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2期
2009-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慈善台灣
  助人之道
  曾老師的真心話
  清平致福
  創意發明
  特別報導
  挑戰生命
  慈院志工筆記
  出版書訊‧當幸福來敲門
  靜思智慧語‧好話二十年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2期
  訪視志工速描 台北‧賴美智 助人藝術 真誠為上

◎撰文‧陳美秀  攝影‧蕭耀華

人生歷程  1937年出生,畢業於中興大學第一屆社會學系,1986年受證為慈濟委員
訪視資歷  23年
訪視秘訣  最重要的是真誠,誠懇待人、表裏如一;所想或所做的一切很自然也很由衷,比較不會被外境困擾,而能專心一意協助案家走出困境。
志工心得  過去我喜愛旅行跟繪畫;然而,旅遊的風景稍縱即逝,最真實的還是心靈風光。選擇訪視這條路,沿途風光的美很有價值——當幫助一個人、一個家庭站起來,他們的人生會不一樣,對社會就多一分力量。被愛很幸福,但有能力去愛人,是更幸福、更有價值的事。


一九四○年代、台北縣樹林鎮,賴美智的童年在戰爭中度過。長輩們濟貧施醫的行善身教,深刻印在她的心中。

「醫療資源匱乏,阿嬤、父親為很多得瘧疾、肺病的人施藥。我就讀的山仔腳(山佳)小學被轟炸了,父親出錢蓋教室;戰爭結束後,父親就去請老師,讓村人晚上學國語。」

「鄉下生活很苦,有人來乞討,阿嬤會裝飯菜給他們。父親告訴我們,拿錢給乞丐要蹲下身來,不可以高高把錢丟下。」

幾戶人家躲避戰亂來到鄉下,阿嬤、父親為人大量,提供安身之處。避難的人家常以豆渣加鹽煎成餅當一餐,或撿拾菜葉煮稀粥;曾有孩子撈粥時多舀了些米粒,即被大人追著痛打。當時七歲的賴美智,看在眼裏很不忍,有時拿白米飯跟他們交換:「我說,因為我喜歡吃豆渣餅……」

父親灌輸她付出大愛同時要尊重,她也承襲德行。二十多年前加入慈濟後,感於心力、體力、時間有限,無法兼顧更多,她放棄喜愛的繪畫與旅行,一心一志堅持慈善訪視,用生命走入眾多苦難的家庭。

拔苦,
理解案家真正需要

在慈善服務中,賴美智投入與她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與孤老貧病為伍;有時甚或要面對天災人禍中無常死別的悲慟,可是她不害怕也沒退轉。

「有多大的悲心,就有多大的勇氣。最重要的是真誠,真誠就有大愛,一心一意想辦法幫助他人、提升他們的生活,就不會退縮。」

賴美智回憶第一次幫照顧戶打掃,室內又黑又髒又臭,打開紙箱,蟑螂成群逃竄;掀開黑色鍋蓋,一堆白色肥蛆冒出來爬到她手上……

十幾位志工花了三天終於清理乾淨。當看見年紀大的屋主穿著乾淨衣服,用志工帶去的碗盤盛菜吃飯,她很欣慰,覺得比中大獎還高興。當下她也體會到上人所說的,做慈善訪視,可以看見天堂和地獄都在人間。

慈濟台北分會社工徐瑞瓊表示:「美智師姑不會畏懼或退縮,總是帶著大家一起做,還會想方法引導案家。」

「個案的引導,才是治本。」賴美智強調,每個個案背景不同,有身心、經濟、人際相處之苦等。「訪視團隊的功能,就是要針對對方需要去協助、拔苦、解結;找出苦難的真正原因,這就是應機的妙法。」

如何找到造成案家苦境的原因呢?賴美智說,這仰賴經驗的累積和多用心;多聽上人的法提升自己,還要廣泛涉獵,包括法律、社會脈絡跟潮流,才能有效解決案家的困惑。

訪視,
生命與生命對談

四十多歲時,賴美智才開始學畫。

「我不知道黃色加藍色會變綠色,一點一點累積練習……老師說我是『熬』過來的,熬練時很苦,過來後就自在了。學畫帶給我最大的快樂,就是建立更多的信心。」在繪畫的世界裏,她不只學到審美的涵養,也訓練了意志力。

賴美智表示,畫畫、訪視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差別在於旅行跟繪畫是很個人的事情,志工工作卻可以利益眾生;旅行中有形的風光稍縱即逝,最真實的還是心靈上的風光。

