缺乏對生命本質的體會;當人們利欲熏心,不斷追求物質享受、社會浮動不安之時,尤其需要宗教的引導。「佛教正是以出世之心,入世引導眾人;而慈濟在國際所做的一切,是佛陀慈悲理念的最佳體現。」
上人言,佛教是合於哲學、科學、心理學之宗教。「所謂宗教,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在佛教而言,不只要慈悲,還要喜捨。每一位慈濟人必須『內修誠正信實』、培養誠正信實的人格,進而『外行慈悲喜捨』,以最真誠的心,為人群的幸福無私付出;而助人的同時且抱持感恩心,感恩對方示現苦難。」
何以慈濟人要對接受幫助的人說感恩?上人解釋:「就如醫師要感恩病人,因為從病人的身上學習不同病相,累積經驗,醫術得到進步;助人者的慈悲心,也是從世間無數苦難人示相中更加深廣。所以慈濟人要培養付出無所求,尚且說感恩的『喜捨』之心。」
以慈濟大學的大體解剖、模擬手術課程為例,遺體來自於「大體老師」的大捨;上人表示其中有許多慈濟人。「他們生時喜捨金錢、體力、時間,以慈悲心為天下眾生付出,往生後且喜捨遺體貢獻醫學教育,堪謂『環保人生』。將身體的使用權用得淋漓盡致,也是『慈悲喜捨』的最佳體現。」
許先生認為,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不只是經濟問題、管理問題或技術問題,追根究柢,是人心無節制的貪欲所造成,宗教精神是根本解決之道;可惜社會上對宗教、佛教誤解甚深。
「或許是因為宗教人士鑽研於宗教義理,所說的話讓一般人感覺到有距離、難以體會,所以降低了宗教的影響力。上人的開示深入淺出如日常對話,又切合佛教教育,易於讓人接受。」
呼應許先生對於金融危機的看法,上人說,金融風暴實起於「人心風暴」。「我對佛典沒有很深的研究,只是盡可能把體會的佛理傳達給大眾;期待大家接受了佛陀的『開、示』,能真正地『悟、入』——聽法而能受用,就是『悟』;體悟了、運用了,就是深入佛法精髓。」
上人指出,慈濟秉持佛陀教導,期待人們不只是為了生活而工作,人生要有使命感,為人群付出大愛;故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皆希望啟發人人的愛心。
「慈善志業不只是『濟貧』也『教富』——希望引導富有的人不只有錢,且富有愛心,能幫助貧窮弱勢者。人與人之間能感恩、尊重、互愛,社會才能祥和美好。」
年逾七十的許先生談到,近二十年來經常到大陸貧困、落後的農村,看到很多生活極為辛苦的農民,即使中壯年者亦顯蒼老而步履蹣跚。「自己住在繁榮的大都市,每一餐所食用的米糧、所喝的每杯茶,很可能就是那些蒼老的農民種植的。所以能有機會幫助他們,其實是報恩而非施捨,與上人方才所言『付出還要感恩』十分契合。」許先生希望集合大陸各界的愛心,改善貧苦農民的生活。
上人肯定且祝福許先生實現理念,如此不只是貧困的農村老人能受惠,對於一般人也是一大福音。
「現在年輕一輩生活優渥,或許不知人間疾苦;可以帶著他們親自走入農村去『見苦知福』。如同慈濟人會帶青年到苦難之地,引導他們擁抱、膚慰苦難人,體會『助人的感覺真好』!這是很好的教育。」
普天之下多災難,上人表示天地間「四大不調」,實出於「人心不調」,做了很多傷害大地的舉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佛陀的慈悲胸懷;實際付出後,就能真正體會普天之下眾生都是生命共同體,不只要愛人,也要愛地球萬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