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六日 穩渡慈航

5.26《農四月‧初九》
【靜思小語】信心牢固,愛與善代代相傳。
大仁大勇拔苦難
尼泊爾兩次強震造成全國超過七十四萬棟房屋毀損、兩萬四千間教室受創,影響九十五萬名學童上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震災讓一百七十萬名兒童心中留有陰影,需透過團體互動,引導走出陰霾。
慈濟賑災醫療團自四月二十八日踏上尼泊爾,已有五梯次接力付出。早會時間,上人感恩第一梯次緊急賑災醫療團隊,以拓荒精神在陌生國度了解災情、尋求管道,讓後續幾梯次醫療團,能夠在簡陋克難的環境中救治傷病、進行發放。
「醫師們無懼長途奔波,在餘震不斷、電力不穩的環境裏進行艱難的骨科、婦科手術;必須具足大仁、大勇的大氣魄。」
上人表示,踏上破碎的土地,走在瓦礫堆中,兩旁房屋搖搖欲墜,隨時有餘震威脅……「這條艱辛賑災之路,是凝聚許多人的愛心,以及一股股推動前進的勇氣力量,才能長期堅持,穩定邁步。」
現在急性傷病已緩和,災後創傷症候群慢慢浮現;第五梯次團員中有教授、老師,就地發揮良能,撫慰孩子惶恐不安的心。
災後一個月,眾多民眾仍住在帳棚裏,起居不便、衛生環境惡劣,種種苦相讓人不忍;學校震毀,孩子無安全之處可以讀書學習,更令人著急。上人表示:「急難救助時期過後,接下來的中長期援助,仍有許多亟待突破的困難。要鍥而不捨為受災民眾改善生活,讓孩童安心上課。」
近日墨西哥北部發生龍捲風,造成十一人死亡、三百五十棟房屋毀壞;美國中南部豪雨釀災,德州及奧克拉荷馬州近四百棟民宅被洪水沖毀;巴西則遭遇八十五年來最嚴重乾旱,農糧歉收……
「天地之間,地大不調、風大不調、水大不調,災難何其多!大地天候不調和,人類如何平安?」上人教眾依循道理生活,敬天愛地聚福緣,讓天地氣候回歸正常,人心調和平安。
信心愛心行六度
一九五○、六○年代,臺灣經濟普遍不佳,民眾生活困苦,需要靠美援的奶粉、麵粉等物資補充民生日用。「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就是在長達十五年美援結束的第一年克難成立,以微弱力量開始推展慈善工作。
「慈濟的成立、慈善的推動,是基於『不忍眾生苦』的宗教精神,從『日存五毛錢』開始,啟發人人助人之愛。」
與訪客談話,上人表示,一路走來將近半個世紀,慈濟救苦救難的足跡已普及全球;海外各國志業,也是從無到有,以無私大愛堅持,就地開展愛心能量。「國際間發生重大災難,全球慈濟人皆是跨國會合愛心援助;就如目前有八國慈濟人齊集尼泊爾付出,且有二十多個國家的慈濟人就地發動勸募。」
上人指出,慈濟人以「誠、正、信、實」投入救助工作,以感恩、尊重、愛付出,感恩對方願意接受我們幫助。「付出者要比接受者的姿態更低——對方坐著,我們要蹲得更低;對方站著,我們要彎腰鞠躬,捧起物資恭敬給予;還要展開雙手擁抱、膚慰對方。」
無論在海內外付出,慈濟皆以安定人心、淨化人心為使命;到各國賑災,也以「臺灣」之名援助,讓臺灣的愛與善在國際間亮麗起來。
「無論社會如何變化,慈濟人都是一念單純——心無私、行事無私。如《無量義經》所言『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一心一志『為佛教,為眾生』而精進,菩薩心安住不動。」
上人感恩大家長久護持,讓志業從小船到安穩的大輪船,愛與善的能量代代相傳。「期待人人信心、愛心牢固,讓慈濟慈航再度啟航,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運載千千萬萬眾生到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