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2期
2009-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慈善台灣
  助人之道
  曾老師的真心話
  清平致福
  創意發明
  特別報導
  挑戰生命
  慈院志工筆記
  出版書訊‧當幸福來敲門
  靜思智慧語‧好話二十年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2期
  用愛調心,共創有福人間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月十日至二十日)

天下災難頻繁,人人必須調心——
虔誠面對生活中
每一個人、事、物,
讀好書、說好話、做好事,
提升好心與好意;
才是消災解厄的最好方法。


九二一大地震即將屆滿十周年,七月中旬,一群中部慈濟人來到精舍,回顧地震當時的點點滴滴。有人問我,當時為何會在短短數小時,就決定為受災民眾建組合屋?

地震過後,許多人無家可歸,亟需有安心、安身、安生活的處所。我經常出入慈濟建設的工地,看見許多工務所都是採用組合屋,可以迅速地搭建起來;所以決定用組合屋形式興建大愛村。

剎那間的決定,需要有無量愛的匯聚,才能展現出永恆的力量。感恩全球大愛匯聚在中部,從災後驚心動魄的第一時刻開始,慈濟人就陪伴在災區,膚慰關懷、提供生活所需,及時興建十九所大愛村安身、打造五十一所希望工程學校……扶持受災民眾重新站起。

這場「驚世的災難」,讓許多人產生「警世的覺悟」,因此投入慈濟世界,精進付出;九二一之後,湧現許多菩薩,粒粒善種子都非常健全,至今仍持續發揮大愛良能。

感恩慈濟人把握當下,立即付出,聚成一股強大愛的力量,才能讓台灣在災難中很快恢復。

回首來時路,有震撼、有悲苦、有感動,卻也有分秒不空過付出的甘美。

近來地震頻傳,紐西蘭、大陸雲南以及台灣花蓮、宜蘭,都有規模不小的地震。而大陸廣西、湖南、江西等好幾個省發生水災,一片汪洋,讓人看了驚心動魄。

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可以深切感受地球在發燒、周遭的環境都在異常變化中;人人都應提起一分疼惜、膚慰的心,以實際行動拯救地球。

七月八日至十日,法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俄羅斯等八大工業國,在義大利舉行會議,關切地球暖化造成的缺糧危機;決議由聯合國提出兩百億美元,輔導貧民進行農耕,以保障糧食安全。

英國王儲提出警告,世界經濟和環境瀕於崩潰邊緣,拯救世界的時間,只剩下九十六個月——人類不能再無節制消費,要趕緊設法減少排放溫室氣體、減緩氣候變遷,環境危機才不致毀滅人類。

環保沒有做好、生態沒有改善,是很危險的事。暑假期間,很多人攜家帶眷到墾丁遊玩,人多,垃圾更多;曲終人散,恆春慈濟人花費好幾天時間才回收完大量資源。

若消費無度的心態不知節制,一點一滴破壞生態,終將自食苦果。人人應提高警覺,時時生起感恩心——懂得感恩,就能珍惜。

人生若追求享樂、醉生夢死,生活在貪婪、奢靡中,就會不斷地造作惡業;應從自己做起,衣、食、住、行簡單一點,且積極為人間付出。

行善、造惡一念間——
動一念惡,
牽動四大不調;
動一念善,輕舉個手,
日日造福人群。

人心能創造一切。心念偏差,可以造就很多惡業;反之,一念善、動手做,也能造福人群。

由於政府和民間積極宣導節能減碳,根據報導,台灣去年的用電量,較過去減少四十五億度,相當於省下了六十四億元電費。這個數字實在可觀,可見只要人人一個念頭與動作向善,就能造福人群。

慈濟環保法印已經推動近二十年,全台有五千個環保站。很多老人家做得很開心,歡喜表示:「感恩師父創造環保道場,把我們老人回收,變成保護地球的菩薩。」

歡喜地,是「菩薩十地」的第一地。不只在台灣,放眼全球,慈濟草根菩薩已經遍地歡喜生了。

在大陸福建福鼎市,有一群鄉親聽說保護環境的重要,以及做資源回收可以救人;於是提起善念,積極投入慈濟環保志工。法入心、念一轉,他們改變過去隨手丟垃圾的習慣,不怕髒、不怕臭、不怕累,彎下腰撿拾資源,日日辛勤投入。

