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到無限大
撰文‧彭潤萍(慈濟新加坡分會同仁)
 |
新加坡郵政免費提供郵遞服務,新加坡慈濟人文青年中心經理林杏純(右)與同仁許哲維(左)將一封封口罩套化為祝福傳遞出去。(攝影/張津崧) |
 |
陳俐潓與先生分工合作,提高縫製口罩套的效率。(相片提供/陳俐潓)
|
從布料、縫製到郵寄,全數免費,無私的愛最無價。
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擴散,新加坡政府自四月七日起實施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並鼓勵民眾戴口罩,保護自己和家人,口罩需求量也隨著疫情發展而逐漸增多。為此,新加坡慈濟人文青年中心(Tzu Chi Humanistic Youth Centre)發起製作布口罩套活動,免費分發給有需要人士,希望盡量將醫療口罩留給前線醫護人員。
儘管市面上可以買到布口罩,但是慈濟人文青年中心經理林杏純希望藉此邀請志工參與,在家也能做有意義的事。活動從四月三日啟動,從挑選布料、畫圖、裁剪、縫紉到郵寄,全程共二十名同仁和志工參與;也有約十名不會縫製作業的志工,協助綁口罩的鬆緊帶。
免費供應口罩套布料的商家羅耀勝表示:「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家相互幫忙是應該的。」慈濟也獲得新加坡郵政提供免費信封和郵票,將愛的成品郵遞出去。
十四天內,志工趕製出一千七百個口罩套,中間可置入醫療口罩,也可單獨配戴。慈濟人文青年中心在官方臉書發布分發口罩套的訊息後,短短九個小時內,就收到近七百個口罩套申請。口罩套除了讓網上申請者免費索取,也提供給慈濟大愛幼教中心、慈濟樂齡長青館、慈濟人醫會及外籍客工等。
由於有多人參與縫製作業,慈濟志工邱秉柔提供教學平面圖和教學影片參考,「我和翠琴一起上網研究,哪一種版本的口罩套比較適合、比較簡單,還分別做了大人和兒童兩個版本。」
平常即有縫紉經驗的志工陳俐潓,一天半大約可完成三十到四十個;然而這段時間除了要扮演家庭主婦的角色、烹煮三餐,還要兼顧事業在家工作,「很感恩師兄和孩子都很配合,也一起幫忙做。」她認為縫製口罩套是求之不得的福田,面對疫情來襲,不但可以發揮一技之長,同時帶來安定人心的作用。
「眼睛沒有這麼好,要很集中精神;如果沒有集中,線就跑掉了,就要慢慢去穿針了……」由於晚上視線不清晰,六十七歲的陳蓮玉選擇白天縫製,與先生攜手完成;這樣的發心與付出,她謙虛地表示:「集合大家的力量,你一份、我一份,加起來就很多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