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 溫暖寂寞芳蘭
◎撰文‧李委煌 攝影‧蕭耀華
從台北市辛亥路轉進芳蘭路,再循道路左轉拐入小徑;舉目遙望,滿山墳塚,據說單是這座芳蘭山頭,就有一萬五千座墳。
今年清明前夕,每座墓旁都被插了支小牌,寫著政府遷移公告。許多墓碑上的刻字早已斑駁,卻依稀看得出「昭和」甚或「咸豐」、「同治」等字跡,足見墓齡已久。
早年,日本人為了在西門町興建商街,當地許多漢人墳塚被迫遷移;山腳下「芳蘭大厝」的陳家祖先,慨然捐出大片山坡,此後芳蘭山便成為台北南區最大的墓園。
「芳蘭大厝」興建於清代,是政府公告三級古蹟;大厝旁有座「芳蘭山莊」,在一九七三年陸續蓋起,是空軍退員宿舍,甲乙兩區各有A、B、C三棟,最盛時住了七百人以上。
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山莊仍住著百餘位長者;這群長者經歷抗日、國共內戰、撤退來台,如今老的老、病的病,想走也走不遠。
大時代的故事、曾經走過的歲月,隨著時光流逝、老兵凋零,一點一滴淹沒在城市的喧囂聲中,逐漸被人遺忘……
午後的山邊,蟬鳴聲此起彼落,老人們坐在宿舍入口旁,直愣愣注視著過往人車,不發一語,有時外人喊了幾聲都不見回應。
門外崗哨站的值勤哨兵早已撤去,換成公共電話亭與郵筒挺立兩旁。數十年來,時空變化、人事更迭,都一一記錄在芳蘭老人的記憶裏——
離家,
四十載人生流變
走上A棟三樓,牆上貼滿畫作,樓梯走廊彷彿成了畫廊。中校退伍的曾真爺爺擅長素描與散文,居處堪稱是山莊裏最具色彩與生命氣息的一個角落。晚年娶了老家湖南長沙的女子,兩人出入成雙相待如賓,算是山莊裏老人家的婚姻典範。
戴著厚重黑框眼鏡的施宏謨爺爺,習慣坐在窗邊小椅,將警世小語與聖賢語錄翻譯成英文。他老家在雲南昆明,從軍後調派印度、英國、義大利、以色列等地,曾是翻譯官,也是空軍官校英語教師,是見識相當廣的老人。
八十六歲的羅招漢爺爺,當年在海南島種稻、開山、鑿路,餓了只能找野菜吃。「從滿是瘟疫、饑荒的海南島輾轉逃來台灣,過程中許多人不是病死就是餓死,百多位同袍就我一人活著……」
劉首湘爺爺士官長退役,一年四季都是襯衫、領帶裝扮,打牌與旅遊是他的興趣。八○年代開放探親,他戒掉小賭習慣,積存薪俸,每年回湖南老家發紅包。
還有,擅長畫牡丹的國畫家劉豐年爺爺、航空氣象專業周文廉爺爺……
山莊老人們的故事,是大時代歷史的縮影。少小離家、悲歡離合,轉眼數十載過去,記憶中的父母容顏,也因著自己日漸年邁而模糊。
其間,會有多少命運的無奈與遺憾?
