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57期
2021-08-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線上請法籤
  聞思修
  親師生・坦白話
  書摘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57期
  《咱ㄟ囝仔咱來教 咱來惜 ── 1對1.愛心課輔班》 為孩子們再站上講臺
撰文•林佩臻(人文真善美志工) 繪圖•蘇芳霈

廖淑里脫離補教界多年,卻遇到慈濟志工江柑鍥而不捨邀約,
原本只想來「三重新芽課輔班」教一次就好,
卻留了下來,這些孩子成為她放不下的甜蜜負擔。

「為什麼不進教室?」「門沒開。」一九九三年,補習班老師廖淑里依往常來到補習班,卻看到一群學生站在外面,無法進去。

補習班因為經營不善,班主任在無預警之下,預收學生四個月費用後,私下將補習班轉讓,家長再次被要求收費,原班主任避不見面,學生也沒地方去。廖淑里知道,補習費是很多家長做手工或粗工,一點一滴存下來的辛苦錢;不時遭到黑道背景家長「問候」的那段日子,她身心備受煎熬。

從小深受父母疼愛的廖淑里,生活養尊處優,只想自由自在當個上班族,沒想到自己會遭遇這種事。不過,危機也是轉機,一個善念,想著這十九位學生何去何從?從此,她的人生產生巨變。

月考要到了,為了幫十九個學生免費補習,廖淑里和弟弟自掏腰包、各出一半租金,租下新北市三重的精華區一處大樓充當教室,「租金好貴,我那時候鐵了心,想說四個月教完就不教了。簡單擺了十張桌子,開始幫學生上課,計畫四個月一到就換工作,重新開始。」

沒想到,家長們看到廖淑里的認真與真誠,開始情義相挺,要求她繼續為孩子補習。就這樣,廖淑里從一九九四年開辦補習班,一做二十多年,沒有招生、沒有廣告,靠著口碑一個傳一個,擴張到最多時有一百多個學生。

一九九五年,廖淑里拿到介紹慈濟的書刊,看了很感動。她打電話到慈濟臺北分會表示要捐款,志工親自來補習班收善款,見她忙不過來,還陪伴協助打掃,她從此和慈濟結下深厚的緣分。

「她笑得好大聲,好開朗。」廖淑里在三重慈少班當隊輔媽媽,早已耳聞過同在慈少班的江柑,彼此雖不相識,對江柑爽朗的笑聲卻留下特別的印象。

二○○七年,慈濟照顧戶的子女、國小六年級的濟正,父母短時間內相繼往生,遭受打擊與驚嚇而封閉自己。江柑透過志工林律均找到廖淑里,想讓濟正到她的班上補習。

廖淑里和國小主任退休的廖媽媽,了解濟正的背景後,認為書讀得好不好還在其次,但是品德絕不能變壞。

剛到補習班上課的濟正,連加減法都有問題,廖淑里運用同儕的力量,請功課很好的學生吳小翰提早到補習班,教濟正功課。但小翰下午四點多就到補習班,晚上九點才下課,晚餐怎麼解決?

在志工余美惠的牽線下,長泰派出所供應晚餐並熱心送到補習班,解決了小翰的晚餐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互動,廖淑里發現濟正不一樣了:「他剛來時眼神飄忽,後來變得愛說話,人也開朗了,還交到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小翰。」

廖淑里的補習班只教國小學生,濟正國小畢業,江柑又開始緊張了。先是請人到濟正家裏陪讀,幾經考量移至慈濟三重園區,最後,她把濟正帶到家裏,並請慈青蘇建凱來教他,蘇建凱的室友也一起過來教導;江柑覺得不能浪費人力,就讓慈濟訪視志工把照顧戶的孩子都送過來。

隨著孩子人數愈來愈多,「三重新芽課輔班」因此成立。不僅為孩子輔導功課,每星期還有人文課,加強品德教育。廖淑里為了導正補習班部分偏差的學生,也會讓他們去課輔班上品德教育課。

而江柑也開始遊說廖淑里加入課輔班,但當時廖淑里的學生很多,加上廖媽媽開始出現失智症狀,她實在分不開身。

為了照顧母親,廖淑里二○一四年全面結束補習班的事業;她研讀失智相關書籍,還考了照顧服務員證照;這段時間壓力龐大,讓她身心俱疲:「母親往生後,自己也生病了。」

快樂的童年回憶

因緣奇妙,後來廖淑里與正在找課輔老師的江柑巧遇,江柑一見她便說:「就是你了!」

江柑不斷遊說邀請,廖淑里卻是能推就推,兩人展開攻防戰。很少上菜市場的廖淑里,那段時間只要到市場就會遇到江柑;有一次廖淑里去淨灘,又遇到江柑在後面一直喊:「淑里老師,你什麼時候要去課輔班?」

