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阿難找心的啟示 | 
                   
                  
                     | 
                   
                  
                    | ◎證嚴上人/主講 弟子靜淇/記 | 
                   
                  
                     | 
                   
                  
                    【聯誼會講話】 
                       
                      講於國曆八十年六月卅日 
                      農曆八十年五月十九日 
                       
                       
                       
                      各位委員、慈誠隊大德:阿彌陀佛 
                       
                       
                      ◆委員是慈濟的中堅幹部 
                       
                       
                      今天看到諸位真的很高興,大家看起來很整齊,而且也是首次能讓大家專 
                      心的坐下來,有時間的靜下來聽我講話,平常你們為了能讓會員多了解慈 
                      濟,所以必須帶他們回來。 
                       
                      帶會員回來你們的心必須兩用,一方面想要聽師父說,一方面又心繫會員 
                      的安頓是否得宜?所以無法安下心來聽講。 
                       
                      你們是慈濟的中堅幹部,慈濟的訊息如果不清楚,不能彼此聯誼溝通的話 
                      ,不但你我之間無法心心相印,精神更無法互相貫通,而且造成北部委員 
                      只認識北部的委員,中南部的委員無法認識,各地區的委員間彼此不認識 
                      、互相不能溝通,就會形成分區中割、整體不起來。 
                       
                      剛才看到諸位比手語,非常可愛,不管前面或後面,大家都比得非常熱鬧 
                      ,至於比得對不對?我不知道。反正每個人的手都在動,從我的眼中望過 
                      去,真是一手動時千手動。尤其是慈誠隊比的更可愛。如果說諸位委員是 
                      小學生,那慈誠隊就是幼稚園的小班。 
                       
                      不管是小學生也好,或是幼稚園小班也好,總是大家都有那分的童真,讓 
                      人看了很開心。難怪我們的義工在醫院內,病人都很喜歡聽他們唱歌、看 
                      他們比手語。不論是三個人五個人,只要到病房內,歌聲就可以讓病友們 
                      暫時忘掉病痛,解開身病心痛之苦。 
                       
                       
                       
                      ◆一襲「柔和忍辱衣」代表慈濟的文化 
                       
                       
                      慈濟目前亟待推動的不只是慈善、醫療、教育,還有文化,慈濟的文化教 
                      育將在護專成立慈濟人文課程,這是為了延續慈濟人的文化。 
                       
                      我常常告訴委員,今天的工作是明日的歷史,慈濟有你我他同時出現在人 
                      間,地球上有了我們的足跡,我們必須要有浩蕩長的慈濟隊伍承先續後, 
                      來建立地球上菩薩精神的慈濟文化。希望將來會有很多人循著我們的足跡 
                      綿綿不斷地走下去。 
                       
                      什麼是文化呢?把內心深處的那分良知啟發出來,就能將愛的良能發揮出 
                      來,良知在內心深處,良能就在我們日常的行動中。 
                       
                      比如說救濟,從資料中可以看出,我們每個月增加的貧戶約一百多戶以上 
                      ,他們遍布在全省,不管是山巔或是海邊,你們都不怕辛苦的去跑、去看 
                      ,用心的找出需要我們幫助的人,這就是愛的功能。 
                       
                      有這分愛的力量,才能讓你們發揮功能在行動中,這分愛的功能也就是人 
                      性善的根本。有些人會說我已很有愛心,我也很想做好事。但想歸想,有 
                      愛心歸有愛心,你不把他調整付之行動又有什麼用呢?就像你們坐在我面 
                      前,我一眼看去,就知道你們都是委員和慈誠隊員,為什麼我一望就了然 
                      呢?因為你們都穿起制服,每個人都服裝整齊,服裝整齊也代表慈濟人的 
                      文化。 
                       
                      如同你們穿了慈濟的制服,在外的一切舉止行動都要很謹慎,因為師父告 
                      訴過你們,著於柔和忍辱衣。一旦穿起這件制服,不管你在講話或是對人 
                      做事,一定要注意聲色,把心放在身形動作上,這就是文化。 
                       
                       
                       
                      ◆不用心就會差毫釐而失千里 
                       
                       
                      如果心不在焉,就會迷失自己,講話時不用心就會有損聲質。剛才我聽陳 
                      老師也說過,有一個人吐了一口痰,傳到最後變成了一隻鵝,這是很自然 
                      的現象,因為我們都是凡夫。 
                       
                      凡夫的耳根叫做浮塵根,有時候你講一句話,我不用心聽,就會聽錯了話 
                      當然也會傳錯話,一旦聽錯傳錯就會使團體的品質偏差掉,所以說聲調和 
                      形色一定要很用心。否則聲傳聲就會傳錯,腳步跟著腳步,也會差毫釐而 
                      失千里了。 
                       
