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365天.天天靜思語 (下卷)
  365天,天天法語浸潤
  心得寧靜
  「圓」與「和」
  榮華如夢,富貴如霜
  打開心窗
  留人情在人間
  心不起漣漪
  緣生緣滅
  平靜中的波浪
  為什麼要禮佛?
  輕安自在
  美麗清淨的世界
  得到歡喜修到德
  做事三原則
  忍耐是成功的原動力
  互為明鏡
  單純淨心
  妙用潤滑劑
  守持清淨本質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365天.天天靜思語 (下卷)
  「圓」與「和」

七月二十日

佛法講究「圓」與「和」。為人或言談不可尖銳,推動正信的佛教是護法,但言行「尖銳」會造成傷害,身為佛弟子不可做傷害人的事。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龍王護法

一九六八年冬,演培法師在新加坡成立「般若講堂」,落成典禮時特別邀請印順導師前往開光。此「母唧鱗那龍王」護法銅雕佛像,乃當年星洲的信徒所供養,目前供奉於靜思精舍的「印順導師紀念館」。

佛入定,母唧鱗那龍王護法,七晝夜不動不搖。據《佛說眾許摩訶帝經》第七卷,「母唧鱗那龍王護法」的典故如下:

有一天,世尊來到母唧鱗那龍王宮,就在樹下跏趺而坐入於禪定。是時連續七天七夜的大雨,母唧鱗那龍王知道佛陀正入禪定,恐佛陀受風雨侵害,遭蚊蚋虻蠅叮咬,於是將自己的身體纏繞七圈,昂首似傘狀為佛陀遮蔽風雨、阻擋蚊蠅,七天七夜不動不搖。

待佛陀將出定,龍王才回宮,以種種花蔓塗香淨飾身體,然後來到佛前恭敬頂禮,說:「世尊,七天來是否受到風雨或蚊蠅的侵擾?聖體如何?」

佛陀偈頌曰:

觀察於世間,一切眾生等;

若得無侵害,歡喜復快樂。

離欲斷煩惱,此樂難比喻;

無明若調伏,斯為最上樂。

(攝影/古亭河)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