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43期
2020-06-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線上請法籤
  聞思修
  親師生・坦白話
  髓緣之愛
  慈善臺灣
  慈善國際
  慈善國際
  今日餐桌
  手護地球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43期
  居家避疫家政課
撰文‧姜至真、曾雯萱、項才容(美國北加州慈濟志工) 攝影‧姜至真

灣區的慈濟志工做布口罩支援抗疫,孩子們自發性加入,並親送給社區員警。

孩子們不打電動也不追劇,跟著母親耐心做著針線活。

美國北加州灣區(Bay Area)居家避疫進入第四週,大人們多在家工作,小孩們則接受遠距教學;婆婆媽媽們發揮「團購」力量,透過網路在臺灣及當地找到布商,大批採買布料,此後安靜的住宅區不時傳來縫紉機噠噠噠的聲音,許多志工的客廳變成布口罩小型加工廠:媽媽們負責用機器車縫,孩子們剪裁布料、夾出縐褶、燙平……大手小手齊動員,形成一個有效率的生產鏈。

孩子們在防疫期間不打電動也不追劇,反而跟著母親耐心做著針線活。志工項才容的兒子林皆得和女兒林捷諦,就希望他們製作的布口罩,能給需要的人多一層防護:「我們寫了小紙條黏在布口罩上,有的就放在郵箱裏,要給郵差先生們。」林捷諦貼心加碼,小紙條上的訊息,讓人讀了嘴角為之上揚:「謝謝您在危險的時刻依舊如此辛勤工作,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讓生活可以盡量如常運轉。這口罩是送給您的,請小心保重。」

志工曾雯萱也帶著兒子和女兒開啟最大產能,孩子們還主動聯繫社區內的各個單位,詢問是否需要,「很高興所有的單位都說好,希望得到布口罩,所以我們要盡速盡全力來完成布口罩,送到警消人員和長者手裏。」

除了布口罩,醫療口罩的分送也沒停斷過。志工張詠涵就戴著手工布口罩前往好撒瑪利亞人醫院(Good Samaritan Hospital),致贈一千五百個醫療口罩和五百個N95口罩:「這些口罩是醫療志工們從護理學校和各個機構募集來,再加上布口罩,雙層防護,延長口罩的使用壽命。」

「醫院把口罩都鎖起來,每週只發一片口罩給我們用。」在聖荷西,志工們得知醫療人員嚴重缺乏保護裝備,組成布口罩隊應急,生產線分成――洗烘組,清洗和烘乾大匹布;剪裁組,剪裁、燙布、畫線;縫製組,把剪裁好的半成品縫製成口罩和頭罩;收發組,收集成品和致贈給醫護人員;機動組,負責商借縫紉機給會裁縫的志工,到每一家收送洗好的布匹、半成和成品。

大部分的志工雖然不出門,但是都充分發揮了潛能,三週捐贈出一千五百片布口罩套,和大約三百五十頂髮帽和面罩。

灣區內的舊金山市在一九一八年流感大流行後,這是史上第二度強制市民全面戴口罩,或至少要用布或圍巾遮住口鼻。慈濟志工趕製布口罩,分送慈濟法親,也送往消防局。舊金山消防局發言人強納森即表示:「我們要確保N95口罩和醫療口罩,用於執行第一線急難任務的同仁身上,這些布口罩可以讓我們用於內部勤務。」(資料提供/吳漢賢、林育貞、殷白、吳慧玲)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