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卿 一心醫志 為時不晚
◎撰文‧翁詩盈
|
一九九四年,李曉卿二十歲時,接觸慈濟,也成為志工;如今四十一歲的她是馬來西亞慈濟洗腎中心的家醫科醫師,照料腎友。(攝影/翁詩盈)
|
她志為醫者,終於在三十歲進入醫學院;
行醫六年來,在病人眼中,她親切又細心,
在她眼中,病人是她生命的老師,
教會她發揮醫者的價值。
採訪李曉卿醫師的過程中,想起了曾看過的一部電影《心靈點滴》。一九九八年,由已故著名演員羅賓威廉斯主演,改編自真人真事,男主角以「超齡」的年紀考上了醫學院,他以病人為中心,堅信歡笑就是最好的處方;抱著樂觀和關懷的態度,把希望帶給每位病人。對他而言,醫師的天職,不應只是延緩死亡,更要提升生命的品質(Our job i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not just delaying death.)。
今年四十一歲的李曉卿,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目前在慈濟檳城醫療志業服務,也是國際慈濟人醫會成員之一。她在三十歲時才進入醫學院,三十五歲成為合格的家庭醫學科醫師;在病人眼中,她是個好醫師,態度親切又細心看診。
李曉卿只有六年的行醫經驗,不過從她身上,卻看見了如戲劇般的人生故事。
轉念讓親緣成善緣
李曉卿在家排行第二,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父母開小型製衣廠,她從小就學得縫製衣服的好手藝,還懂得維修縫紉機。
李曉卿「腳踏蓮花」出生,母親差點難產。「媽媽深信民間傳說,認為孩子頭腳顛倒出生,自己的命會不好。所以我從小跟媽媽的關係疏離,她不鼓勵我念書,比較偏愛哥哥。比如哥哥可帶兩塊錢去學校,而我卻只有兩毛的零用錢。我很恨媽媽,埋怨為何是生在這個家庭,還曾經想尋短見。」
為了購買喜歡的書籍,李曉卿從四年級開始,就騎著腳踏車去市場和夜市擺地攤,賺取零用錢;那樣的經歷,讓她熟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學習生存之道。
她常讀佛書,「升中學前,因為讀了《父母恩重難報經》,而漸漸明白人出生到世間,與父母已結下不解之緣;唯有放下怨恨,才能把惡緣轉為善緣。很奇妙的,當我開始轉念和學習放下時,媽媽對我的態度也轉變,母女之間的關係改善了。」
佛法的力量改變了她,也使她對佛法信心堅定;十四歲的一場悲劇,更影響她人生的方向。
一九八八年七月三十一日,適逢六十年一度觀音誕辰日遊行,吸引至少萬人從北海渡輪碼頭搭船到檳島;渡輪碼頭橋不勝負荷,突然坍塌,李曉卿的同窗好友在這場事故中往生。她很悲痛,「那時我在想,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如果我能完成學醫的心願,就可以救人。」
出家、從軍、習醫
人生轉折的經歷,讓李曉卿自幼及長,有三個志願:出家、從軍、行醫。
家人不贊成她出家,認為修行生活太清苦了。為了說服家人和測試自己的耐力,她在十八歲時加入後備軍隊,「當時的想法是,如果能通過軍事嚴格的訓練,那修行生活應該難不倒我。」她考上軍官,也有機緣到臺灣短期出家;但行醫之路,前後經歷十四年才如願踏入學醫生涯。
她在高中時轉校讀理科,為報考醫學系鋪路;沒想到辦好入學手續,理科班卻因湊不足人數而開不成,她進退兩難,只好完成兩年的商科課程。天意弄人,畢業那年,學校終於開辦理科,她於是用一年時間讀完兩年理科課程,「我白天在學校上課,下午則上補習班;同時還兼職工作。」
