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我從戰爭來:烏克蘭烽火手記
  願 你生日沒有戰爭
  戰爭遠一點,和平近一些
  見證之書
  最長的一夜
  「漏網之魚」可以做的事
  終於重獲自由了!
  一雙雙無私伸出的援手
  成為志願服務者
  只願好好「生活」
  找回完整的自我
  感謝每一段相遇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我從戰爭來:烏克蘭烽火手記
  「漏網之魚」可以做的事

戰爭帶來各種匱乏,食物不夠、醫藥短缺……人道危機開始了。許多人陷入恐慌,每天在擔心受怕中自我毀滅。

 

一個星期後,俄軍開始對我們斷網、斷訊。電視只能看和烏克蘭無關的俄羅斯頻道,電話也打不通。簡直是要讓我們與世隔絕!

對外界一無所知,這讓人不寒而慄。

奇蹟再度發生——所有人都斷訊了,除了我!我依舊可以上網,於是馬上告訴外地的親朋好友這裡失聯的原因,我知道他們非常擔心。

俄軍斷網沒斷乾淨,我還能當幾天的「漏網之魚」,幫忙好多無法連上網路的人和親人聯繫。我再次明白,我在這裡不是一無用處,除了陪伴親人,還能幫助一些人;彼此陪伴,就足以讓一切苦厄變得好過一點。假如這段時間我在基輔,勢必非常擔憂家人的安危,那該有多麼煎熬啊!

我又買了兩張不同電信公司的電話卡,這樣萬一網路中斷了,我還能換張卡試一下。果然幾天後就發生了,俄軍陸續關閉一家又一家電信公司的網路,我不停更換手機的卡片,但有時候他們同時關閉所有網路,斷得乾乾淨淨!

 
閱聽新聞、淚眼婆娑、痛徹心脾、聯絡親友、尋找食物和出路……日復一日不變的生活,卻讓我謝天謝地,因為烏克蘭各地正陷入激戰,而我們幸運地還活著。

但漸漸地,食物不夠、醫藥短缺,人們陷入了恐慌。人道危機開始了,但俄軍仍不放行人道援助進入新卡霍夫卡。

在食物、藥品、各種生活物資都缺乏的艱難情況下,我開始思考——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少東西才能活下來?

人有自我療癒的力量,甚至可以不進食——應該說,能夠靠最少的食物存活。但也可以搖身一變,被養成「為了想要而非需要」的金錢囚徒。我們習慣大吃大喝,其實早已超出身體的需要;不停地吃、不斷地喝,已經成為文化的一環。生病了要吃藥,但有些人過度依賴藥物,沒吃藥就覺得活不下去了,忘記了身體可以自我療癒。

商人不斷推銷我們「需要」什麼,於是我們不知不覺活成一棵別人的搖錢樹。

因為習慣依賴大量食物和藥物而活,一旦缺糧、缺藥時,很多人會陷入恐慌,認為自己死到臨頭!事實上,或許他們是死於自己的想法——認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是辦不到的,導致自己嚇死自己。

戰爭帶來各種匱乏,我看到許多人每天都毫不留情地「自殺」——在擔心受怕中自我毀滅。戰火下的人們,不只可能死於從天而降的飛彈,也可能死於自己的盲目和無知。

許多人日復一日醒過來、過日子、討生活、生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卻還是每天重複這些事,只因為遵循這樣的生活比較輕鬆。或是懶得努力,又或是不想承擔責任,當遇到難題時,總希望別人來幫忙解決。也因此當戰爭爆發、被困在占領區,我看到很多人惶惶不可終日,把責任推卸給丈夫、醫生,乃至於國家的總統。只等著別人來救,而不去思考如何「自救」。

上天會給我們各種課題學習。承平時期,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慢慢體會;戰爭,迫使我們必須快速領悟。過去二十四年的每一天,我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直到這場戰爭改變了我,開始用不同眼光來看待世界。有人幫忙固然很好,但我們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眼前這場戰爭,是上天給全烏克蘭人的課題。我不斷思考、反省,感覺自己愈來愈清醒了,眼界也不同以往——一切都因人們的行為和思想造成,包括戰爭也是。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