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四日 我愛人人,人人愛我

5.24《農四月‧初七》
【靜思小語】恆持愛心,讓社會因為有我而祥和。
降伏四魔
《法華經‧授記品》中,目犍連、須菩提、迦旃延等尊者比丘,以「大雄猛世尊」稱呼佛陀。上人於晨語解說,佛有大雄猛之威德善力,能降伏四魔與擾亂身心的各種煩惱,故名「大雄猛」。
上人解說「四魔」:煩惱魔、陰魔、死魔、他化自在天魔——
日常生活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生起六識,產生愛憎貪惡等諸多煩惱,對人事物產生追求或排斥,如受魔侵擾,故謂「煩惱魔」。
「陰魔」即是色、受、想、行、識等五陰熾盛,產生種種苦惱——因人、事、物等種種「色」相而有感「受」;即使離開當下境界,心裏還有印象,就會「想」;想法形成後起於「行」動、造作諸事,善惡業「識」像種子般收在深層的意識中,生生世世跟隨。
「死魔」令人深感畏懼,因為「死」能斷人生命;人們對於死亡的懼怕,也會衍生雜念、惡念而造業,無法輕安自在。
「他化自在天魔」最擔心人人修行成道,讓魔子魔孫減少,所以運用種種方法破壞修行者的道心、阻礙人行善。
「世間的動亂與人禍,來自人心入魔,煽動貪、瞋、癡、慢、疑;少數人一聲令下,造成社會國家動亂。人禍比天災更可怕!天災過後,還能凝聚人人的力量救助,苦難總會過去;但是戰禍逼迫人離鄉背井,無數人因此成為難民,不知何時才能解除痛苦……」
上人慨嘆,貪、瞋、癡、慢、疑等煩惱,會使人身體疲勞、心理紊亂,身心不調和。「佛陀以智慧破除各種擾亂身心的煩惱無明,以大雄猛之威德善力降伏四魔,且教眾調伏煩惱惡念、啟發善心,滅生死苦而去來自在。」
許多慈濟人身體健康時投入人群行善;往生後為醫療教育奉獻軀體,讓醫學生了解人體構造、讓醫師們精進醫術。上人肯定這分看淡生死、歡喜奉獻的大捨之心,即是「滅生死苦,得無上覺」的佛心。
「要學習人品典範的超越智慧,吸收佛法增長慧命,且以智慧力量降伏魔擾、破除煩惱。」
以愛調心
墨西哥最近發生多起軍警遭毒梟襲擊事件,二十二日雙方再度爆發大規模槍戰,造成四十三人死亡。
早會時間,上人感嘆,人心受貪、瞋、癡蒙蔽——不明道理,心靈愚「癡」,「貪」圖暴利、鋌而走險,販毒戕害身心,受遏阻則起「瞋」怒心,引發武力衝突,造成傷亡,也使社會人心難安。
反觀在尼泊爾,慈濟賑災醫療團五月五日起在曼索里帳棚區駐點義診,十一日晚間颳起大風,一群年輕人趕來守護醫療站,讓醫療帳棚安度一夜狂風吹襲。
「慈濟人真誠付出,得到居民真誠感恩。」上人欣言,醫療站不只發揮療傷止痛功能,也是居民心靈的依靠,更帶動尼泊爾當地醫師發心投入義診。
身為釋迦族後裔的尼爾蒂斯醫師,災後放下自己的兩間診所,引領慈濟醫療團隊走入重災區設立義診站、到臥病鄉親家中往診;另一位尼泊爾放射科醫師勝偉,地震發生時正在臺灣接受醫療訓練,立即趕回家鄉,和同樣身為醫師的太太,投入慈濟義診幫助鄉親。
「付出善念、以愛互動,可以安定社會。反之,心起惡念,為私利造作惡業,不僅人心難安,也可能造成眾多人命損傷。」
近日臺灣梅雨鋒面來襲,乾旱缺水的中南部地區終於降下甘霖;然而部分地區雨勢較大,高屏、嘉義山區發布土石流警戒。
「自然環境失調,造成地、水、火、風災難;人心失調,則會因貪、瞋、癡、慢、疑而釀禍。」上人教眾用心思惟、通情達理,切莫任性而為、釀成人間憾事。
恆持使命
「生命奇妙——時間的流轉,世間人、事、物的變化,都在不知不覺中,謂之『行蘊』;微細的變化讓人不知不覺,但是持續不斷地進行。」
慈濟大學醫學系第十六屆醫學生,經過六年學習,即將赴醫院實習,於精舍參與人文共識營。上人致勉把握分秒,累積善心善行;否則一念偏差,累積煩惱無明,將陷入作惡受苦的惡性循環。
「身有病痛、不由自主,是人生至苦。一般人平時或許會為許多事斤斤計較,一旦受病痛折磨,名利地位都能捨棄,只求健康平安。而醫師就是病患希望所寄。」
上人表示,醫師救拔病苦,是病人生命中的貴人;要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就要自愛,尊重自己。
「所謂自愛,就是恆持當初從醫的志願與使命感;用自我生命走入病患生命,盡心盡力去搶救、愛護、照顧,守護其生命。」
真誠付出全然的愛,他人感受到了,也能以愛回報。上人致勉:「救人的心一啟動,就能發揮無限愛心能量。能做到『我愛人人,人人愛我』,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上人期勉同學,恆持救人的愛心。「讓社會因為有我而祥和;因為有我而健康;也因為有我,讓醫療人員受到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