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示現】 |
|
 |
緣起:動盪的南北朝——智者大師身處的時代…… |
|
|
 |
數百年來官私佛寺,掃地並盡!融刮聖容,焚燒經典。……三方釋子,減三百萬,皆復為民,還為編戶。 |
|
|
 |
尊崇佛教 |
|
|
 |
毀禁佛教 |
|
|
 |
佛教之南北差異
|
|
 |
第一章 誓為沙門 |
|
|
 |
歎榮會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於長沙像前發弘大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 |
|
|
 |
世間動盪 |
|
|
 |
降世祥兆 |
|
|
 |
佛前立誓 |
|
|
 |
修習「法華三部」
|
|
 |
第二章 「重逢」慧思 |
|
|
 |
思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 |
|
|
 |
靈山因緣 |
|
|
 |
「大蘇妙悟」
|
|
|
 |
說法祛魔 |
|
 |
第三章 金陵說法 |
|
|
 |
先師善於將眾,調御得所。停瓦官八載,講《大智度論》,說《次第禪門》。 |
|
|
 |
聲名漸隆 |
|
|
 |
住持瓦官 |
|
|
 |
心向天台
|
|
 |
第四章 天台降魔 |
|
|
 |
但深念實相,體達本無;憂苦之相,尋復消滅。強、軟二緣,所不能動。 |
|
|
 |
天台聖地 |
|
|
 |
華頂降魔
|
|
|
 |
阿閦佛土示現 |
|
|
 |
慈心放生 |
|
 |
第五章 重回金陵 |
|
|
 |
立禪眾於靈耀,開《釋論》於太極。又講《仁王般若》,百座居左,五等在右,陳主親筵聽法。 |
|
|
 |
作《請觀音懺法》
|
|
|
 |
開示國主 |
|
|
 |
光宅寺說法 |
|
 |
第六章 受封「智者」 |
|
|
 |
師云:「大王紆遵聖禁,名曰總持。」王曰:「大師傳佛法燈,稱為智者。」 |
|
|
 |
守護東林寺
|
|
|
 |
楊廣皈依 |
|
 |
第七章 玉泉說法 |
|
|
 |
旋鄉答地,荊襄未聞。既慧日已明,福庭將建,於當陽縣玉泉山,而立精舍。蒙敕賜額,號為「一音」,重改為「玉泉」。 |
|
|
 |
返回故鄉 |
|
|
 |
關羽皈依 |
|
|
 |
玉泉說法
|
|
|
 |
楊廣請法 |
|
 |
第八章 寶塔傾圮 |
|
|
 |
汝問何生者?吾諸師友,侍從觀音,皆來迎我。問誰可宗仰?豈不曾聞波羅提木叉是汝之師,吾常說四種三昧是汝明導。 |
|
|
 |
機用將盡 |
|
|
 |
最後教誨
|
|
|
 |
智者「六恨」 |
|
|
 |
國清寺成 |
|
|
 |
智者大師教法的當代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