                      看看我們繞佛的時候,前面的師兄、右腳左腳,一步一步走得整整齊齊的 
                      ,該轉彎的地方,前面的人走的有稜有角,可是跟在後面的人就不一樣了 
                      ,不知那個人走偏了一些些,結果一個跟一個的偏掉了,走到最後隊伍卻 
                      完全變了形。這就是差毫釐而失千里了,也是不用心的結果。 
                       
                      我來說個佛教的故事,以前佛陀會帶領比丘僧出去托缽,最主要的是要讓 
                      人一看到出家人能起信仰歡喜心,讓人知道這個僧團是在佛陀的領導下莊 
                      嚴的修行者。使令眾生見而能生歡喜心。這個歡喜心一起,就會想要去親 
                      近佛、聽佛說法。 
                       
                      佛陀對弟子們的修學,都寄以很高的希望,也就是能超越凡夫的迷情,直 
                      至心不被境轉,方才能行「方等慈」,所謂「方等慈」也就是不拘束你所 
                      要去的地方。如果還沒到阿羅漢的境界,佛陀是會限制那些地方你可以去 
                      ,那些地方不能去。 
                       
                      阿難卻一直認為他可以行方等慈,有天佛陀派他出去辦事,至午前阿難還 
                      沒回來,那天中午正好有人邀請佛陀去供養。由於阿難還沒回來,佛陀就 
                      先帶著僧團應供去了。 
                       
                       
                       
                      ◆阿難遭難,摩登伽女頓悟初果羅漢 
                       
                       
                      阿難自外回來時,僧團都出去了,他本想隨後趕往,但想想又不合乎禮節 
                      ,可是不出去托缽今天又得挨餓,他突然想到:對!今天我可以考驗一下 
                      自己定力如何……。 
                       
                      他對自己很有信心,想要試試自己到處去會不會起心動念,他到了一個執 
                      淫為業的地方,由於口很渴,他看到井邊有個女孩在舀水,因此就上前乞 
                      水喝。 
                       
                      佛陀有三十二相,阿難有三十相,可見他長得多莊嚴。他到了井邊把缽拿 
                      出來,請女孩給他一些水喝,這個女孩叫摩登伽女,她看到出家人向她要 
                      水,她也是很恭敬的要給他,可是等阿難走近,她抬頭一看,看到阿難這 
                      麼莊嚴的身相,她像觸了電一樣,連水都忘了倒了。 
                       
                      阿難看了這種情形,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向她說:請你給我一點點的 
                      水好嗎?摩登伽女把水倒給阿難之後,眼睜睜的看著他走開,竟像失魂落 
                      魄一樣的回到家,向她的媽媽說她要阿難當丈夫。 
                       
                      摩登伽女的母親也知道阿難是佛的弟子,是一位聖者,又怎能去侵犯他清 
                      淨的戒體呢?但是摩登伽女卻以絕食來要脅她的母親,一定要想辦法得到 
                      阿難。 
                       
                      印度有很多外道教,他們都會作法畫符,用邪咒使人心神恍惚。她母親經 
                      不起女兒的尋死尋活,因此向外道教求救,懇求黃髮外道作法,阿難在靜 
                      坐中無法安穩,竟然迷迷茫茫不由自己的走入摩登伽女的房間去。 
                       
                      佛陀正在向弟子說法時,突然發覺阿難不見了,知道阿難有危險了,再遲 
                      些就會失去戒體了。因此派遣文殊師利趕快到摩登伽女家帶阿難回來,阿 
                      難當時已被迷得不知即將失去戒體了,就在緊要關頭,文殊師利趕到了, 
                      在那一剎那間,他突然清醒了。急忙往外跑,和文殊師利一起回到精舍。 
                       
                      佛陀看到阿難回來時面有慚色,就向弟子說帶阿難到後面去沐浴,再說摩 
                      登伽女一看到阿難跑掉了,就急忙在後面追,且一面呼叫阿難的名字。 
                       
                      她一到佛陀的住所,就向佛陀要人,佛問她:「要誰呢?」她說:「我要 
                      阿難,阿難是我的人。」佛陀向她說:「你要阿難,那你對阿難是什麼心 
                      態呢?」她回道:「我愛他。」佛問她:「你愛阿難的那個地方?」她說 
                      :「我愛阿難的全部,從頭到腳我都愛。」 
                       
