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63期
2022-02-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執行長新年祝福
  主題報導
  親師生・坦白話
  健康百寶箱
  線上請法籤
  特別報導・搶救歲末天災 志工大動員
  慈善台灣
  慈善天下
  農禪生活
  書訊
  人物誌
  聞思修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63期
  一至二日 黑夜中為人帶路

12.1~2《農十月‧二十七至二十八》

【靜思小語】帶動利益人間的好事,在苦惡的娑婆世界為人領路。

堅定信任,專心致志

「感恩新發意菩薩對於慈濟的用心,眾志成城,大家同一個願。今天受證的委員、慈誠,不是一朝一日,有的是從慈濟會員與委員接觸,不只關心也護持志業,跟著委員一起做慈濟事,愈投入就愈深入了解慈濟,對慈濟有堅定的信任,所以信、願、行。」

十二月一日,北區第十一場授證暨歲末祝福典禮於新店靜思堂舉行,上人開示,受證志工胸前掛著「佛心師志」──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佛心,是大慈悲心;師志就是發心立願,愛師父所愛的人、做師父想做的事。「這不是一時的衝動,是長期養成的默契;一直看著慈濟人做慈濟事,評估這是值得盡形壽、獻身命,為天下眾生付出的志業,就專心致志投入。」

上人說,資深慈濟人跟著自己開闢慈濟志業,許多人甚至做慈濟做到最後一口氣,相信他們已經去而再來了,或許等到他們長大,鋪出一條心靈的道路,把菩薩道拓寬,再將這條路鋪長,等師父再來的時候,不僅有路可走,還有人接引,接力為天下眾生挑米籮。

「我很期待臺灣能向全球發光、發亮,就像螢火蟲可以在黑夜中為人帶路,帶往正確的方向。一隻螢火蟲的光很微弱,但是一整群的螢火蟲飛起來,無數光點閃閃發亮,就很壯觀。現在的人心很需要調和,需要我們在社會上做利益人群的好事,而且要做得讓人看得見,就可以為人帶路,帶往同一個正確的方向。」

上人說,慈濟從無到有,感恩事多,也有很多值得追溯、留存的起源故事,請資深慈濟人把握因緣「說我所做,做我所說」,向大家分享幾十年的慈濟歷程,也留下慈濟的歷史。

「昨天,精舍的協力廠動土了!精舍常住做工或務農維持這個大家庭,協力廠將來也要做一個很有人文,具有高科技研發空間的規畫,很多食品、用品都在這裏研發,這是比較動態的發展;靜態的方面,很期待靜思法脈要傳承,所以要在精舍的園地設立靜思學院、研修院,傳續靜思法髓。」上人說,慈濟宗門要打開,靜思法脈要延伸,這都是此時在慈濟發源地要做的事。

志同道合,閃亮人間

十二月二日北區第十二場授證暨歲末祝福典禮,上人開示,行腳在外的每一天都聽到師兄師姊分享他們用生命投入生命,救拔苦難眾生脫離困境的真實故事。大家「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發揮慈悲智慧,突破重重困難,去愛師父所愛的人,做師父想做的事。

「佛法要廣度眾生,總是要菩薩招生。不是只有勸人捐錢,我要的是人人用菩薩心來付出,用菩薩心啟動人人的愛,有愛心的人還可以勸別人一起付出愛。淨化人心不只是一時的,要讓社會人人有愛,才能讓社會很平安,讓人間大愛代代相傳。以前的人說:『父母之愛長流水。』佛陀如慈父照顧眾生,所傳給眾生的是永恆的教育,善法影響天下,讓人間生機生生不息。」

上人自我期許當一隻領路的螢火蟲,也希望志同道合的螢火蟲愈來愈多,大家的光亮會合起來,可以在黑夜中引導眾生走往正確的方向,而且不斷啟發、接引更多螢火蟲,在苦惡的娑婆世界發光發亮。

佛陀預言娑婆世間的苦難事會愈來愈多,災情愈來愈嚴重,人心愈來愈不平衡,所以需要佛法教育。此時的眾生之病,要用法藥來醫,用佛法治療眾生無明之病。很多慈濟人說,在人生很痛苦的時候,幸好有師父的法轉了心念,才能將煩惱放下,把握時間去幫助別人,過程中也忘記了自己的痛苦。

上人指出,慈濟人能夠轉心念,除了日常聞法入心,也需要團隊的力量、法親相伴,讓他們去除無明、放下執著。所以說,人間菩薩相互點燈引路,彼此說好話勸導,合力一起做慈濟事,生活過得很忙碌,但是忙得很充實,歡喜好度日。

社區學堂,調和聲色

   與新北市中和、永和慈濟人座談,上人對慈濟人的第二代、第三代說,善要代代相傳,讓子孫多來了解,為何父母、祖父母會如此用心專注投入慈濟?「真正的孝道,就是把父母長輩所做的善行傳續下去。人生最有價值的是用生命利益人間,你做得好,你的孩子也會引以為傲,樂於傳承;『積善之家有餘慶』,善要傳,不論什麼宗教都不要緊,只要有善心、善念,真誠的信仰不會障礙行善的方向。」

遲遲無法平息的疫情,是對人類的「大哉教育」,上人請大家用茹素的行動表達虔誠的心、真誠而完整的愛;素食淨化身心,降低牲畜飼養量,也能淨化空氣、水土。「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國際人士經常在探討污染源,其實污染源在哪裏?就是在人心的欲念,除了口欲以外,就是貪心,為了吃而殺,為了享受而開發、破壞環境,製造很多垃圾,造成嚴重的污染。」

上人強調人人都要重視環保,而慈濟人是以真誠的心、實際的行動在保護環境。而且分布各社區的慈濟環保站如同長照站,有許多高齡志工白天來此付出,與志同道合的法親共同聞法、分享心得,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回到家也會對家人說好話,凡事感恩,改善了家庭氣氛。「我們每天做好事,彼此之間合和互協,也會帶動社區的祥和。所以地方上有慈濟道場,就有了調和聲色的學堂。」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