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 恆持善念

5.19《農四月‧初二》
【靜思小語】恆持善念,成就善緣。
悟無常,日日精進
早會時間,上人談述一段慈濟慈善救助歷史——
一九九八年二月四日,阿富汗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一的地震,造成近五千人死亡、數萬人無家可歸;因氣候嚴寒,每天都有老弱者死亡。慈濟與美國「騎士橋」國際救援組織合作,兩度出入戰地運送藥品與糧食,並捐贈發電機、聽診器。
當時慈濟人與「騎士橋」愛德華博士、詹姆士醫師等人,帶著援助藥物與糧食前進災區,搭乘的運輸機布滿彈孔;從空中看見阿富汗地面架著高射炮,眾人擔心飛機可能被誤擊,便商議將機上四頂降落傘綁在藥品上,若有萬一,也要讓藥品安全降落以救助傷患。
飛機最終安全降落,一行人拜訪衛生主管單位,也參觀醫學院;設施簡陋與資源匱乏的程度,難以想像。慈濟人且至山區石窟探視躲避戰火的居民,他們極度缺乏糧食,處境堪憐;當時巴米揚大佛尚在,不久就被戰火摧毀殆盡……
「佛陀教導要有『無常觀』,屹立千餘年的佛像,瞬間被毀,也是無常示現。」阿富汗由於地理位置,歷朝歷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常有戰事,社會無法安定。上人感嘆,少數人心偏差,讓無辜百姓世代難脫戰禍之苦。
生命隨著時間分秒流逝,上人勉眾日日精進,恆持剎那所發的一念善心,為人群付出;如此雖然生命日減,慧命卻能與時俱增。
「天地人間,每一天都有悲歡離合。要啟發人人的菩薩心──即使非親非故,也願意為苦難眾生付出。見眾生受苦,心生不捨,就是『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菩薩悲心。」
溯歷史,大愛建村
尼泊爾賑災醫療團走訪位於加德滿都西南方,馬克萬普縣(Makwanpur)的慈濟大愛村;這是一九九三年尼泊爾水患之後,慈濟在三縣四地建設的其中一座大愛村。
「我最記掛的是大愛屋是否因強震損毀。從新聞畫面看到,只有少數房屋牆壁出現裂痕,大部分都安然無恙,村民看到慈濟人身上的制服,還記得這是當年為他們建屋的人,與志工親切擁抱,讓人欣慰!」
上人提到,大愛村啟用紀念碑經歲月洗禮而毀壞,四年前村民集資重建。「這是一分飲水思源的感恩心意。」
居民見到慈濟人來訪,如同看到老朋友,歡喜熱情地招呼到家裏坐。一位年近六十的婦女,當年和丈夫帶著四個孩子遷入大愛村,靠著打零工維持家計;孩子們力爭上游,二十年後的今天都很有成就,其中一位已是多家廣播電臺的經理,看到慈濟志工來,馬上拿出錄音機採訪。
上人感恩慈濟人帶回大愛村安然無恙的好消息,最欣慰的是看到村民的生活因為有安居之處而改善。「回首五十年來的慈濟路,每天都有豐富的歷史足跡,這都是大家用心用愛,寫成的真善美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