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生命之歌 | 
                   
                  
                     | 
                   
                  
                    | ◎陳美羿 | 
                   
                  
                     | 
                   
                  
                     
                       
                      ◆誤認繁華夢一場 
                       
                       
                      娑婆世界,有苦有樂。對凡夫眾生而言,它是堪忍的地方;對諸佛菩薩而 
                      言,它是遊戲的舞台。甚至,它可以是遊化的道場。 
                       
                      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有帶業來,也有帶福來。只不過有的業重福薄,有 
                      的福多業輕。而在人生過程當中,愚者享福消福又造業;智者惜福植福又 
                      消業。因此成就了多采多姿的人間百態:有的令人惋惜唏噓;有的令人歡 
                      喜讚歎! 
                       
                      怎樣才能夠消除罪障,轉禍為福?就看有沒有善知識、善因緣的牽引。更 
                      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福報、能放下執著,接受正法,進而開啟智慧,找 
                      到人生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向康莊大道──菩薩道上前進。 
                       
                      「一場小感冒,險些要了我的命,也讓我嚐盡了地獄般煎熬的病苦。我知 
                      道,該來的跑不掉,業障現前,我必須受。受完了,我走進了慈濟世界,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美懿師姊如是說。 
                       
                      游美懿──慈濟委員、慈濟榮譽董事、慈濟護專懿德媽媽、慈濟合唱團員 
                      、慈濟義工……集多重身份於一身。在「死過去」又「活過來」之後,她 
                      自在又精進,「時時可死」,卻又「步步求生」! 
                       
                      大病之前,她不知道什麼是苦。自幼生長在繁華的台北市,婚後,與先生 
                      李石定居士經營大山煤油有限公司,二子一女,聰慧懂事,生活一直過得 
                      富裕又平順。 
                       
                      兒女漸長,游師姊夫婦為自己規劃了許多休閒活動,不是出國旅行,就是 
                      爬山郊遊。因為個性皆是豪邁爽朗,加上商場酬酢,交遊廣闊,社交活動 
                      頻繁。什麼夫妻會、結拜會……每個月總有好幾回的應酬。盛裝赴會、觥 
                      籌交錯,就是他們自以為充實的生活。 
                       
                      「我的身體很好,每天早晚一定準時到球場報到,是人人公認的羽球健將 
                      呢!」游師姊說:「每週固定去練唱。我參加李中和、蕭滬音教授的合唱 
                      團有二十年了。」 
                       
                      這樣的日子,以為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直到有一天,她病了……。 
                       
                       
                       
                      ◆鬼門關外垂死的掙扎 
                       
                       
                      七十五年底,一場的感冒咳嗽,導致氣管發炎,嚴重到氣喘吁吁、呼吸困 
                      難。在做氣管鏡檢查時,才發現氣管內已起了水泡,更糟的是,氣管鏡竟 
                      把水泡戳破了。 
                       
                      之後,水泡的傷口結疤,氣管更形狹小。不能做劇烈運動,否則便氣喘不 
                      已,偶一感冒便難以呼吸,找遍了台北各大醫院,均束手無策。 
                       
                      七十六年底,發作得最嚴重,前後進出醫院五次,每次均靠氧氣急救。次 
                      年二月,農曆年底,家家戶戶歡歡喜喜辦年貨,游師姊卻躺在加護病房為 
                      生死掙扎。 
                       
                      「我那次住院三個月,在加護病房住了三十多天。全身插滿管子,完全靠 
                      氧氣和高蛋白維生。」 
                       
                      「因為護士的疏忽,沒有照醫生的指示打點滴,以致脫水、血醣升高,陷 
                      入昏迷。在昏迷中,我自己把點滴拔掉。」 
                       
                      「就在生死邊緣,一位實習大夫進來,看到我臉都黑了,趕緊送到六樓急 
                      救,切開動脈,用大針筒灌水,因為全身血液中毒,又趕緊輸血……。」 
                       
                      當時,命若游絲,家人都痛哭失聲,以為沒救了。 
                       
                      三天後,隱隱約約聽到鞭炮聲,睜開眼睛,才知道是大年初一。家人見狀 
                      ,高興得無以復加。醫生見了,驚為奇蹟,唯囑以「要有心理準備,今後 
                      恐無法出聲了」,因為氣管插入管子達三十多天,聲帶可能失去彈性。 
                       
                      「但是,佛菩薩保佑,一週後能發出沙啞的聲音,之後,漸清晰,現在又 
                      能如往常的講話、唱歌了。」 
                       
                      在鬼門關走一遭回來,但出院後不到半個月,又住進去了;面對如此棘手 
                      的病人,醫生決定冒險為她開刀。 
                       
                      醫生說,這種手術極少,游師姊是第三位。第一位病人是車禍氣管破裂, 
                      第二位是氣管長瘤的。 
                       
                      七十七年四月中在馬偕醫院開刀,由蘇清泉和陳復銓二位大夫主治,手術 
                      進行十個小時,比心臟開刀還要麻煩。傷口由前胸經腋下到背後,把胸腔 
                      「打開」,傷口長達四十多公分。 
                       