高中畢業準備報考醫科,但因緣不具足,父親轉行售賣過濾水,她必須幫忙家計,負責開卡車送水到住家、公司、工廠等,「一桶水十六公斤,我都是自己一個扛起來。」
「當時覺得讀醫科的希望很渺茫了。我虔誠向觀世音菩薩祈願,希望上天賜予我一條路。在等待機緣期間,我不間斷地溫習和練習相關知識。我相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我不能懈怠。」
二十七歲那年,有了轉機。「我是把心事藏在心裏的人,哥哥很懂我這個性格。他知道我對學醫還抱著一絲希望,有天發現有新的醫學院將開課,便拿了申請表格給我。」
在哥哥的鼓勵下,李曉卿前往申請。「但校方不願意接受,因為覺得我的年紀很大,而且我中學的文憑超過三年,已經無效,校方懷疑我究竟對過去所學還記得多少,除非我再多讀兩年大專。」
李曉卿向校方哀求給她機會;後來校方開出條件,兩年大專每學期成績必須及格,只要有一科不及格,便會失去申請資格。
|
李曉卿十八歲入伍,目前具有後備軍官身分,軍旅生涯也養成她刻苦耐勞的韌性。(相片提供/李曉卿)
|
三十五歲開始行醫
「當時家人和親戚都不看好。但我相信只要用心,一定可以做到。」李曉卿骨子裏就是有股不服輸的個性。她說,人家用八個小時睡,她就用八個小時讀書,只需要兩個小時的睡眠。
皇天不負有心人,李曉卿第一學期的成績就全部甲等,非常優異。通過了兩年的大專課程,準備進入醫學院;但馬幣十九萬元的私校學費,不是她負擔得起的。二○○四年,她得到了慈濟貸學金,這也是慈濟馬來西亞分會第一個贊助的醫學系學生。
在她三十而立時,終於開啟學醫生涯。跟慈濟結下的好因緣,她特別選擇到臺灣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科實習一個月;三十五歲終於完成醫學課程,她申請到檳城最繁忙的政府醫院服務,工作量重,時間又長,曾連續七十二個小時不停地看診。即便如此,她並沒有怨言,因為知道自己起步慢,唯有更努力和用心,才能豐富和累積臨床經驗。
兩年多後,她申請到政府診所服務。「我負責管理縣裏所有診所,進行公共衛生教育;這性質比較符合自己的期待,因為可以居家往診,更直接關懷病人。」她補充道,「預防勝於治療」觀念的宣導,是很重要的工作。
李曉卿深深感恩慈濟給予的貸學金,成就她成為大醫王的志願。她放棄政府保送前往北京深造的機會,二○一四年三月,她正式在檳城及北海佛教慈濟洗腎中心服務。
閱讀病苦這本大書
一位六十四歲的腎臟衰竭病友,剛在慈濟北海洗腎中心洗腎時,有自我放棄的狀況;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曾經中風,體重一百一十九公斤,長期坐在輪椅上。每一次,當李曉卿走到他身旁,試著互動,他就閉上眼睛,不理不睬;但大家鍥而不捨,真心關懷,他才漸漸打開心門。
「他因為身體重,腳笨重,加上很喘,所以無法行走,才以輪椅代步。他已兩年無法在床上躺平,都是睡在大廳椅子上。」李曉卿苦口婆心地勸說,鼓勵他配合治療;兩週後,他進步到可以站起來。
每次看著腎友健康好轉,李曉卿會把感動化為動力,自勉提起行醫使命,用生命投入生命,充分發揮良能。「我們醫護團隊的使命和責任,就是要給腎友們一個『完整』的人生,對他們的身、心、靈全面照顧。」
李曉卿也兼顧居家療護的工作,照顧慢性腎臟病、傷口治療、癌末或需要心靈關懷的個案。一位五十三歲的工程師,四年前患上鼻癌,後來轉移到脊柱和腦部;太太因這突如其來的噩耗,陷入嚴重憂鬱。李曉卿和居家療護團隊,定期前往關懷。
這位先生與另外兩位好友,之前的興趣是釣魚,沒想到他生病後,兩位朋友也得了喉癌和口腔癌而相繼往生。病中研讀佛書,他深感因果業力牽引的可怕,即使生命走到末端,他以坦然正面的態度接受;他說,每一天睜開眼睛,會慶幸及感恩還活著。
