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 調伏執著心

4.7《農三月‧十五》
【靜思小語】謹慎謙卑不自大,調伏執著心,才能入人心。
至誠的心,真實的道
清修士蔡思一師兄、黃靜恩師姊報告世界地球日的聯合國活動。現在因為疫情,聯合國有許多既定的會議及活動已經取消,但是各團體仍然可以透過網路視訊即時交談,交流慈善援助經驗。上人請大家善用科技傳播工具,把握機會和國際間人道、環保、宗教等不同機構團體的成員互動,在國際平臺展現佛教精神與佛法的實踐成果;要熟悉線上交談的互動模式,訓練自己在短時間內,將想要表達的事項與精神理念述說清楚。
「我們不需要長篇大論,用深奧的名相與人談佛教,而要用至誠的心,用真實的道、法與人互動。」上人說,所謂真實的道、法,就在慈濟人這五十多年來為人間的奉獻,做了多少就對佛法有多少體會;五十多年來,在臺灣、在國際間的慈濟人與慈濟事,還有文字、影音紀錄,有統計數據可以佐證。例如福慧床、環保毛毯、香積飯等救災物資,就有豐富的故事與精神內涵可以分享;慈濟基於人道精神而援助需要幫助的人與團體,是不分宗教平等普施,五十多年如一日。
至於慈濟環保三十周年,也有實際的成果可以展現。上人建議將年長的環保志工在環保站用心分類的身影,經過影片剪輯呈現,讓大家知道慈濟推行環保有如今的成績,是多少老菩薩天天用心做資源回收分類而來。有物證、人證,證明這一條是真實走過來的道路,不是只喊口號、說道理而已;慈濟人是腳踏實地,用佛教精神在走人間路。「我們要從『如是事』、『如是人』,『如是說』真實道;若總是講很深奧的道理,卻又做不到,就無法讓人認同,也無法帶動人一起做。」
上人談到慈濟之美,美在人與人之間合和互協,人人都能夠自我調整、配合他人,整體看起來就很整齊,能夠朝同一個方向發揮大力量。要配合別人,需要先自我調伏,才能與人相互敬愛,合心成事。「要調伏自己的執著心,不能自大;若是把自己放大了,會礙別人的眼,當然就無法入人心,那就不可愛了。所以要不斷地鍛鍊自己、充實自己,提醒自己要謙卑。」
「『舉頭三尺有神祇』,不是教大家迷信鬼神,而是要有敬重天地的心,言行舉止謹慎謙卑,不能起邪思、邪念;以誠心正氣,無私無邪的心念與言行待人處世,自然能夠得人信任與敬重,願意把我們的話聽入心。」
即使今年度有許多聯合國行程因為疫情而取消,上人期勉清修士們仍然要如常做好準備,吸收新知識、複習舊知識,內化成為自身的學識涵養,運用、落實在生活中,也可以把握機會對眾分享,帶動大家實際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