老邁,
陋室裏孤獨身影
我們老一群,集住芳蘭莊,
一住幾十年,同伴大多散;
歲月不饒人,剩下皆老樣,
老人不孤單,寂寞常來伴。
——芳蘭山莊老人曾真
三、四十年來,宿舍官兵逐漸老邁,山莊氛圍頗為消沈。
「曾有一個月,連續死了五個人。」曾真爺爺慨嘆著,獨居老人生病住院,沒有親人能隨侍照顧:「死了也沒人知啊!」
不少老人家在台舉目無親,同袍間即使同住也少有寒暄,心情沮喪孤僻。住曾真爺爺對面的老人就是一例,他有潔癖也很孤僻,有時見人就罵,朋友來訪也被催趕;不知何時在房裏往生,直到臭味溢出才被發現……
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不少老人返鄉娶了老婆,此後山莊裏不再只有單身老兵。
曾真爺爺十三年前娶了小他三十歲的太太蔣愛均,疼惜太太對老家的思念,兩人台灣、湖南兩地居住,同進同出、相知相惜。
劉首湘爺爺八十五歲,至今仍有人想為他做媒。「若只是為了有人照顧而結婚,等於是『賭博』啊!」劉爺爺想得開,也感恩政府提供醫療、住宿、喪葬等保障,他只求未來「死得痛快點」,其他不多想。
大陸配偶大老遠嫁來台灣,對象是七、八十歲的老人,有人旨在工作,無心陪伴;也有人幫忙照顧幾位老人,當作打工賺錢兼做善事。
鍾梓華爺爺十六年前娶了廣東梅縣的李思娣,婚後六年才將太太和兩個孩子接來同住。三年前鍾爺爺不慎跌倒臥床,太太每天清早外出打掃馬路,再利用空檔數度趕回宿舍,為他弄點吃的、翻身拍背等。
李思娣每天薪資五百元,還要撿拾資源變賣貼補,一週七天得忙著工作掙錢,才能勉強維持一家四口生活。孩子一個不愛讀書、另一個發展遲緩,她身心疲憊,對未來也不敢多想,更別說回大陸娘家探親了。
關懷,
敲開封閉心門
二○○二年,慈濟志工開始走進沈寂的芳蘭山莊關懷。
山莊內,每扇門背後不到四坪的房間內,都有說不盡的故事。志工賴美智發現,這群老人家大多生活無虞,心靈卻孤寂苦悶;眼見長輩們以沮喪心情面對生命的衰老,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志工決意展開積極行動。
由於許多老人曾被詐騙,對外人的關懷抱持懷疑,因此志工要走進老人的內心、取得信任,相當不簡單。
剛開始,他們逐房請長輩們出來活動。有些人勉強坐一下就又溜回房;有些老人則是避不見面,對志工的輕喚問候不予理會;也有老人面容沮喪,不論志工如何柔言勸說,仍是自暴自棄:「我們是老怪物,不必理會……」
「老人有心防是好事!」對於長輩們的反應,志工林欣璇並不感挫敗,認為他們只是想保護自己。志工曾美惠則形容:「這些老人家的心像『冰山』般,惟真心與熱情能消融。」
即使老人家不願接受,志工仍定時關懷問候;每月一次的拜訪,理髮、剪指甲、義診、歌唱、祈禱等活動不曾間斷。
七、八十歲的老人或體衰或目茫或耳背,看似簡單的剪指甲、刮鬍子、打掃、外出,對他們來說都頗吃力;志工幫忙的這些事看似微不足道,老人們卻感到窩心。
志工也走入爺爺屋內噓寒問暖或協助打掃;甚至在老人體力允許、安全無虞下,陪同外出賞花;帶動老人們走出狹小房舍,與同袍相互關懷……
一段時日後,爺爺們開始接納這分恆持的真誠。如今,有些老人認定志工是他在台灣的親人,特別交代後事,希望志工能送他們最後一程。
曾真爺爺住在芳蘭山莊已二十七年,他坦言一開始也很排斥,「總覺得接受人家的同情,就證明自己老而無用了!」
但志工簡櫻麗總是不厭其煩一再來電關心,久而久之他感受到這分溫暖。「慈濟人真情待人,最令我感動了。」