「去看個案,和他們對談,是生命和生命的交會;什麼話該講、怎麼講才得宜,要尊重對方也要清楚導正,而不是一味疼惜、寵他。就像畫畫,該清楚的部分就表現出來,該模糊的就退後。」

助人之道的「藝術」,在於人們互動的模式;賴美智謹記上人叮嚀:智慧要在人群中磨練。

「幫助一個人、一個家庭,如果能讓他們站起來,對方的人生就會不一樣,社會也就多一分力量。我選擇訪視這條路,沿途風光的美是內在,很有價值、有意義,跟畫畫的美不一樣。」

七十三歲,以賴美智的條件足夠在家含飴弄孫了,但她貼在冰箱上的行事曆總被填得滿滿,慈善工作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媳婦的父親也是台灣紅十字會會長,全家人都很支持她全職投入關懷貧病。

「媽媽從對美的事物的喜愛,延伸到對人的美善這一方面的喜愛;我想這是媽媽從事慈濟工作很主要的原因。」女兒為賴美智全心投入慈善志業做了最佳註解;小兒子也說:「媽媽不做表面功夫,而是踏實的堅持,這種做事態度影響我很深。」

大兒子則補充:「媽媽做訪視之後,好像幫自己的人生開了一扇新視窗。這個生命視窗多彩多姿,媽媽也做得非常快樂。」

「她就守在慈善,做得非常專心專注,沒日沒夜的,把做慈濟當作是一種生命的繪畫。」先生陳文松律師肯定她認真發揮生命良能,在人生畫布上彩繪出最絢爛的作品。

以慈善為顏料、訪視當畫筆,賴美智在生命畫紙上一步一腳印、一筆一至情,勾勒出人生美善與智慧。


Q&A
◎採訪整理‧李委煌

助人是藝術
不只要有「同理心」,
還要更進一步培養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
再輔以細膩觀察作出理性判斷,
慈悲和智慧缺一不可。

問:從沒有美術基礎到能揮灑於素描、水彩、油畫,學習過程中克服萬難;這分意志力之於志工服務,有任何影響或啟示嗎?

答:我是個生活很認真的人,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學這學那的,也絕不半途而廢,很努力去克服困難。

我喜歡美的事物,學習繪畫的動機很務實——希望美化家庭環境。歷經辛苦掌握繪畫技巧後,卻開始思考:「我學習繪畫的目的為何?」

漸漸的,即使學習再多也感覺不踏實。我想,或許是這些學習都只是為了自己、為了家庭……我感覺人生應有更踏實的路,才會當起全職的慈濟志工,全心投入訪視工作。

早期訪視,不像現在建立有評估討論等制度,剛開始多憑感覺判斷。我常感困擾:「給甲的補助是這樣,為何給乙的補助是那樣?那丙怎麼沒有補助?」掙扎於情、理、慈悲、智慧之間,不斷反思:「我這樣做公平嗎?我做得對嗎?」

於是我認真閱讀政府照顧低收入戶的補助辦法、去市政府向有關部門了解,也拜訪鄉鎮區公所……一路下來,吸收許多相關資訊,整合於訪視工作;我的心比較平靜,不再感到沈重。

從事訪視,無論颳風日曬、披星戴月都得前行;還要長時間陪伴,一年、五年、甚至十年才會有成果。但是看到個案得以自立,甚至從手心向上變成手心向下,會有很微妙的充實感。

以意志力恆持、以生命來幫助生命,我想這才是人間真實路。

問:訪視志工背景、年齡、經歷不同,卻有志一同投入慈善工作。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訪貧團隊?

答:上人說:「用心就是專業。」專業知識再多,如果只停留在分析層面而缺乏執行力,也是枉然。

所謂專業,是從經驗中累積、分析、統計;訪視志工實際走入貧病案家,長期深入關懷,雖然不擅長用專業語彙表達慈善,這分執行力卻很能貼近人心。

記得九二一大地震時,為避免冰庫中的遺體沾黏,救災的阿兵哥必須每兩小時幫遺體翻身一次,年紀輕輕的他們不免心生恐懼。志工溫言軟語安慰:「不要害怕,你們是來幫忙善後的,罹難者內心只有感恩。」志工們講得那麼自然、那麼有智慧,即便是專家,也不一定能夠如此安撫人心。

我們只需自問有沒有用心、能否將服務對象視如親人?當下流露出的言語神情與肢體動作自然而真心,這就是專業。

問:助人有技巧或步驟可遵循嗎?

