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我從戰爭來:烏克蘭烽火手記
  願 你生日沒有戰爭
  戰爭遠一點,和平近一些
  見證之書
  最長的一夜
  「漏網之魚」可以做的事
  終於重獲自由了!
  一雙雙無私伸出的援手
  成為志願服務者
  只願好好「生活」
  找回完整的自我
  感謝每一段相遇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我從戰爭來:烏克蘭烽火手記
  最長的一夜

我像座石像蜷縮在床,脖子上掛著重要證件和現金,身邊還有個緊急手提箱。被恐懼封印住的我,抱了抱身旁的媽媽,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個擁抱——我做好隨時「關機」的準備。

 

又過了一個鐘頭,感覺上面安靜了下來。大伙兒實在按捺不住了,全都離開地下室走到外頭。從下午一點躲到現在五個小時,天已經黑了。

我和媽媽向年輕人的母親道謝,感謝他們的殷勤款待。但就在過馬路準備回家時,突然一陣機關槍掃射,大量子彈從我眼前飛過,陣陣火光劃破了闃黑的街道……我用盡力氣大喊:「媽,快跑!」但媽媽的動作慢得像蝸牛一樣;就在她打算就地躲一躲時,又一陣槍林彈雨呼嘯而過!

黑燈瞎火的,我搞不清這些槍子兒打哪來的,只能抓著媽媽的手,拖著她往前走;但媽媽的腿好像黏在地上,任憑我怎麼用力也拖不太動。在那當下,我看到自己和媽媽對現況反應的巨大差異——我一心想活下去,而比我年長三十多歲、對人生向來逆來順受的媽媽,似乎準備好面對死亡。

當危急存亡之秋時,人的反應快速而直接。或許這無關年齡,而是渴望「活下來」的程度不同。有些人像是準備好要掛了,有些人卻盡全力求生。

終於回到家了。身體雖然安然無恙,但強烈的驚恐感開始壓倒了我。兩軍正在激戰,危機四伏的此刻,我明白想走是難上加難的,在路上隨時可能被一顆子彈結束了性命。我陷入焦慮和悲傷之中。

和弟妹們分隔兩地,雖然之前再三叮嚀他們穿暖一點,躲在地下室無論如何都別出來;現在我們中間隔著火網,不但不能去看他們,也因為地下室收不到訊號,無法聯絡,讓我極度不安。就在這無計可施的時刻,我只能相信自己的力量——我虔誠祈禱上天為弟妹們築起防護罩,不讓一發子彈或一枚飛彈射向他們。

夜深了,我沒換睡衣直接躺在床上,把重要證件和現金,收在一個小皮夾裡掛在脖子上,身邊還放了一個「應急保險手提箱」。就這樣「全副武裝」、保持警戒,一旦有風吹草動,可以立刻衝向避難所。

閉上雙眼時,聽力變得更加敏銳,外面的爆炸聲讓我心驚膽跳,清楚知道自己隨時可能一命嗚呼。前所未有的恐懼把我的身體封印了起來,我蜷縮地像座石像,動也不動;但腦袋卻不停胡思亂想——想著當緊急狀況,不得不「鼠竄」的時候,至少隨身有錢、有身分證;如果我不幸被宰了,身上的證件可以讓人知道我是誰;甚至還想到,如果被俄軍俘虜,搶走了錢和證件,該怎麼辦……

眼前一切,都讓人無法預料,卻必須真真實實去面對。我設想一切可能的狀況,希望找到因應之道。

又是一個無眠的夜。我抱了抱睡在身旁的媽媽,做好心理準備——這可能是我們今生最後一個擁抱,或倒數第二個。坦白講,我做好了隨時「關機」的準備。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