                      開完刀,醫生要她坐著,頭上用五公斤重的石膏壓著,交代她一動也不能 
                      動,因為狹窄的氣管切除三公分,整個肺部往上提,萬一輕輕一動,傷口 
                      拉開,就前功盡棄了。 
                       
                      「妳一定要合作,否則為妳開刀十個小時,站得雙腳發麻,就都白費了。 
                      」醫生說。 
                       
                       
                       
                      ◆每花一塊錢都是無盡的病和苦 
                       
                       
                      「為什麼生病的人是我?為什麼不讓我好好『走』掉?為什麼要我受這麼 
                      大的痛苦和折磨?」一連串的為什麼?一連串怨天尤人,什麼事都可以由 
                      別人分擔,唯獨病痛卻要自己承受。後來才知道,因緣果報,自作自受怨 
                      不得別人。 
                       
                      身上被「切開」,頭上「泰山壓頂」,身上插滿了管子,坐著受酷刑,她 
                      一秒一秒的捱,要捱八天哪! 
                       
                      三天之後,連醫生都不忍,取下她頭上的石膏,叮囑她千萬不要動。八天 
                      後,她的頭想抬也抬不起來。一個月後還是抬不起來,後來慢慢的復健, 
                      脖子才恢復正常。 
                       
                      五月底出院,七月又住進去。 
                       
                      這一段期間,還有一樣東西時時刻刻在威脅著她的生命,那就是「痰」。 
                       
                      「護士來抽痰,一天數十回,幾乎十幾分鐘就要抽一次,粘膜粘住,氧氣 
                      也進不去。」 
                       
                      先生拿了痰的檢體到台大,由陸坤泰教授親自化驗知道是很頑強的細菌, 
                      要用第三代的抗生素才有效。 
                       
                      「那時候,天天發高燒,天天用酒精擦澡,直到開始用強力抗生素,一針 
                      五百元,一天打八次,才慢慢控制住。」 
                       
                      雖然有勞保,但還是花了一百六十多萬元,龐大的醫藥費代表著無盡的病 
                      和苦。 
                       
                       
                       
                      ◆業來要歡喜受,痛快過去 
                       
                       
                      游師姊自民國六十年,參加由李中和教授指導的合唱團。七十二年,李教 
                      授趕在慈濟醫院破土之前,完成了「慈濟功德會歌」和「慈濟醫院院歌」 
                      ,脫稿後,就給合唱團練習。 
                       
                      「破土當天,我們都到花蓮演唱,算是第一次跟慈濟結緣,蕭滬音教授也 
                      向我們介紹慈濟及上人的精神,可惜那時因緣還未成熟,只當會員,沒有 
                      更進一步的來了解。」游師姊很惋惜的說。 
                       
                      生病以後,找遍北部各大醫院,吃了很多苦頭,在最無奈的時候,她記得 
                      了花蓮有個慈濟醫院,有個很慈悲的出家師父。但是,她身在加護病房, 
                      離不開氧氣和抽痰機。儘管心嚮往之,卻不能隨心所願。 
                       
                      不可思議的,心念一起,慈濟的使者就到了。 
                       
                      陳美月師姊與游師姊的先生是多年舊識,搬到植物園附近又成鄰居,也常 
                      見他們夫婦同出同進的打球。有一次,美月師姊碰見李先生,順口問了一 
                      聲:你太太好嗎?好久不見了。才知道她生病住院很久了。 
                       
                      「有空我去看她!」美月師姊說。 
                       
                      「話說出口好像欠了人家似的,雖然那時與游師姊不熟,但還是如約去探 
                      望。」美月師姊九點多到馬偕,等到十一點多才進加護病房去。送了豆元 
                      粉、念珠給她。 
                       
                      「一個多月後,都不見他們夫婦的蹤影,我好擔心,不知是『好』了?還 
                      是『倒』了?因為看她好嚴重的樣子。」 
                       
                      有一天,去洗頭的時候,問了大樓管理員,才知道游師姊剛出院回來,美 
                      月師姊就上去拜訪。 
                       
                      游師姊說:「我一輩子誠誠懇懇做人,沒做過壞事,為什麼病得死去活來 
                      ?受那麼大的痛苦。」 
                       
                      美月師姊就以上人的法寶開導她:「身體是四大假合之軀,難免有病痛。 
                      業來了要歡喜受,不要說『痛苦』,要說『痛快』──快快過去。」 
                       
                      一句話敲醒夢中人,原來要抱著「痛快」的心。美月師姊又陸續送來上人 
                      開示的錄音帶,但她擱在一旁,沒有用心去聽,「寶在眼前卻不識!不知 
                      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 
                       
                       
                       
                      ◆在慈濟重獲新生 
                       
                       
                      幾次發心要去花蓮,又每每行前發燒住院,心願總懸在那兒。到了九月, 
                      由母親和先生護送,隨美月師姊來到花蓮,見到心儀已久的證嚴上人。 
                       
                      上人開示她:心念轉,病就好,可以恢愎到從前那樣,唯要快出來做慈濟 
                      。 
                       
                      她應諾:好!但怎樣做?一點概念也沒有。上人說要多了解! 
                       