                      那時佛陀就叫弟子把阿難洗浴的水端出來,轉頭問摩登伽女說:「你說你 
                      愛阿難的全部吧!既然你那麼愛他,就把這盆他洗澡的水喝下去吧!」摩 
                      登伽女一看愣了住了,她向佛陀說:「佛啊!您是最慈悲的,為什麼叫我 
                      把這盆髒兮兮的水喝下去呢?」 
                       
                      佛陀說:「對啊!我很慈悲,既然你愛阿難全身的每個地方,為什麼他洗 
                      身體的水你不肯喝呢?我愛我的弟子,你愛你的阿難,為什麼你會嫌他的 
                      洗澡水髒呢?這些水是從你所愛的人的身體洗下來的啊!既然你嫌他髒, 
                      那你還愛他嗎?」 
                       
                      摩登伽女呆住了,她回頭想想到底我愛阿難的那個地方呢?阿難的洗澡水 
                      這麼髒,我究竟是愛他的那裡呢?當下她覺悟了,得到初果的羅漢位。因 
                      此求佛准許她出家。 
                       
                       
                       
                      ◆佛陀循循善誘,引導阿難找心 
                       
                       
                      阿難出來後,佛陀要他坐下,問他說你為什麼要出家?阿難回道:「佛陀 
                      啊!當初我是看到你那三十二相莊嚴的身相,不由得讓我起了恭敬心,因 
                      為那分的敬愛,讓我想要出家。」佛陀說:「你是因為我的三十二相而出 
                      來出家,那你是以什麼來看我的三十二相呢?」 
                       
                      阿難說:「我是用眼睛和心來看你的三十二相。」佛陀說:「阿難,現在 
                      你我都在講堂上,你除了看到我之外,還看到什麼呢?」阿難說:「我還 
                      看到堂內的大眾和屋外的一大片樹林。」 
                       
                      佛再問阿難說:「阿難,你看到了我,看到了大眾,也看到了樹林,你的 
                      心眼定位在那裡呢?」阿難回道:「這還不簡單,每個人都知道眼睛是長 
                      在臉上面,心是在身體中啊!」佛陀說:「那你的心就生在你的身中囉? 
                      」 
                       
                      阿難回答說:「是啊!我的心就是生在身中啊!」 
                       
                      佛陀聽了說:「那你就矛盾了,我們人的心若是在身體裡面,那你首先看 
                      到的應該就是脾、胃、肝、腸囉!如此才能證明你的心是在身中。既然你 
                      看到的是大眾,看到的是我和樹林,那你的心怎會在身中呢?」 
                       
                      阿難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向佛陀說:「我的心在身外。」佛陀問說:「 
                      為什麼心會在身外?」他說:「我看不到體內的肝臟……,我所看到的是 
                      體外的一切,那證明我的心是在身外。」 
                       
                      這是楞嚴經中的片段故事,阿難的心只是跟著佛陀的問題在轉,還是找不 
                      到心。 
                       
                       
                       
                      ◆心就在自己的身體動作中 
                       
                       
                      所以我說那怕佛陀出現在人間,你跟在佛陀的身邊,你要找心還是不簡單 
                      ,其實真正要找心是很簡單的,心就在我們的身體動作,而不是在心內。 
                      意思也就是說要注意自己的言語動作。 
                       
                      說話的時候要用心,走路的時候要用心,穿衣服的時候要用心,吃飯的時 
                      候要用心,一切的一切都要用(專)心,你的心就在你自己的身體動作中 
                      ──功能一發揮出去就是功德。 
                       
                      如果能把功能發揮出去之後,在功能中找回我們自己的本性,那就是反觀 
                      觀自性,我們把眼睛往外看,所看到的一切形態回收到腦海中,然後將它 
                      分析,得到歡喜的就是功德,如果做了之後覺得不安,就是在造煩惱業。 
                       
                      所以要找心,並不是離開日常的行動去找,如果你離開了日常的行動,即 
                      使是佛出現在你身邊,也沒辦法找到心呀! 
                       
                      慈濟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付諸行動去做,我常說佛法要生活化、菩薩要 
                      人間化,人人都可以做菩薩;只要我們把佛陀的教育拿來用在日常生活中 
                      ,如此我們就可與佛心平行。 
                       
                      最近有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學生回來當義工,他們覺得六天的義工生活 
                      ,比在學校所受的教育,更能體會出真正的良能和良知。 
                       
                      委員之間要互相教育,別人指正我們,就應該及時更正。彼此聯誼,大家 
                      結好緣。 
                       
                      希望你們多多利用機會回來,把慈濟的心與形態合在一起,化作一股清流 
                      ,把清流遍灑人間,這是我最大的期待。在此祝福你們,希望大家都能把 
                      心找回來,即是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