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74期
2023-01-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聞思修
  親師生・坦白話
  老得很健康
  特別報導
  書訊
  人醫之愛
  晨鐘起・薰法香
  寰宇映像
  人物誌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74期
  儲值善念
口述‧陳惠媛(臺南慈濟志工) 整理‧魏玉縣(臺中慈濟志工) 畫作‧陳舜芝

原本想為自己儲存善念,卻沒想到分分念念關照眾生所需,
那個「我」已經不見了。

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擔任醫療志工,其中一天靜思精舍志工早會前,遇到德傳師父,師父分享,要時時儲值自己的善言、善行、善念。如何「儲值」呢?隔天我設定了一個目標,拿起佛珠開始計算。

當時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能進到病房關懷,有一半的時間在醫院門口協助防疫工作。我在出口服務,以前病患、家屬離院時,我會說:「祝福你!」、「祝你一切平安!」那天下午,我跟每個人打招呼時,就撥動一顆佛珠;不可思議地,我的視覺、聽覺開始變得敏銳,因為要累計善念、善言、善行,我到處尋找可以付出的時機和目標。

每個人經過我的面前,彷彿被放大般,看到不只是一個人,還看到他的表情、感受。如果對方的表情茫然,或是東張西望,我不只是問好,會詢問:「有人來接你嗎?」有的人回答:「有,我已經叫計程車了。」我接著提醒:「外面很冷,你要不要在裏面等一下?」

那天天氣很冷,大廳有電暖爐,如果他說有家人會來載,我也請他先到大廳坐,「你們的車子車牌號碼是幾號呢?什麼顏色?我幫你注意。在裏面等就好了,不用出來吹風。」當看到有人外套拉鏈沒有拉好,或是用手拎著外套,也會提醒:「外面很冷了,拉鏈要不要拉好再出去?」

那一個小時,佛珠大概轉動了十一輪。一串佛珠是十八顆,我累積「儲值」將近二百次。那一個小時的心境也非常特別,雖然我的口跟手腳很忙碌,一直在跟人講話、互動,有時候幫忙推輪椅,有時候扶著人家,可是我的心、思緒非常清明,有一種「動禪」的感覺。

以前常覺得自己的思緒像是個躁動的小孩,管不住它;可是那一個小時,覺得自己的心跟身體是在一起的。雖然當志工認真服務是本分,不用計算次數,可是對我來說,每次撥動佛珠,就像提醒自己,在菩薩道上更進一小步了,而且是念念分明。想到上人所說,分分念念為眾生,那一個小時,我眼中看到的是眾生,自己的這個「我」已經不見了。

感恩可以回來住寮房、做志工,而不是住病房、當病人。希望自己分分秒秒一念心,都能利益眾生。(摘自二○二一年一月三日志工早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