                      花蓮回來,她開始用心的聽錄音帶。一聽再聽,感動得淚流滿面,她說: 
                      「上人開示功德會的緣起與展望,我最少聽了二十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感 
                      受。」 
                       
                      美月師姊告訴她:妳知道什麼說什麼,看到什麼說什麼,不必多,不要少 
                      。 
                       
                      誠然!發多大的心就有多大的力,不可思議的,第一個月她就募到四十萬 
                      九千元。 
                       
                      「許多親友看到我病好了,又這麼歡喜,這麼有心在為社會服務,就很高 
                      興的加入當會員。」 
                       
                      到了年底,美月師姊推她出來當正式委員,做了旗袍,交了照片,卻又在 
                      授證前一週,發燒住院。委員證還是美月師姊代領的,真是好事多磨。 
                       
                      出任委員後,滿心歡喜到處介紹慈濟。且暗暗發心一年內要捐滿一百萬, 
                      果然有願必成,今年為大兒子守德圓德一百萬。先生李石定居士見她快樂 
                      健康,也很欣慰,不但支持太太做慈濟,自己也挺身出來擔任慈誠隊員。 
                       
                      「病了幾年,皮包裡都是藥,家裡還有一個專用冰箱專門儲存藥品的。」 
                      游師姊說:「病好了,為了感恩我的主治大夫,我一定要送他們一個最珍 
                      貴的禮物,那就是向他們介紹慈濟。」 
                       
                      她跟大夫說:生命是有限的,慧命是無窮的。願你們生生世世都發願做個 
                      救人的人。 
                       
                      兩位大夫都很歡喜的加入她的會員,每個月到醫院去收錢時,她都把握機 
                      會,把慈濟的點點滴滴告訴醫生護士,勉勵他們珍惜醫護人員的職責和角 
                      色,好好為病人服務。 
                       
                       
                       
                      ◆台北分會最稱職的義工 
                       
                       
                      人身難得,人命在呼吸間,幾度在氧氣、心肺機急救下才掙回來的生命, 
                      無比的珍惜。因此游師姊分分秒秒都把握住,不敢絲毫懈怠、浪費。 
                       
                      除了收取功德會費外,她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做義工。 
                       
                      每天早晨先生開車送她到台北分會,核帳、檢查電腦收據。如果有人來參 
                      觀或捐錢,她都熱心的介紹接引,因此,她的會員增加得很快,善緣也結 
                      得很廣。 
                       
                      有一次,來了一位上海藉的老太太,游師姊接待她參觀後,捐了二萬元, 
                      並表示願意參加長期會員,游師姊說:「好!以後我每個月到府上為您服 
                      務。」老太太客氣的說:「您忙,我應該送給您才對!」 
                       
                      第二個月,老夫婦一道來,帶來二張支票,一張四十萬,一張六十萬。 
                       
                      游師姊說:「我從沒有募過百萬鉅款,又意外又高興,我當場都感動得掉 
                      眼淚呢!」 
                       
                      當天晚上,游師姊做了個夢,夢見挽著上人的手──因為她好羨慕挽著上 
                      人的手走路的師姊──她開心得忍不住笑起來,這一笑,笑醒過來了。咦 
                      ?可不是手挽著手?原來是自己的左手拉著右手嘛! 
                       
                      「左手拉右手」這個溫馨有趣的故事傳開來,大家都笑彎了腰。其實,這 
                      也正是做慈濟的事實:福不唐捐,分分己獲。名為付出、奉獻,但實在獲 
                      益的是自己。 
                       
                       
                       
                      ◆歡喜菩薩普施無畏 
                       
                       
                      在慈濟醫院當義工,游師姊除了扮演「施無畏菩薩」,也有一籮筐的趣事 
                      和心得。 
                       
                      她說:「我固定在內科門診服務,等待看病的人情緒上都很不穩,因此我 
                      們就想辦法紓解他們的焦燥和不安。」 
                       
                      一個胃痛的病人一直懷疑自己得了癌症,游師姊告訴她:要多往好處想, 
                      多祝福,少詛咒,心情放鬆。然後說自己如何在死亡邊緣打贏這場仗…… 
                      講了半天,病人的手由冰冷回暖。 
                       
