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全身充滿善的細胞

7.1《農五月‧十八》
【靜思小語】不斷去除惡念,讓善念成形,使全身充滿善的細胞。
淨化人心,把握此時
「這次行腳來到臺北,每天一大早就感受到菩薩的精進──精而不雜,進而不退,在菩薩道上心無雜、向前進。」全臺慈誠精進研習課程,北區於新店靜思堂舉行,全臺與海外共兩萬多位慈濟人,透過視訊連線聆聽上人開示。
上人說,方便的科技工具,讓大家突破空間隔閡,線上共聚,這條線是連通點與點而形成的「菩薩線」,要再從線鋪成面,在國際間帶動人人同行菩薩道。
今年四月起,北區慈誠師兄們為臺北慈濟醫院大門前車道、廣場重鋪連鎖磚,工程分三期進行,規畫動線不影響醫療救護、人車進出,用心考慮到每個細節,上人讚許志工們用智慧鋪平搶救生命的這條道路。
「這群弟子道心堅定,許多人都上了年紀,仍然在大太陽下揮汗付出。他們形容這是『甘露滌身心垢』,做得歡喜輕安,我的感動、感恩實在無法表達。」
前幾天臺北慈院的醫療科報告中,有多例棘手的傷病個案,在團隊跨科合力救治下,搶救回生命或重拾健康;各科報告令人驚歎人體之複雜精妙,還有高科技工具輔助,找出肉眼無法看見的病原體而根治疾病。
上人言,肉眼看不見的細菌、微生物,讓人聯想到佛典上提到的魑魅魍魎,亦是不可見的眾生;病菌再微細,仍然有形有相;真正無形無相、「真空妙有」的是人的心念。心念總是不斷生滅,善念、惡念雜亂紛沓,修行就是要察覺自己的意念,不斷去除惡念、讓善念成形,讓全身充滿善的細胞。
「我心裏、腦裏充滿了慈濟,也期待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慈濟細胞,而且不斷地活化,從內心的思想到行為動作都能友善人間;淨化人心、淨化人間,現在是緊要關頭,若無法把握此時,將來沒有機會了。」
「這幾天所看到的慈濟人,人人都在喜捨,付出力量、付出時間,盡此生奉獻於人間,幾十年如一日。」上人讚歎資深慈濟人「守志奉道」,跟著師父做慈濟;他們一路跟,同行菩薩道的慈濟人也「一路增」,「要傳法,最重要的是行法。全球慈濟人都要記得,傳承靜思法脈,一定要身體力行,才能弘揚慈濟宗門。」
做我所說,說我所做
來自大臺北各地區的慈濟志工逾四千五百人,共聚新店靜思堂,安坐於各空間聆聽海內外法親分享。於北區聯誼會中,上人肯定每一位所分享的都是很寶貴的法。
上人懷想臺北的慈濟志業緣起於三重,住在三重的靜銘(李水玉)師姊、靜芬(趙審)師姊等資深慈濟人,在早期精舍打佛七時投入;早期上人到臺北,即住在靜銘師姊家,許多人到她的小公寓裏相聚,臺北志業就此開展。如今三重地區景象和以前完全不同,昔日所見的年輕人,現在已當祖父母了。
上人說,時間可以成就人間的志業、事業;當年跟著自己,為志業建設而向大眾勸募愛心建院的慈濟人,從中年步入老年,也有不少人已經往生。時間不待人,自己要把握與弟子相聚的機會傳法,弟子們也要把握好師父還在的時刻,精進行菩薩道,更要做到讓師父看得見、聽得到、感受得到的「合和互協」,這是對師父最好的供養。
「佛陀在法華會上,也在勸募菩薩,發心持經、弘揚佛法。佛陀已經預見未來的世間,濁氣愈重,眾生無明、見解偏差,好事不看、不聽、不說,抹煞了善良的人間相。斷無明、明是非,就要『轉識成智』── 轉凡夫的見識,成為真實的智慧。」
慈濟人走入慈濟大家庭,與不同國家、種族的人間菩薩互動,也跟著他們的腳步,看盡天下苦難。上人感嘆言及非洲有許多苦難人,而慈濟人以少數人力,發心守護在動盪不安的國度;本土志工雖然生活貧苦,卻因為慈濟人傳法而開啟心靈財富,樂於付出助人。
內陸國家辛巴威,許多人不曾看過大海;朱金財師兄昨天帶著來臺參與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的辛巴威本土志工去看海,途中經過山洞,對他們來說也是新鮮的體驗。對非洲本土志工來說,要出國真不簡單。
「當地慈濟人救災或濟貧,經常要橫越百里、千里路程。慈濟人在海外,人少、力單薄,還要帶動苦難人發心行善,實在辛苦。慈濟的發祥地在臺灣,大家除了精進做慈濟,也要經常分享經驗、相互勉勵。每一位所說的都是法,是身體力行走過來的菩薩見證。」
上人與眾共勉,把握有限的生命,不但為自己造福、增慧,還要做好傳承,讓慈濟的慧命世代延續,讓社會人間平安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