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五日 大雄力,誓願力

5.25《農四月‧初八》
【靜思小語】發大慈悲,立大誓願,以大雄力勇猛精進。
大慈大悲大雄力
農曆四月初八,自古認定是釋迦牟尼佛誕生日;佛陀出生的藍毘尼園,位於現在的尼泊爾。早會時間,上人歎因緣不可思議,佛陀出生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慈濟人正在尼泊爾發揮「覺有情」的菩薩良能,救助這片土地上的受災人。
「若不是有大慈悲心,與勇猛精進的大雄力、誓願力,如何能在餘震不斷、常有風雨的殘破災區長久堅持,天天為受災民眾奔走、付出?」
為救援尼泊爾震災,繼一九九三年賑濟水災後,慈濟再次踏上佛陀故鄉。「佛法歷久常新,道理恆久不變。感恩佛陀出生在人間,出家修行而覺悟成道,說法接引眾生,引導人人契入真理、消除煩惱、提升智慧。」
佛世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即使佛陀行化恆河兩岸,盡力說法四十九年,也難以導正迷信、讓佛法普遍。佛陀入滅後不久,正法就此衰微;今日的尼泊爾以信仰印度教為主,佛教徒不到一成。
昨日在巴塔普市格巴中學為將近兩千戶民眾舉辦發放,慈濟人借來當地傳統服裝,跳舞帶動氣氛,現場無分老幼,人人展露燦爛笑容;當地政府也邀集三百位民眾協助發放。
「拔苦予樂,正是人間菩薩的志願。」上人感恩各方好因緣共同成就賑災,但願能帶動本地志工行菩薩道,讓佛法回歸佛陀故鄉,發揮救世良能。
合和互協行誓願
尼泊爾強震屆滿一個月,幾位第一梯次就踏上災區的同仁,已留守當地第二十七天了。視訊會議中,看到他們終於有時間去理髮,上人嘉勉「頭面一新」,也要「人人一心」。「永保合和互協的一念心,時時刻刻都在『思惟修』的禪定境界,謀求共識,將愛的能量發揮到極致。」
慈濟人以佛心平等視眾生,不捨眾生受苦難,雖然非親非故,卻願意走入苦難之地付出。上人讚歎:「大雄大力、慈悲哀憫眾生,不只是佛陀的大威德;只要有心,人人都做得到。苦難的地方,就是菩薩的道場;要感恩苦難眾生成就我們的菩薩心、歷練我們的四弘誓願。」
佛陀出生在尼泊爾,為後世留下寶貴的佛法。上人教眾,要將所學佛法回饋佛陀的故鄉,用心度化當地民眾,將善法的種子再度撒播在這片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