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3期
2015-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慈善臺灣
  慈善國際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3期
  五月九至十日 有法、有理,心自在

5.9~10《農三月‧二十一至二十二》

【靜思小語】心地滿布荊棘,苦不堪;心中有法、有理,得自在。

苦諦,人間實相

佛陀成道後首次對五比丘說法,講的是「苦諦」。早會時間上人開示:「苦,是人間實相。『娑婆世界』意即『堪忍世界』,因為多苦難,必須堪得忍耐才能生存。」

現今社會人心趨向功利、背離道德,上人深感擔憂。「四大不調,以致災難頻生;人心不調,人倫道德觀念愈來愈淡薄,導致人間失序……身處五濁惡世,實要堪忍。」

社會型態改變,家庭觀念淡薄,學校教育不再強調道德倫理,年輕世代缺乏學習典範,難以建立道德觀念。上人憂言:「社會呈現唯利是圖的氛圍,凡事以『利』為目的,不顧對人、對自然環境的傷害。人心失道德、喪天理,可以預見未來的人間更失序,環境崩毀的速度更快。」

《法華經‧授記品》中,佛陀為迦葉尊者授記,表示尊者將來成佛,佛號光明如來,佛國名為光德,環境莊嚴而無任何污穢、惡濁,人人護持佛法,坦誠相待。

「能在這個國度出生的人,非常有福。而今人心道德觀念喪敗,心地滿布荊棘,心中無法、無理,將陷苦惡之境。」

上人期待大家傳承道德倫理,搶救人心。「四大不調導致的災難,只要凝聚力量、相互幫助,終有重建平安之時;但是人心偏差為惡,相爭相殘,造成的危害卻可能世代延續。」

 

道場,用心莊嚴

明天就是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慈濟將在尼泊爾舉辦第一場發放及浴佛典禮。賑災視訊會議中,上人感恩大家以愛接力,走過最困難的急難時期,為日後中長期援助鋪出一條明確道路。

「要以合和互協的團隊精神,集思廣益,用心探訪居民處境,一切以改善受災民眾生活為前提;且要用愛維繫當地情誼。」

能在佛陀的出生地為受災民眾付出、舉辦浴佛典禮,因緣殊勝難思議。上人致勉:「走入苦難地,體會苦、空、無常之理,當下就是修行的好道場。要提起『無我』之心付出,用心莊嚴道場,且帶動更多人願意付出,成就人間菩薩。」

 

感恩,皈依三寶

十日清晨七點,微風習習、晨曦照耀下,花蓮靜思堂道侶廣場隊伍莊嚴,展開今年度慈濟全球首場浴佛典禮。今年浴佛以「祈福、感恩」為主題,至誠感念佛恩、父母恩、眾生恩,也虔誠為天下眾生祈福。

上人開示勉眾,時時刻刻提起感恩心。「佛誕節,要以最虔誠的心,感恩佛陀來人間說法;母親節,要感念父母生育之恩;能夠安然生活,要感恩天地、眾生之恩。」

下午四點,五百多位常住眾及志工,齊聲唱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朝大殿步步邁進,為慈濟成立四十九周年虔誠朝山。

傍晚時分,上人於主堂開示:「近半世紀以來,全球慈濟人以『佛心』力行菩薩道,為眾生救苦救難,將佛法落實在人間。期待人人恆久保持此刻的虔誠與專注,將真理歸納於心,把握當下造福人群。」

上人以〈皈依文〉勉勵大家:

「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要以佛心為己心,發大心、立大願。

「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但願人人晨起「薰法香」,引法入心。

「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人人都有自性三寶,要以佛法為日常生活的軌道,日日守五戒、行十善,福慧雙修。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