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9期
2009-04-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發現歡喜
  主題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九年三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9期
  十四~十五日 大富人生

 

◆3‧14~15《農二月‧十八至十九》

【靜思小語】少欲知足,懷抱大愛,任勞不悔,大富人生。

傳授人倫,培養道德

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國小第二屆六年級生今天結業,莊貽麟校長帶領師生透過視訊連線,參與精舍志工早會。

從錄影畫面看到孩子們在學校接受慈濟人文與生活教育薰陶,衣食行儀端莊有禮,上人表示欣慰;期勉師長堅持理念、建立良好校風,給予孩子愛的教育。

「所謂愛的教育,是付出無怨、大愛無悔。」上人強調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無怨、無求、無悔。

「教育乃『傳道培德』——傳授人倫道理、培養道德觀念。人心道德若脫序,社會就會失序。」上人指出,人人本具清淨本性,只因受後天無明、欲念誘惑而蒙塵;要將蒙塵的人心拭淨,有賴老師的付出。

「如同農夫,依季循時播撒種子,任勞任怨耕種;若遇天災或地質不好而歉收,農夫仍不氣餒,還是不斷付出,重新再來。」上人敦勉老師們用父母心疼惜學子,耕耘一畝畝心田。

「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並做到『普天三無』——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這分付出無怨、大愛無悔,就是教育工作者應有的真誠大愛。」

守護生命,分秒不歇

玉里慈濟醫院與關山慈濟醫院,十五日分別歡慶十周年、九周年;志工早會時間,醫療志業主管齊聚玉里慈院與精舍視訊連線。

上人表達祝福之意,亦感恩兩院同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二十四小時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玉里、關山都位於花東縱谷,依傍著中央山脈,山高海闊景色優美;鎮民山居農耕,生活純樸。但因為土地狹長,一旦有急重症,不論是往北送到花蓮市或往南送到台東市,都要一個多小時車程,對病患生命沒有保障;上人表示這就是慈濟在當地建院初衷。

然而,在許多人的觀念裏,認為花東地區是偏僻的「後山」,人口稀少且普遍貧困,故此地醫師難求;上人感嘆若不是有崇高意志力、懷抱超越的大愛,很難放棄繁華都市的名與利來此付出。

「然而,玉里和關山慈院當初創院時的同仁,至今流動率是零。他們發宏願,以超越的大愛體恤病人之苦,不論山再高、地再偏遠,病人不能來,醫師就邁開大愛步伐走進去。這就是以『慈善心』從事醫療,必須有大願力,才能任勞不悔、不怨。」

上人感恩兩院同仁「有慈懷、縮小欲」,堅持初發心,甘願守在僻遠鄉間服務村民。「他們少欲知足,心中隱藏著大富——不是富有錢,而是富有愛;這樣豐富的愛,成就了醫療人文典範!」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