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2期
2009-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慈善台灣
  助人之道
  曾老師的真心話
  清平致福
  創意發明
  特別報導
  挑戰生命
  慈院志工筆記
  出版書訊‧當幸福來敲門
  靜思智慧語‧好話二十年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2期
  三十日 求人不如求己

 

◆6‧30《農閏五月‧初八》

【靜思小語】法在心中,心外無法可求。

心外無法

在大林慈院會客室,同仁向上人請法:「雖有善念,有時卻又起執著心、傲慢心、分別心。要如何恆持清淨心?」

同仁進一步表示,起心動念時勉強去壓制,不是最上等的方法;在閱讀《無量義經》後,比較容易化解,但還是不能每分、每秒都保持心淨。

「心在哪裏?又是以什麼心控制傲慢、執著?」上人教其莫在「心」上打轉。

「若僅是不斷辯法、論法,猶如頭上安頭,變成所知障。法就在自己心中,若還要心外找法,就『無法度』了!」

「把握一個方法,就要認真用心去做。」就像四十多年前皈依時,導師給了「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上人一路直行,迄今不輟;上人以此致勉同仁:「把握善法,一心一志往前邁進。做,就對了!」

如人飲水

大林慈院醫療科座談,上人舉佛典中「九孔常流不淨物」,說明醫療工作常有機會面對人體各種狀況,能更體會佛法「觀身不淨」之理;故要放下執著,發揮人身使用權。

常見慈濟志工雖罹病卻不阻礙其道心,持續發揮良能、為人間付出;上人讚歎如此真正是人間菩薩。

「慈濟醫療人文之美,是出於一分真誠的心。不是為了生活、養家才不得已工作;而是認清生命價值,以從醫為志向,發揮生命良能。」

上人表示,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唯有真誠的人文永遠存在且歷久彌新;慈濟就是在此一時代,不斷提醒、激勵人人表達出內心本具的真誠之愛。

大林醫護同仁常在公餘投入義診、慈善訪視等志工行列,還種稻農耕等,忙碌且充實。上人讚歎:「即使割稻種作不是醫師的分內事、為感恩戶清理居家也不是醫師的分內事,但是在付出中見苦知福,悲心油然而生,進而伸出雙手扶助、救拔。見貧病苦難人身心舒適而露出笑容,就是付出者最好的『回向』。」

旁人看似忙碌辛苦,但實際付出者卻能樂在其中。上人說:「這分付出的法喜,局外人未必『旁觀者清』,而是『當事者清』。」

修學菩薩的第一地是「歡喜地」。上人表示:「踏出修行第一步就要歡喜,無論面對何等境界,都要以歡喜心去面對。心歡喜才能開闊,達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之境,包容天下萬事萬物。」

清淨無私

大陸蘇州志工報告當地志業發展。上人指示行事要量力且如法,認清方向即一路堅定前行,不讓外境動搖己心。

「要腳踏實地,真正做到『用生命做慈濟』,才能帶動人人投入,就地菩薩大招生。」上人表示,推動志業首要帶動人人發心——啟發人人清淨無私的心,而非僅是布施錢財;期傍泵{慈濟人以誠、正、信、實為原則,讓當地民眾理解靜思法脈、慈濟宗門。

「『靜思法脈』要靜寂清澄——不為名、不為利,心靈開闊、腳踏實地勤行菩薩道。『慈濟宗門』一定要走入人群——不是去應酬、高捧有權貴之人,而是以平等心與人互動、淨化人心。如此人間菩薩大招生,才能從一而生無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