山莊有些老人態度消極,或久病厭世,或喝酒麻醉,還有人靠打麻將消磨時間……曾真爺爺認為志工每月來訪,不但讓老人們得到安慰,熱鬧的表演,也帶動心情愉悅;每次貼心準備的點心看似沒什麼,卻漸漸打開老人們冷漠的心,讓他們從排斥、接受、參與,到如今的期待,形塑出一種「芳蘭就是家,志工就像家人」的集體氛圍。
祝福,
珍惜生命存在
當年山莊自治會提供的關懷名單共有六、七百人;七年來,老人或往生、或返回大陸老家定居、或因無法自理生活轉住安養院,如今僅剩百餘位。
台北市大安區五所大專院校的慈青社同學,每月隨著志工前來,陪老人聊天、按摩、唱歌等,將爺爺當作自家長輩對待;志工也每月安排義診,幫老人家檢查牙齒、內科諮詢、血糖檢測等,提醒他們注意身體保健。
儘管這些老榮民就醫免費,但慈濟義診團隊每月「到宅服務」,方便老人們就近量血壓及醫療諮詢,為芳蘭老人身體健康把關。爺爺們對醫護志工讚不絕口。
呂佩芳多年前在台大讀書時,便開始關懷這些老人家,如今她已是執業律師,卻仍每月前來;老人們或許叫不出她的名字,但都認識這位姑娘。
「來芳蘭,就像來探望自己的親人。」呂佩芳發覺老人家特別喜歡老歌與軍歌,回去便多加練習,好逗爺爺們開心。
今年夏天畢業於台大政治系的郭紘秀,大學四年參與芳蘭老人關懷。她說,若遇爺爺鑽牛角尖,她便盡力「轉移焦點」,協助將負面思維轉向正面;若遇爺爺博學多聞,她就讓老人家多「分享見聞」,彼此交流切磋;若遇對待生命太消極的,她就會提醒:「志工們都很重視您的存在」……
四年來,郭紘秀在此看見人事的變迭。日前一位健朗的爺爺不慎摔倒,身體狀況一蹶不振,從此住進榮民醫院。郭紘秀連續幾週前往探視,眼見老爺爺竟像變了個人似的又瘦又喘,手腳也因安全考量而被束縛。爺爺哽咽對她說:「做一輩子軍人,此時卻穿著紙尿褲,手腳還不得自由!」讓人心疼。
「以前同袍病了住院,還能相約探訪,」羅招漢爺爺慨嘆:「如今人人都老了,想去一趟也不容易,只能在心裏祝福了。」
看多了同袍離去,又透過慈濟了解「大體捐贈」理念,過去連火化都反對的曾真爺爺,發願往生後要捐出遺體,成就醫學生的救人專業。
作伴,
彌補被遺忘失落
「想想,若你和家人分離四十年,再見面會是什麼感覺?」周文廉爺爺用反問方式,讓年輕的志工們體會箇中心情。
一九九○年他返回北京老家探親,曾經考慮留下定居,但除了不捨住了超過四十年的台灣熟悉環境,也不得不考量經濟現實——在台灣有固定榮俸,又有宿舍可住,不必為生活發愁。他說:「我老了,腰、心臟都開過刀,腳也不好,現在只求不要生病就好。」
走過顛沛流離,爺爺們如今只想好好安住台灣,不做他想。最讓他們期待的,就是這群每月前來、總是握著他們的手、關心他們生活起居的晚輩們。
只要有人關心,就能喚起他們「沒有被社會遺忘」的失落,也能讓逐漸走向衰老的生命,重燃希望、賦予意義。
●
穿過長廊,敲開一扇扇封閉的門,老人們已不似往日不相聞問,而是相互扶持、結伴迎接志工到來。
曾經,志工播放慈濟在大陸賑災扶貧影片,老人們看了很感動,「那不正是我的家鄉?」他們開始捐款,甚至加入慈濟會員,每月固定捐錢做善事。四年多前印度洋大海嘯,也有老人響應慈濟賑災捐款,一捐就是幾十萬元。救人的事,他們不願等。
七年來,慈濟人用生命的熱力穿越心牆,讓這群老人家的晚年生活,有夕照餘暉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