環保志工時時善解,舉手動作無不是愛、無不是智慧。所以說,「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在付出中,不只開啟智慧,也得到人間真正的福。

物質可以窮,
心靈不能窮——
心貧,仇怨難解難盡,
心寬,苦難很快結束;
心門開,就會見到陽光。

天地之間,四大不調所造成的災難,固然可怕;人心不調,起爭端、互傷害,結怨連仇,釀成的人禍,更令人擔心。

七月中旬,伊拉克、印尼雅加達分別發生炸彈攻擊案件,短短數分鐘,造成許多人傷亡。人與人之間,仇在哪裏?怨在哪裏?恨在哪裏?仇恨無止盡。

窮,可以窮在物質,不要窮在心靈。窮在心靈,則世世代代解不開仇恨;反之,心若寬,以愛止惡,才能解怨釋結,讓愛延續下去。

人間最美是溫情。溫馨的感情能長久,是最真、最美的情。

去年五月十二日四川大地震,慈濟人即時踏上災區付出,至今沒有離開,陪伴、幫助受災受難的人打開心門;心門開,就會見到陽光。雖然一年多來,大部分人的家庭尚未完全復建,但是心靈已經復健了——比以前更陽光、更富足、更有愛;這就是未來永恆的希望。

人人心中都有一畝良田,期待大家不只作自我心靈的農夫,並且廣播愛的種子,引清流灌溉人心愛的秧苗。

當心靈有迷惑,一句簡單的話入心,就如清泉將內心的汙垢洗淨。因此,調整人的心態,需用對方法,才容易接受,就是「有法度」。

很多人因為《靜思語》改變人生觀念,好話要入心、受用才是善法;如果不接受、不用心找,還是「無法度」。所以要在人群中學法、在生活中運用,才能真正有感受。

心靈要健康,必須提倡人文。慈濟人走入大街小巷推動「好話一條街」、「好話滿街跑」,並非為了傳教,而是為了傳「愛」——人人本具慈悲愛心,要用心啟發、彼此勉勵。若人人心靈淨化,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會祥和之日就不遠了。

珍惜分秒,
編織人生藏經——
及時反省,不造惡業,
把握當下,立即付出;
有心、有願、有力,
就有福。

慈濟成立十四個月後——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日,《慈濟月刊》創刊,至今屆滿四十二年。在還沒有月刊之前,志工每月在鋼板上謄寫徵信訊息,讓善心人士了解布施的善款,如何被用來救濟貧苦。

《慈濟月刊》創刊號,記錄了慈濟首位照顧戶林曾老太太的故事。她是福建漳州人,先生早年來台謀生,因為戰爭而失去聯繫。戰後林曾從家鄉來到花蓮萬里尋夫,沒想到抵達時先生已經往生;又因為政治局勢造成海峽阻隔,她也回不去了。

慈濟接案時,林曾老太太已經八十六歲,獨居在破爛板房裏,臥病在床。慈濟為她延醫治療,並且長期濟助;直到三年後她過世,還將骨灰晉塔供奉。

四十二年來,《慈濟月刊》日日月月不斷記錄慈濟文史,見證慈濟人文,也深遠影響人心。

台北中和有位詹先生,中年失業、受騙背債,又罹患喉癌末期,遭遇各種人生絕境時,在醫院看到《慈濟月刊》,深受感動,知道普天下比自己苦的人還有很多。在慈濟大家庭相伴下,他提起生命意志,現在已能外出打工,並在住家附近的慈濟環保站當志工。

即使身體有病,只要肯伸出雙手,人人都有造福人間的力量。人世間每一天都很寶貴、每一個時刻都是人生的唯一,要珍惜時間,時時打開心門、日日樂觀面對世事,再坎坷的人生也會好過許多。

地大不調,地震頻生;水大不調,豪雨、乾旱不斷;風大不調,就有颶風、颱風。雖然這些都是自然現象,但人心不調和,可能會升高它的威力;所以要時時戒慎、虔誠祈禱。

然而,並非靠祈禱就能消除災難,必須人人調心——在日常生活中,發自虔誠面對每一個人、事、物,才能真正消弭災難。

期待人人除了外在環保——疼物命護地球之外,還要做好心靈環保——好書多讀、好話常說、好事常做,好心、好意常常提升。

請大家多用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