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2期
2009-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慈善台灣
  助人之道
  曾老師的真心話
  清平致福
  創意發明
  特別報導
  挑戰生命
  慈院志工筆記
  出版書訊‧當幸福來敲門
  靜思智慧語‧好話二十年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2期
  十六日~十七日 「求佛」不如「學佛」

 

◆6‧16~17《農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五》

【靜思小語】與其求佛保佑平安,不如實踐佛陀的智慧與愛,給人平安幸福。

啟真實門,行人間路

慈濟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開始,四十多年來匯聚眾人點滴愛心;而全球慈濟人奉獻身心,以誠、正、信、實的無私大愛付出,成就今日四大志業、八大法印。

藥師法會中,上人開示:「慈善、醫療是搶救生命;教育、人文是搶救慧命。慈濟人以弘揚佛法、拔眾生苦為己任,無論地球上哪一個地方有苦難人,都盡己所能去拯救。然而,救生命只是一世,救慧命卻是生生世世。拔眾生苦要回歸源頭,讓受助者聞法入心,才是最徹底的救濟。」

上人強調,慈濟不只是說法講道,更指引一條讓人能腳踏實地行走的人間道,從中體悟最美的心地風光。

「心若接受佛法,體知真空妙有,就能放下煩惱,凡事不計較;分秒不空過地將生命用以利益人群,即能通達道理、增長慧命,進而成就菩提。」

上人勉眾對準方向,持續精進且步步踏實,唯有廣利眾生,佛法才得以弘揚。

人間佛教,四無量心

「是非隨風轉。無論如何,救人刻不容緩。」十七日上人行腳來到台北,美國奇異公司大中華區醫療部門總裁陳治博士來訪。上人談及慈濟一九九一年開始在大陸賑災、濟貧,單純出於一分「不忍」之情。

「當年兩岸情勢仍然緊張,慈濟至大陸賑災所受的壓力難以言說,仍一路堅持往前走。將近二十年的歲月中,從賑災到長期扶困的腳步從未停歇,至今仍是輕輕踏步、穩穩前行。」

不只在大陸,慈濟人已救助過全球近七十個國家地區。上人表示:「慈濟人力行的佛教,與過去佛教徒在寺廟裏拜拜、做法會、求平安截然不同;是在人間實踐佛陀的智慧與愛,為人拔除苦痛,而不是求佛保佑自己。」

上人強調,慈濟人對自己負責,心存誠、正、信、實;且以佛教的四等心——慈平等、悲平等、喜平等、捨平等,守護天下眾生。

佛教起源於印度,如今在印度卻已名存實亡,上人對此表示悲切。「佛法透徹世間道理,既是哲學也是科學、是心理學也是生理學;可惜如此妙法,卻被迷信色彩框住。慈濟希望突破這樣的框框,行菩薩道真正落實佛陀教導——也就是引導人人打開心胸、去除無明;人與人之間相互包容、彼此善解,達到和合的世界。」

人多力量大,上人期待更多人合心,讓愛與善的種子能遍及世界各個苦難角落。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