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重返保和島
口述‧黃三民(保和省慈濟志工)翻譯‧許怡樂(馬尼拉慈濟志工)
採訪整理‧廖哲民、李秀玲
疫情是慢性無形的影響,颱風卻是毀滅性的摧毀,
這麼大型的災難,只有少數人無法完成賑災,
我要再三向全菲律賓慈濟人說,真多謝!
我是第四代華人,今年七十歲了,在保和島土生土長。保和島是菲律賓著名旅遊地點,環島沙灘、潛水活動、世界奇觀巧克力山地景,每年吸引超過一百萬遊客。島上處處是飯店、民宿,居民有一百四十多萬,樂天開朗,營生也大多與觀光相關,僅少部分務農維生。
新冠肺炎疫情兩年以來,歷經幾次封鎖,加上境外人士入境要隔離檢疫十四天,遊客絕跡,保和島居民生計幾乎中斷,在政府的發放補助下苦撐,慈濟也針對特困家庭持續提供糧食紓困。疫情是慢性無形的影響,颱風卻是毀滅性的摧毀。
雷伊颱風十度登陸菲律賓中南部,保和島是第六、七次登陸地點。那天晚上,強風豪雨比以往的颱風都猛烈,三個小時內電力中斷,我居住的首府塔比拉蘭市(Tagbilaran)陷入黑暗。我心想,塔比拉蘭在島上西南部,離颱風預計登陸的北部還有一百多公里,風雨就已經這麼強,那東北部怎麼辦?
鄰近的洛博克鎮(Loboc)因為河水暴漲傳出災情,等到天亮,我與志工趕緊前去勘查,接著轉往北部,發現受災面積太大,災情非常嚴重。當航班恢復通行後,馬尼拉慈濟志工許怡樂、郭嘉獎師兄等人很快來到保和島,我們分成兩條路線到重災區城鎮與周邊小島勘災。
強風把北部沿海房屋摧毀、樹木連根拔起,通訊、水電全部中斷,我們所到的城鎮紛紛提出急需糧食和飲水,尤其兩次登陸點中間的烏拜鎮(Ubay)食物短缺,鎮長擔心若不即時援助,民眾會開始搶食物。保和省省長表示,災情前所未有,請求慈濟援助。
十方支援來到
在菲律賓,颱風燈號分成一到五級,每年颱風頻繁侵襲,民眾早就習以為常,但這次是保和島有史以來,第一次遭遇五級燈號超級強烈颱風的襲擊,風速高達兩百六十公里,民生基礎建設幾乎全毀,百餘人死亡、失蹤,超過十萬戶受災。
許多民眾雖然事先撤離,但是再回去已經沒有家了;部分受災家庭有領到少量食物,但下一餐呢?
二○一三年的大地震,可說是島上的世紀災難,但是經濟活動還是能繼續,大家有工作可做;疫情下沒有收入,風災後連住處、家當都沒有了,人們眼神茫然絕望。保和本島重創,依賴保和島運輸糧食物資的周邊小島更是直接斷糧,物資與運輸問題,是這次賑災最大的困難。
慈濟馬尼拉分會迅速採購白米,許多善心大德主動捐贈飲用水、淨水器、藥品等,透過慈濟運送到宿霧、保和島,於二○二一年末抵達後陸續展開發放。
先前由於封鎖管制,馬尼拉志工無法前來保和島,兩年來紓困發放由島上約三十位志工、職工與一百多位助學生就地承擔。這分因緣起自二○一三年,馬尼拉慈濟師兄師姊在地震後隨即前來勘災、發放,我那時還沒接觸慈濟,在觀察一段時間後,了解慈濟志工付出無求的精神,很受感動,發心投入志工行列,島上的志業也從二○一四年起扎根,包括慈善、醫療個案關懷及校舍援建等。
每年有一百多位助學生在慈濟幫助下從大學畢業,他們分布在全島四十七個市鎮,我們除了資助學費,也帶著他們做慈善,很希望這些孩子在訪視中啟發慈悲心。這次重災區集中在北部,助學生與志工全部投入賑災,有的在後勤輸入發放名單資料、搬運物資入庫,有人在受災的家鄉發放現場支援人力。
兩年來的紓困發放,大家雖有經驗,但這是島上第一次超過萬戶的大型發放,更是戰戰兢兢,每場發放仔細規畫動線、配合軍警,加速讓鄉親領到每戶二十公斤白米;其中重災區更準備祝福金、鋅板建材,後續發放讓民眾修建住處。月初連日陰雨,但是發放時,民眾恢復笑容,陽光也回來了。
災後一個月,電力仍未修復,急難階段先讓民眾有飯吃、有水喝。我要再次說,真多謝!上人總是沒有忘記保和島,這麼大型的賑災,只有少數人沒有辦法做到,是因為有各地師兄師姊的支持;後續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天災愈來愈強烈、人力難以抵抗,但是我們可以設法讓民眾受災程度減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