「唉喲!我不想去啦!」

「一天就好,一天就好,星期一或星期三讓你選。」江柑笑說:「拜託人家,是我的專長。」最後,江柑的真誠感動了廖淑里,但她暗自打算先來上一次課程就婉拒邀約。

可是,當她看到國小一年級的子偉,又了解孩子的身世背景後,她就不再想著離開了,從此抱著「阿嬤疼孫」的心情來上課。「以前補習班有來自家長的壓力,所以對學生的功課、成績要求十分嚴格;現在,看到課輔班孩子的背後都有故事,不忍心再加苛責。」

子偉是廖淑里在課輔班的第一個學生,和從前的濟正遭遇頗為類似;注音符號都識不全,令人頗為頭疼。廖淑里想著:「這孩子要怎麼教啊?」後來轉念,心想濟正當初功課也不好,現在已是兩個孩子的爸爸,有一個很不錯的家庭,廖淑里決定:「我要讓子偉和濟正一樣,以後回想起來,曾經在這邊有一段快樂的日子,這樣就好了。」

廖淑里發現子偉很喜歡畫畫,便自掏腰包買練習簿和圖畫本;又準備子偉喜歡吃的小點心,看他吃得好滿足。她再度發現子偉變得不一樣了,從不喜歡上課到漸漸活潑了,對視覺的記憶組織能力很不錯。

「原本只想來教一次,之後時間到就準時出現,同時想著,今天要為學生準備什麼,讓他喜歡來這裏?」課輔班是廖淑里放不下的甜蜜負擔,留下來深耕教育,為孩子們,再戰。

 

★呵護荊棘中的玫瑰

撰文•陳美羿(資深筆耕志工)

三重新芽課輔班,不是補習班,也不是安親班;
不只是一對一的補救教學,更多的是陪伴與關懷。

大概八年前吧,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期刊部委託我帶實習生去採訪,幾次到三重新芽課輔班,我都深深被震撼、被感動,心裏默默地想為他們企畫一本書。

因緣直到二○二○年底才成熟。為了讓更多人參與,我在文字志工群組發出訊息,徵求採訪撰稿者,沒想到回響熱烈,總共有二十多人「舉手」。

課輔班從二○○八年開始,到二○二○年因為防疫暫停,總共經營了十二年。學生是慈濟照顧戶家庭的孩子,來課輔完全免費;老師來自社會各界,來教學也完全無償。

「課輔班一路向前走,現在回頭一看,怎麼一晃就是十二年了?好快啊!」江柑說:「課輔的老師來來去去,前後有四百多位,總共陪伴了一百三十多個孩子。」老師之所以「來來去去」,是因為有的人出國,有的人調職、換工作,或結婚、生子,所以流動率比較高。而有的孩子從幼稚園就跟著哥哥、姊姊來課輔班,現在都已經上大學了。

二○二○年一月十五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將新冠肺炎列為法定傳染病,疫情出現,課輔班也因此停課,但是愛不止息,反而化整為零,發展出更多的「居家課輔」。

訪視志工劉玉珍不捨菲律賓來的娟娟,資質優秀,但功課卻跟不上,把她叫來家裏,自己為她補習。後來更徵求各科老師,每天晚上全方位地為她加油。

黃家四個孩子的新住民媽媽,向訪視志工呂敏惠求助,呂敏惠和兒子張志強義不容辭「到宅服務」,之後志工老師聞訊也紛紛加入……外籍老師布蘭德從林口來三重,在課輔教室單獨為高中的智萍加強英文;喜愛繪畫的婉婷大姊姊,陪伴同樣喜愛繪畫的妹妹智茵,兩人一起彩繪生命……

提供自家場地的志工江柑,是課輔班的大家長,觀前顧後,十二年來,她沒有外出旅遊,一心一意為了課輔班順利運作。「我們對孩子無所求,只期望他們健健康康,平安快樂。能夠體恤父母的辛苦,做個孝順、有禮的人。」江柑說:「長大後,不要走偏了,安分守己,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較之一般坊間的安親班、補習班,免收費的新芽課輔班採一對一的教學,而且更殊勝的是,它對弱勢家庭的孩子,多了真心的關懷、陪伴和疼惜。

十二年了,很多在惡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沒有走上歧途,反而力爭上游,令人激賞讚歎。就像出於汙泥的清蓮,荊棘中的玫瑰一樣。

採訪的過程中,江柑和我幾乎全程陪伴。原本不熟悉的三重,那段時間我幾乎天天報到。去過每個孩子的家,訪談過每一位發心的老師,每每都讓我動容無比。

課輔班和江柑的付出無法被量化,但是我們知道,拯救一個孩子就是拯救一個家庭,也應該會減少很多很多社會問題。因為生命中曾被愛過,長大後也才知道怎麼去愛人。

我希望課輔班的故事能夠讓大家都知道,要做善事,不必遠求。就在身邊,如果發現需要幫助的人,不要冷漠,不要視若無睹,特別是孩子,他們是這麼弱小,多一點關注和善待,不是很難吧?

江柑沒有強求什麼,因緣來了,她沒有拒絕而已。希望這個世界上有更多這樣的人。

最後我要感謝所有的作者,您們真是太讚了!另外要感謝陳婉婷姊姊,她也一直陪伴,並提供資料給我們。

感恩說不盡!感恩再感恩!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