李曉卿第一次見到他就留下深刻印象,也帶給她很大的力量。「他面對生命的態度,讓我很感動。這提醒了我,每一天都要過得像是最後一天;每件事,都盡全部心力去做。心中有煩惱,就要學習在最短的時間內放下。」
|
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山谷地震災區,李曉卿為居民看診,當地孩童成為小志工協助翻譯。(攝影/莊慧貞)
|
等待童顏重新綻放
今年四月二十五日,芮氏規模七點八的強震讓尼泊爾嚴重受創;三週後,李曉卿隨著第四梯次賑災醫療團前往災區服務,這也是她第一次參加慈濟國際賑災。
「眼前的尼泊爾面目全非,天空是白灰色的,街道上密集的建築物和交錯的汽笛聲,烏煙瘴氣,民族氣息不再那麼濃厚,我內心其實很震驚……」李曉卿二十年前曾到尼泊爾遊學,蔚藍清澈的天空、新鮮的空氣、純樸的民情,讓她印象深刻;如今重返,她感到惋惜,尼泊爾不再美麗,但不變的是尼泊爾人的善良和人情。
李曉卿學習講簡單的尼泊爾語彙,「這是為了讓病人感覺親切,可以更靠近我,我也能更了解對方的病情。」在很多人眼中,她是位豁達幽默、平易近人又充滿活力的醫師,她來到尼泊爾的第一站,便到奇翠普(Chitrapul)義診站服務,她像孩子般的天真笑容,馬上與孩子們打成一片,歡笑聲暫時抹去了悲傷和不安的情緒。
「我比較孩子氣,很喜歡民謠兒歌。」李曉卿二十一歲時在尼泊爾學到的民謠,直到現在不時會哼唱,所以她清楚記得它的旋律,也派上用場。一群當地山城的孩子在她號召下,大大小小地排成一列,一邊哼唱著民謠,一邊幫忙傳遞較輕的箱子到義診站的帳棚下;很快地,這些孩子穿起慈濟志工背心,協助維護看診動線的順暢,也隨時成為慈濟醫師和家鄉長輩的溝通橋梁。
有天,一位阿嬤帶著三個孫子來看診。從其中一個孩子的眼神中,李曉卿感覺他很憂鬱;印象中,尼泊爾孩子不可能這樣,「阿嬤說地震後,他整個人才變得呆呆;無論我如何逗他,他很安靜,都不回應。」
李曉卿不放棄,跟他講話,陪他玩。「對我來說,這個孩子根本不需要吃藥。抱抱他,摸摸他的身體,讓他舒緩被地震驚嚇的情緒。過後,他笑出來了。」
在災區,童顏重新綻放的笑容,給了她很大的力量和鼓勵。
有一次,李曉卿陪伴十一歲的伊修里(Ishwori Prajapati)到醫院就醫。起初接觸時,大家以為她是自閉兒,無法溝通,只有她的媽媽才能與她心靈相會。
「在一小時車程中,我與她說話,但她沒理會我;不過,我選擇相信這孩子,全程牽住她的手。」抵達醫院後,正當李曉卿向主治醫生拿掃描片時,這孩子向她招手。「我用英文問她:今天你快樂嗎?她回應我是的。當下,我感動極了。」
李曉卿繼續用英文跟她溝通,「她說出自己的名字,還告訴我她有上學的。我們互動之後,她開始笑得很燦爛。」李曉卿開心又感動地抱著她,也感受深刻,「要先了解,不先下判斷。只要孩子感受到對方用尊重的溝通方式,就會打開心門。」
|
尼泊爾有很多方言,官方語言是尼泊爾文;李曉卿 (左)和臺北慈濟醫院護理部護理長蔡碧雀 (右)把幾句常用醫囑用羅馬拼音寫成小抄記下來,用病人習慣的語言與他們溝通。(攝影/簡淑絲)
|
尼泊爾賑災大震撼
李曉卿出發賑災前夕,尼泊爾五月十二日再次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三大地震,父母不放心,尤其父親不願意女兒冒險前往。
不忍父母憂心,她說了善意的謊言,「我跟爸媽說,那是之前的新聞,現在已經沒有再發生地震了。等到他們發現真相時,我已經在尼泊爾了。」她五月十三日深夜抵達加德滿都,每天忙著賑災義診,但一定會報平安,讓家人安心,父母也沒有再責怪。
除了義診,李曉卿也承擔起義診活動的人力、交通安排、藥物分配等行政庶務;原本計畫停留兩週,但考量第六梯次醫師較少,她自願留下繼續關懷,六月十一日才離開尼泊爾。
