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3期
2015-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慈善臺灣
  慈善國際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3期
  五月十六日 好心好念,成就好事

5.16《農三月‧二十八》

【靜思小語】一念好心,成就好事;一念無明,造就惡業。

醫療十年,堅定初心

臺北慈濟醫院二○○五年五月啟業,今年屆滿十周年;五月十二日清晨,同仁與社區慈濟人在滂沱大雨中朝山。早會時間,上人讚歎大家的虔誠與精進,期勉不畏懼風雨,未來無數個十年更踏穩腳步、向前精進。

「感恩醫療同仁十年來不只堅守醫院崗位,更與志工走入社區居家往診,或利用假日到偏鄉提供醫療服務。這分救助病苦的愛很真誠,人人都是具有佛心的大醫王、聞聲救苦的白衣大士。」

上人感恩大家以共同心志為苦難眾生付出,無論臺灣或國際間發生災難,醫療同仁也發揮良能投入賑災義診;以近期的尼泊爾強震來說,各院院長率先投入賑災醫療團,接力義診迄今未歇。

日前兩千五百位北區慈濟志工,以及四百位慈院同仁一起清掃、維護慈院內外環境。上人欣慰人人不分你我,共同照顧這個「家」;期勉今後更合和互協,持續發揮「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醫療良能。

 

以愛膚慰,療治身心

尼泊爾賑災視訊會議,上人感恩各國志工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心,不分種族、語系,奔赴遠途救助苦難人,盡心盡力付出;單是昨日醫療團就分三條路線,為一千兩百多人看診;五月下旬將再度發放兩千多戶毛毯等生活物資。

災後三個星期以來,慈濟人真誠的付出與帶動,已得到善的回響。有老師發願號召一百人投入志工,還有當地仕紳主動表達要協助慈濟賑災事務。上人期許會合在地愛心力量,將賑災路鋪得更平坦,及早為受災民眾安頓身心,為佛陀的故鄉多付出。「要與受災民眾貼近互動,讓更多人得到愛的膚慰,療治創傷、安定身心。」

 

一念單純,一心堅持

新加坡國會議員與企業家來訪。上人與訪客座談表示,慈濟的創立,源自一念「不忍眾生受苦難」之心——

五十年前臺灣社會普遍貧窮,尤其後山花蓮,民眾能付出助人的力量有限;因此上人教眾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日存五毛錢,點滴累積幫助貧病者。

一路走來,愈來愈多善心人認同慈濟所做,即使宗教信仰不同也願意投入,用純真的愛心付出,愈做愈快樂,也從中見苦知福,更加知足。

「一念好心,成就好事;一念無明,造就惡業。」上人指出,慈濟從小而大、從臺灣到國際,將近五十年一路走來,抱持的都是同樣單純的心念——為苦難眾生拔苦予樂。

在座有人提問:「有時候做得愈多、付出愈多,反而有人視為理所當然,指責你做得不夠、有所虧欠。如此難免讓付出者心寒,要如何調適?」

上人開示,面對質疑,要先自問是否有錯?有錯則改。「若是他人惡意攻擊,要悲憫其無明而產生心靈障礙,以惡眼視人;唯有心寬念純待之。無愧於心,就要堅定志願,永不放棄做好事。」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