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我從戰爭來:烏克蘭烽火手記
  願 你生日沒有戰爭
  戰爭遠一點,和平近一些
  見證之書
  最長的一夜
  「漏網之魚」可以做的事
  終於重獲自由了!
  一雙雙無私伸出的援手
  成為志願服務者
  只願好好「生活」
  找回完整的自我
  感謝每一段相遇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我從戰爭來:烏克蘭烽火手記
  感謝每一段相遇
◎Karima Romaniv(凱琳)

飛往倫敦跨年的飛機上,我為這本書寫下了結語,淚流滿面又滿懷感恩——感恩上天引領這麼多不可思議的好人,來到我生命中。

 

在華沙停留了四天,本來想回基輔,但十二月三十日俄軍向烏克蘭發射了一百二十枚飛彈,其中一枚直接擊中我家旁邊的飯店。基輔人還有新年可過嗎?於是我又去了一趟倫敦。

從阿富汗回來這段期間,生活反差過大,我心裡有些不安。一貧如洗的阿富汗人,過得是人類最低標準的生活;而我此刻身處在燈紅酒綠、美輪美奐的倫敦,一切都有餘。想到世上某個角落,有人一連幾天沒飯吃,我就開心不起來。

在這個廣袤的世界上,同一時間有些地方正經歷貧困和飢荒,有些地方則是歌舞昇平、豐衣足食過了頭。這樣的天壤之別讓人感傷,但除非「親眼目睹」,否則只是滑手機上網看世界,頂多心痛個五分鐘,很難真正感受什麼是「貧無立錐之地」,什麼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無論是身體的或心靈的、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但此刻我難以釋懷,總覺得該做點什麼,讓世界可以變得好一點。

二〇二二年年底,在飛往倫敦跨年的飛機上,我為這本書寫下了結語。空服員為我送來很多張餐巾紙,因為——我淚如雨下。

開戰九個月了,對於生離死別已經習以為常。但六月和慈濟志工道別、十二月揮別阿富汗的家人,短暫相聚後又天各一方,都讓我依依不捨,不想卻又不得不說再見。

衷心感謝這段時間遇到的每個人,他們無私的付出與溫暖的愛感動了我,促使我寫下戰火爆發以來的經歷與感受,而成就了這本書。

感謝我的父母,以及我最好的朋友吳振宇,是他讓我發現美麗的寶島臺灣,而且始終無條件支持我。感恩證嚴法師創辦慈濟志業,讓天下善士共聚一堂;感恩來波蘭發放的每位志工,在烏克蘭人最艱困的時刻出手相助,並且持續不斷陪伴我們。

我的超級好友瑪爾維娜是俄國姑娘,從開戰第一天起,就不斷給我種種支持和鼓勵,這分無條件的愛,是支撐我的一大關鍵。而心理學家琳娜,為我帶來了整整兩個月的溫暖,對我心理健康助益甚大。

感謝每一位關心我、為我祈禱和支持我的人,更感謝上天引領這麼多不可思議的好人進入我的人生。

烏克蘭是我誕生的地方,我對她的愛理所當然。更擴大來看,人人都是地球上的一家人,是生命共同體,四海之內皆兄弟。就讓我們彼此相愛、相互尊重,群策群力維護和平吧!

虔誠祈禱世界平安和諧,每個人真誠的期盼和美好的夢想,都能圓滿實現。致上我虔誠的愛和感恩。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