                      有一次,一個女學生為了怕上課來不及,急得又咒罵又跳腳。游師姊見了 
                      ,趕緊去安撫她,拿一本小冊子給她,建議她不妨靜下心來看看書。 
                       
                      「我那有心情看書?」女孩子心浮氣躁的說。 
                       
                      「看幾個字也好啊!」游師姊安祥的笑容果然有一股鎮懾力量。 
                       
                      她坐下來,打開書,靜靜的看下去。 
                       
                      「她看得入迷,叫到她的號碼都沒聽見呢?」游師姊笑著說。 
                       
                      又有一次,一位八十歲的老太太,開完刀後,再回來追蹤治療,掛了內科 
                      和眼科,游師姊就陪她在門診等候。 
                       
                      帶她看完眼科,再帶她到內科,老太太說:這裡的醫生和護士真好哦! 
                       
                      游師姊就向她介紹慈濟醫院,是由上人的德行感召匯集眾人的愛心而成, 
                      老太太聽了很感動,說:「那我也可以參加嗎?」「當然可以囉!」 
                       
                      看完門診,老太太拿了一百元要捐,游師姊帶她到社會服務部。 
                       
                      「功德無量!」義工師姊及社服人員都向她道謝祝福。 
                       
                      「這樣就功德無量?那我再捐五百。」 
                       
                      「阿婆,您留點車費啊!」 
                       
                      「我的孩子會開車來接我。」老太太說:「您們都是好人,以後讓妳嫁好 
                      (好丈夫)。」 
                       
                      「阿婆!」游師姊啼笑皆非:「我已經做阿媽(祖母)了。」 
                       
                      「喔喔!」老太太也笑了:「那給你的孫女嫁好鑬!」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進了慈濟後,交際應酬也減少許多,如果有非出席不可的宴會,游師姊夫 
                      婦也一定把握機會介紹慈濟。 
                       
                      有一年,在某個團體的春節團拜聯誼會上,游師姊請了一百本靜思語跟每 
                      位與會來賓結緣。 
                       
                      鬧哄哄的宴席上,有人推她上台講幾句話,不擅言辭的游師姊拿起麥克風 
                      ,居然侃侃而談,除了介紹慈濟外,還勉勵大家好好閱讀靜思語。整個會 
                      場頓時安靜下來,鴉雀無聲。 
                       
                      那次正好和立委洪冬桂女士同桌,游師姊福至心靈跟她說:「妳是委員, 
                      我也是委員,妳是立法委員,我是慈濟委員。」 
                       
                      洪女士說:「對!對!慈濟委員無所求的奉獻得到社會一致的肯定。真了 
                      不起啊!」 
                       
                      「立法委員要辛苦的競選,慈濟委員不必競選;立法委員會被逼退,慈濟 
                      委員可是終身職,越老越是寶,沒有退休日。」 
                       
                      大家聽了,都熱烈的鼓掌,洪女士也讚歎道:「我們的社會上需要更多的 
                      慈濟委員!」 
                       
                      游師姊的大公子守德結婚時,力行節約,親友致贈的禮金扣除宴會費用外 
                      ,剩二十六萬元,游師姊伉儷再添四萬元,以一對新人的名義捐了一間病 
                      房。 
                       
                      而所有與會的來賓也獲贈一卷上人開示的錄音帶,和慈濟的雜誌。 
                       
                      「只要有機會,我們是不會放過的。」游師姊說。 
                       
                      「媽媽的個性是不做則已,要做一定是很投入。要做到最好。」游師姊二 
                      公子仲德說:「她進慈濟之後,跟以前判若兩人,做得好歡喜,本來我們 
                      還怕他病剛好,會吃不消。」 
                       
                      「早出晚歸」「東奔西跑」「勇往直前」是兒女對她的形容。 
                       
                      仲德說:「比起很多媽媽,我覺得我媽媽進了慈濟後,變得口才好,學問 
                      好,智慧高,很多道理她都懂,很多事情也都能處理得恰到好處,真不簡 
                      單!」 
                       
                      「本來是媽媽的電話多,現在爸爸加入慈誠隊後,電話也不亞於媽媽。」 
                       
                      先生、女兒、女婿、兒子、媳婦,乃至小孫輩,都是護持慈濟的同心同志 
                      ,游師姊好感恩,好感恩! 
                       
                      每個人都有帶福來,也有帶業來,有福要知福、惜福再造福,而業來呢? 
                       
                      「業障浮現,躲也躲不掉。」游師姊說:「上人叫我們要歡喜受才消得快 
                      。怨天尤人則業上加業,受不了就會了不完。」 
                       
                      經過一場大病,而能大徹大悟,又走入慈濟世界,游師姊說:因禍得福, 
                      太值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