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亞東醫院】 結一段人間善緣
◎撰文‧高玉美
|
三個月來,志工陪伴亞東醫院塵爆傷患家屬;在給予祝福的同時,也深受人間至情所感動。(攝影/楊舜斌)
|
雙親放下對兒子的牽掛,為他在人間留下好因好緣,有十個人因此得以重生。
最終時刻,爸爸向他道別:「如果今世有緣,希望你我父子能相見;
如果無緣,希望你在菩薩身邊好好修行,永遠沒有痛苦……」
「媽,我走了!」蘇媽媽一早起床,看到兒子家陞的背影,聽到大門「咚」的一聲,一陣風似地,家陞已經出門。
放暑假的第一天,就讀臺北醫學大學的蘇家陞與同學相約出遊。他雖然活潑,但在課業上的表現,讓蘇家父母很放心;暑假本來就是屬於年輕人的,因此對家陞的戶外活動,爸媽不會多加干涉。
中午,蘇家夫婦與朋友相約在陽明山聚餐敘舊,卻巧遇兒子,「媽,你們怎麼在這裏?」蘇媽媽一回頭,看到家陞穿著一身火紅的T恤,於是開心地向朋友介紹這個讓他們驕傲的兒子。
「晚上我跟同學一起參加派對喔!」話說完,雙手揮揮,他又跟著一堆同學轉往下一站;只是,蘇媽媽萬萬沒想到,家陞這一次的消失,卻是從自己的身邊永遠消失。
晚間,夫妻倆在家中看電視,「八仙樂園發生粉塵爆炸,受傷患者已送往北部各大醫院……」新聞不斷播出意外消息,「媽媽,家陞是去哪兒玩?」蘇爸爸問著太太。
他們開始擔心,家裏電話忽然響起,教人心驚膽跳!得知家陞已被送往板橋亞東醫院急救,他們驅車趕往;急診室門口滿是焦心的家屬,救護車一到,抬下來的是一個個被火燒傷的年輕人,輕傷的痛得皺緊眉頭,哀號不已;重傷的則是血肉模糊,陷入昏迷。看到這個景象,蘇太太差點昏厥過去。
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夫妻倆看到家陞正在接受搶救。蘇媽媽雖然在醫院服務過,此時卻無法為心愛的兒子做些什麼,「家陞,你要加油!」只能不斷祈禱,希望家陞平安無事。
|
在亞東醫院為傷患家屬準備的休息室中,志工更換乾淨的寢具。(攝影/陳美玉)
|
心慌意亂,靜靜守護
板橋區慈濟志工在意外發生翌日成立關懷小組,並獲准進入亞東醫院院區,按照院方及社工提供的住院名單,致贈家屬祝福金。二十位傷患中有十四人重度燒傷,許多家屬鎮日守在加護病房外,焦慮又疲憊;院方貼心地找出空間作為家屬休息室,七月四日慈濟志工送來十七張多功能摺疊床,並提供毛毯、枕頭等物資,讓家屬可在此休息或補眠。
家屬憂心,無心飲食,慈濟人看著於心不忍。「吳爸爸問我,附近哪裏可以購買素食?」志工廖進德因為這個契機,發起送餐的構想,加上家屬間彼此訊息傳達,「餐盒從六個增加到十八個……」七月八日起,志工每日中午送來餐盒及切成合適大小的水果,也讓家屬不用在大太陽下外出購餐。
經歷兩個星期搶救及治療,傷患大多還在加護病房或燒燙傷中心奮鬥,也讓家屬心情起伏不定;七月十日,板橋慈濟人在里民中心舉辦祈福晚會,希望藉眾人虔誠祈禱的力量,為傷者集氣加油;當「愛與關懷」的歌聲迴盪,家屬無法自抑地流下眼淚;連日來擔心受怕的心情,一股腦兒地傾瀉而出。
一分同理心,讓慈濟人留意每個小細節,希望讓家屬感受到人間溫暖,生出勇氣面對未來;愛的餐盒也持續在亞東醫院與慈濟板橋園區間來回運送,直到每位傷患都痊癒出院為止。
醫者大願,艱難成就
七月十日,昌鴻颱風過境臺灣,風雨夜裏,兩百五十多位志工急忙趕往亞東醫院。家陞經過十多天的搶救與醫療,依然回天乏術;家屬不忍愛兒繼續痛苦,同意放棄治療,並且尊重家陞生前的願望,將可用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從手術室到助念室,志工十多小時接力念佛,徹夜送別家陞。
