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祕密

連媽媽年輕的時候,愛上有婦之夫,生下一個女兒。她沒有工作,對方每個月固定給她房租和生活費,希望她專心養育女兒。女兒很爭氣,長得漂亮又有禮貌,在大學教書;我常誇她把孩子教養得很好,但她總是憂鬱著一張臉,竟日悲愁,身子瘦得只剩皮包骨。
有一天,連媽媽終於崩潰了,在我面前一直流眼淚。我手足無措地趕忙遞給她一包衛生紙,問究竟怎麼了?她才說出心裏的祕密。
原以為只有未婚生女這件事讓她愁,原來她心中還累積了好多心事,因為拋不下也解不開,一直鑽牛角尖,鑽不出來,就漸漸演變成憂鬱症。
每次到醫院看診,拿處方箋來取藥,她都會嘆氣說:「也不會好,拿這些藥不知要做什麼?」我告訴她:「至少可以緩和情緒啊!」
「剛剛坐在公園裏,我就莫名地一直哭、一直哭!」她說:「年輕時生下女兒,他夫人常會到我的租屋處來大吵大鬧。我能理解她的感受,請男人回家去住,別再來我這裏,讓我們母女過過清靜的日子。」
連媽媽一臉愁苦地訴說:「後來,我幾乎都不與他聯絡了。但他是個有責任心的爸爸,仍舊按月匯款到我的戶頭,他夫人雖然不來吵了,卻常打電話來罵!這二十幾年來,我的心情都灰灰沈沈的!」
近年,男人因為工作之故,常常應酬喝酒,竟中風了,連媽媽說:「他夫人和孩子都不理他,硬是把他送到我這兒來!說實在的,除了我的錯,他對那個家也是不離不棄,為何如此無情?我真的不懂!」
「我照顧他,吃喝拉撒都要我一個人來,也就算了;中風後,他的性情變得很差,一個大男人,你知道有多重嗎?我挪動他常不得要領,就會遭他怒斥。我好無助又好害怕,他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會呵護、疼愛我的人了!」
說著說著,連媽媽又傷心地哭了。「女兒要不斷賺錢才有辦法支付一切開銷,她忙到連談一場戀愛的時間都沒有……這一切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
她對女兒的羞愧、心痛與自責,無以復加,於是愈來愈瘦,吃的憂鬱與抗焦慮藥物也愈來愈多,失眠長期困擾著她,風霜的臉上少有笑容。累積的力量很可怕,如微塵輕輕,卻又厚重如山,很難移得開。
最近,我們與里長聯絡,希望幫連媽媽找到適合的養護所。經過幾個月的奔走,終於有了好消息。把男人送到養護所,不但有較好的照顧品質,連媽媽也有喘息空間,而女兒的負擔也會輕一些。
我常想,人生既無法重來,何不坦然面對既定的事實,把照顧或是愛轉換成前進的動力,才不致於將所有的想法變成一種負擔。化負擔為成就,或許就能走出憂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