答:助人工作比較像是藝術,沒有條例式的技巧可依循,但可以培養佛教所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比一般人所謂的「同理心」來得深切。

伸手助人時沒有猶豫遲疑,即是慈悲;再輔以細膩的觀察作出理性判斷,是智慧。慈悲和智慧是慈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志工以真誠之心走入案家,也期盼案家以真心來接納;然而,也會遇到案家隱瞞或欺騙。這時惟有以真心、包容和更多的關懷,來獲得對方的信任與接納,才能共同設法解決眼前的困境。

要注意的是,助人切忌一廂情願。有時案家所面臨的問題很複雜,例如精神疾病或者親族糾葛;莫以個人主觀來論斷評價,也不一定是志工能力所及的,不要強行介入。

守護善心
以「心寬念純」服務貧困人,
助人心志不動搖。

問:這兩年慈濟在台灣的慈善個案大幅增加,以基隆到新竹為例,每月志工走入逾六千個家庭關懷。苦難人似乎救也救不完,是否會有無力感?

答:上人說「心寬念純」,用在訪視工作上,我覺得就是不改變、也不動搖助人的心志。儘管做來並不容易,但有能力去愛那麼多人,實在忙得很有福。

幫助一個人就可能改變他的家庭。所以我不會聯想太多、太遠、太大的事情,就是很單純的做;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盡量去做、盡力承擔,去服務貧困人,減少他們的痛苦。

問:投入弱勢族群關懷,日日月月面對的多半是無奈和悲傷的故事,如何讓自己的心思和情緒不受影響?

答:在參與慈濟前,我不太了解佛法;隨著接觸無數苦難後,漸漸接受所謂的因、緣、果、報。由此角度去思維與看待眾多生命的痛苦與折磨,就不會執著表相,而能進一步尋找助人解脫痛苦的方法。

佛法四聖諦「苦、集、滅、道」,說明人間本是苦。在訪視而言,走入苦,思索為何這麼多的痛苦會集中在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使我們正視業力的可怕,不僅要幫助對方解脫苦,自己更要放掉煩惱、怨恨、人我是非,廣結善緣。

問:您曾多次在重大災難現場陪伴關懷罹難者家屬,在令人怖駭的現場,如何調適內心衝擊?

答:心經云:「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面對苦難場景,我心頭沒有罣礙,只希望趕緊幫助家屬減緩悲痛,安下心處理後事。內心單純、懷抱正信正念,足以讓我忘卻恐懼。

面對苦難我相當理性,並非不慈悲,而是判斷如果我是對方,當下「最需要什麼」。不過有個場景還是讓我掉淚了。民國九十一年澎湖外海發生空難,一位兒子拿著父母的照片哭倒冰櫃前,不斷說:「爸爸,以後我還要做您的兒子……」我一直陪著他,很心疼。

問:有時候案家無力打掃環境,志工協助改善居家衛生;面對難以想像的髒亂,是否也是很大的考驗?
答:只要有需要,志工就會去付出。我覺得只要有顆真誠心,表裏如一、誠懇待人,所想所做的一切很自然也很由衷,就不會被外境髒臭與否所困擾,時時能輕安自在。

深入苦,理解苦
勤奮儉樸,不覺心「苦」,就能貧而不困;
追逐名利,需求欲望太多,
日子反而難過。

問:您成長於小康之家,如何去理解貧困人匱乏之苦呢?

答:幼年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看盡戰爭顛沛流離之苦。那時住在鄉下,隔壁阿嬤總是身著黑衣黑褲,每天上山採集月桃葉和稻草編成草鞋販賣;她的雙掌粗糙,三餐吃很稀的粥,粗鹽炒蒜頭就是配菜。如此作息和飲食幾乎日復一日,清苦的形象在我腦海中很鮮明。

早年的台灣社會就像這樣,物資普遍匱乏,但人們心態單純,加上普遍清寒,不容易覺得心「苦」,總是認命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抓取任何勞動生產的機會,勤奮而儉樸。這幫助我在後來的訪視工作中,不會以成見來看待貧困,也較能欣賞「貧而不困」的自在與樂觀。

大學畢業前,我替市政府做了好幾百份「社會貧窮調查」;畢業後在家庭計畫協會工作,也有居家訪貧的經驗;民國七十多年接觸慈濟,自然而然就走了進來。我感覺,現代人普遍迷失在「貪」中,追逐名利,或需求欲望太多,揮霍金錢,日子反而比較難過。

問:二十多年的助人經驗,最大的體悟為何?

答:這些年來,我對佛法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特別有體悟。「無常」不是口中說說而已,需要在人我苦難中去磨練、去經驗。

能夠被人愛很幸福,但我認為有能力去愛人,是更幸福、更有價值的事。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