蘇媽媽強忍哀慟地說:「今天發生這樣的事,我們除了傷心,也想為家陞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捐贈大體是家陞生前的選擇,能夠救人是身為醫生的使命,希望他的大愛,讓受贈器官的病人能夠恢復健康,替家陞活下去。」
家陞在學醫過程中,曾在一堂「解剖課」後跟媽媽分享課堂上的感動,交談中提及未來有機會也願意捐贈大體。只是,這分大愛來得太早,兒子的願望卻需要爸爸、媽媽來成就。
家陞的燒燙傷面積超過百分之七十,不適合大體保存,經專業評估後,改為器官捐贈。「家陞的生命,沒有結束,是另一種重生!」蘇爸爸忍著悲痛說:「希望家陞是八仙事件最後一位往生者;希望所有受傷的年輕人都能平安康復出院。」對於大體捐贈及器官捐贈,蘇爸爸還是呼籲:「人往生,只剩一個軀殼,能夠讓醫學做為研究或救助病患,不要執著,讓無用的身體或器官,做有用的發揮,才是有意義的事!」
看到完成手術的家陞面容安詳,蘇爸爸抱著太太痛哭,即使如此,他還是認為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七月三十一日告別式中,家陞的好友們以大提琴伴奏、歌唱「奇異恩典」,「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經過許多危險網羅,飽受人間苦楚,此恩領我平安度過,他日歸回天府。將來在天安居萬年,恩光如日普照……」聖詩配上大提琴低沈渾厚的弦音,是家陞生前喜歡的一首曲子,此刻卻傳達出悲傷氣氛,感染著會場的每個人,包括一路相陪的慈濟志工們,不禁落淚。
篤信佛教的蘇家雙親,放下對家陞的牽掛,為他在人間留下好因好緣,有十個人因此得以重生。最終時刻,蘇爸爸對兒子聲聲道別:「家陞,如果今世有緣,希望你我父子能相見;如果無緣,希望你在菩薩身邊好好修行,永遠沒有痛苦……」
脫離險境,逆境考驗
經過醫療團隊醫治及照護,八月中旬,亞東醫院的塵爆重傷患均脫離險境。期間每一天,志工關懷不曾停歇;即使蘇迪勒颱風橫掃北臺灣,志工忙於救災之際,一如以往,持續院訪。
八月十七日,燒傷面積百分之五十的女孩出院返家療養;翌日,醫院志工和當區訪視志工一起前往拜訪。訪視志工考量她雙腳燒傷,久站不適,在此之前已經為她四處物色合適的二手輪椅,讓她在復健期間使用。
「來,坐下來試試看。」志工將輪椅構造及操作技巧告訴她和媽媽。「感恩大家這麼照顧我們,在女兒住院期間,讓家屬省了很多心。」媽媽眼眶泛紅表示。
女孩說:「我好感恩所有照顧我的醫師及護理人員,也感恩師姑師伯的關心,更感恩爸爸、媽媽一直在醫院陪伴我!」關懷傷患長達一個半月的志工李瑾萍,用媽媽的愛心叮嚀女孩:「乖乖復健,以健全的雙手、雙腳去做想做的事,不影響日後腳走好路、手做好事的決定!」
看著傷者一位位出院,志工心中滿是欣慰;這段時間也屢屢見到醫護人員犧牲休假與睡眠,眼睛滿是血絲,如此付出只為幫助患者脫離險境乃至康復出院,內心不由生起尊重與感恩。
一場震驚國際的意外傷害,讓十二位年輕生命殞落;事件過去究竟帶給社會什麼省思?將來要如何避免類似的災害再次發生?其實是需要深思的課題。
而傷患、家長與醫護人員接下來將面對漫長復健的挑戰。孩子們容貌或許不復以往,但是正向、堅強的意志,會是人生路上最大的憑藉。將來重返學校與投入社會時,他們要的是同理,不是同情;「臉部平權」是態度,不是口號。無論顏面、外觀的美醜,每個人都應該被公平及平等的對待。
祝福傷患從人生苦難中,淬鍊出不凡的勇氣;而慈濟人的陪伴與關懷一直都在,永遠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