「我再次打電話跟媽媽報備時,她生氣了,完全不接我的電話。妹妹轉告,媽媽說不用回來也沒關係。後來,是大愛臺的報導,幫了一把。」雙親從大愛臺新聞看到慈濟在尼泊爾賑災的動向,畫面中女兒平安,還能和孩子們一起活潑蹦跳,他們不再生氣,而是祝福女兒順利完成任務。
尼泊爾餘震不斷,李曉卿親身體驗了。當時她在飯店八樓整理藥物,「我被突然的喊叫聲嚇到,才真正感受到搖晃。當下舉棋不定,不確定要往下跑,還是等建築物倒下……」餘震停止後,被嚇壞的李曉卿,足足站在原地十五分鐘,開不了口,無法走動。
「第一次感受到地震的震撼力,也是第一次面臨如此重大壓力。有人問我,還敢留在這裏嗎?」李曉卿用同理心感受,自己都被嚇著,何況是當地民眾,不僅面對失去親人的傷痛,還長期處在餘震的恐懼中;更能將心比心,照顧他們驚慌悲慟的心情。
一位婦女在一次餘震中逃難,被絆倒導致骨折;由於不是因地震倒房導致受傷,當地醫院無法給予免費治療,她得繳付美金三百元保證金,才得以入院。
骨折加上傷口發炎,她承受非常大的痛苦;李曉卿趕緊跟院方溝通,希望先讓她止痛,同時聯絡駐守當地的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同仁,提報此個案。震後交通路況還未全面恢復,基金調動需要時間;李曉卿不忍婦女承受疼痛,一直請求院方,再三保證一定會繳清費用,院方終於答應先給予治療。
「我忍不住哭了,思考生命的價值在哪裏?愛的醫療應是站在病人的立場來設想。『人傷我痛』──傷在別人身上,卻痛在我們的心上;『人苦我悲』──當有人遭受苦難,我們也同感悲傷。我深刻體會到,醫師若能有同體大悲的菩薩心,就會真正付出愛心關懷病人、減輕他的病苦。」
|
慈濟尼泊爾賑災團在曼索里帳棚區設立義診服務站,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文林 (後)及李曉卿 (左前)與志工們合力搬桌子到義診區,準備看診。(攝影/李美儒)
|
感恩心恆久遠
作為一位醫師,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睡眠少;不過,李曉卿堅守著行醫初心,生活也過得簡樸自律。她平日主要騎機車上班,也堅持「晨鐘起,薰法香」,汲取佛法。只要有時間,她會繪製佛像,自我訓練專注力。她說:「心專就是禪,唯有心專才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一趟尼泊爾賑災經驗,更讓李曉卿深深體會到《八大人覺經》的「第一覺悟」和「第八覺知」──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更要發大乘心,普濟一切。「只要腳能走得到、手能伸得到的地方,都要盡力做到最好。」
「尊重生命,付出無所求。不過這也要看對方,願不願意一樣伸出雙手。不是你要幫,就一定幫得到。最要緊是尊重每個生命,不管他們的決定是什麼,只要在那個時空、那個當下,我們盡了全力。」
「我們不只是去醫他們的病,更多時候是要去同理他們地震之後的心情。」李曉卿說,面對受災的人,最重要是傳遞愛的能量,讓他們感受溫暖、並不孤單,因為這世界上還有一個團體叫做慈濟,隨時在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
對李曉卿而言,讓病苦生命在手中得救,是她的人生志業。她也由衷感恩,行醫歷程中,病患成了她的生命老師,讓她得以彰顯生命的價值。
「感動是瞬間的,很短暫。心存感恩,力量最大。」李曉卿篤定地說,只有真誠感恩,人生才踏實──知足最大富,感恩最大貴。(資料提供/黃慈瑾、張晶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