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6期
2014-0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大地保母
  生命的禮物
  主題報導
  人間問路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
  特別報導‧關懷菲律賓海燕風災
  祝福快遞‧美國
  助人線上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三年十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6期
  多祝福 逆轉親子關係

◎整理•邱如蓮

孩子進入叛逆期,該怎麼跟他溝通?

新竹慈濟委員胡媛甄分享:
  
和先生分開後,我獨自帶著兩個女兒生活,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慈濟;志工看我一個人養育兩個年幼的孩子,便告訴我參與志工活動時,可以帶孩子一起過來,志工們也可以幫忙照應。
當時,我相當逞強,不希望小孩被貼上單親家庭的標籤,因此嚴格規範生活習慣;往往聽到她們不守規矩的行為,不聽她們解釋就直接責罵。或許是在如此壓力下成長,女兒讀小學時就已經學會頂嘴反抗。
我在外面對人客客氣氣,一回家常因為生活瑣事大發脾氣,女兒們對我說:「媽媽,你參加慈濟根本沒有用!」頓時,我發現自己從未好好地聆聽她們的心聲,只是一味要求她們遵守「我的規矩」,卻沒尊重「她們的規矩」。想起上人所說:「要祝福孩子。」我決定試著學習,並且改變自己。
大女兒升高三時,不適應學校教學政策,想轉校。我問她:「就剩下一年,真的要轉學嗎?」她說:「我真的受不了。」於是我告訴她:「那媽媽就祝福你囉。」
轉校後,她因為升學壓力影響情緒,唯一紓壓管道就是聽樂團五月天的音樂,演場會、簽名會等活動幾乎場場參加;儘管擔心她考不上大學,但我只是叮嚀她晚歸注意安全。考上大學之後,大女兒告訴我:「好險那時你沒有阻止我迷五月天,不然我可能已經瘋掉了,是他們的音樂陪我度過念書考試的壓力!」原來她有自己準備考試的方法,只是我沒有發現而已。
孩子不按照父母的「方式」生活,總被認為「叛逆」;然而當我試著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相對地她們也學習自我負責。
現在,兩個女兒都離家到臺北讀書,拜科技之賜,我們母女三人總是在網路上會面,如同好友一般無話不談;但我了解女兒們報喜不報憂的個性,偶爾也會從妹妹那打聽姊姊的生活,或從姊姊處詢問妹妹的近況,默默地關心她們。
我不能陪著她們一輩子,人生的路終究要自己去摸索,而我會一直祝福著!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