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塵心蓮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火鳥
◎陳美羿
1.鳳凰

在炎炎的東方,有一隻鳳凰
從火中來的仍回到火中
一步一個火種,踩著烈焰
燒死鴉族,燒不死鳳雛
一羽太陽在顫動的永恆裡上昇

──余光中「火浴」──


傳說中,古阿拉伯有一種鳳凰,每五百年即集香木自焚,以求更生。

火浴是劇痛的歷程,但經過焚燒、淬煉、淨化,待鳳凰自烈焰中沖飛而出
,獲得再生,煥然一身燦爛新羽,即在永恆裡修成正果。



2.雉

昔野火燒林,林中有一雉,勤身自力,飛入水中,漬其毛羽,來滅大火。
火大水少,往來疲乏,不以為苦。

是時,天帝釋來問之言:汝作何等?答言:我救此林,愍眾生故!此林蔭
育處廣,清涼快樂。我諸種類,及諸宗親,並諸眾生,皆依仰此,我有身
力,云何懈怠而不救之?

天帝問言:汝乃精勤,當至幾時?雉言:以死為期。天帝言:汝心雖爾,
誰證知之?即自立誓:我心至誠,信不虛者,火即當滅!

是時,淨居天知菩薩宏誓,即為滅火。

自古及今,唯有此林,常獨蔚茂,不為火燒。──大智度論卷十六,釋初
品中毗梨耶波羅蜜之餘



一個超越天堂的地方


上人說:「言可言,非真言。」

誠然,真正觸及內心深處的感動,豈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描繪的。

三年半前,拜訪新莊樂生療養院棲蓮精舍,撰寫了「一個超越天堂的地方
」,報導院內痳瘋病人的菩薩行誼,也因此揭開了「微塵心蓮」專欄的序
幕。

一千多個日子裡,經常隨慈濟的委員師兄師姊們上山求法,精舍內老菩薩
們的慈悲開示,智慧法語,每每照亮了我們粗糙、晦澀的生命。下得山來
,那種心靈的悸動,久久都無法止息。

常常,我會這樣告訴同行的友人:

「棲蓮精舍是我心目中第二個靜思精舍,我們是來朝聖的。」

「有些人的演講是清粥小菜,有些人的演講也只不過是梅花餐,而樂生的
菩薩們開示的卻是滿漢全席。」

佛菩薩千百億化身,樂生療養院的老菩薩們如火浴的鳳凰,如烈焰中擎出
的紅蓮,示現出經病痛錘鍊、淨化的心靈,而把地獄莊嚴成超越天堂的地
方。

但是,他們謙稱:「我們只是一隻力量微薄的雉鳥,但願清濕羽毛,以滴
水來撲滅大火,雖自不量力,唯以死為期,希望能感動龍天護法(社會大
眾),共同來滅火,讓社會更安定、更清涼。」

這是真菩薩行者,為眾生,千死千生,難為能為。


一手締造棲蓮精舍的金伯伯


痳瘋,毀掉他英挺的外型,毀不掉他堅強的意志;毀掉他美好的前程,毀
不掉他奮勇的毅力;他的軀體傷殘,卻是矯健的強者;他垂垂老矣,慧命
卻能永生。

金義楨伯伯,江蘇武進人,二十九歲即官拜少校,擔任作戰參謀,正是意
氣風發,前程似錦。不料卻罹患痳瘋病,宛如晴天霹靂,其震驚、悲痛,
非人所能體會。

「初進樂生時,我放棄自己,縱情的毀滅自己,希望早日步向死亡,結束
這不堪的人生。」他說。

然而,業不盡,命不絕。不!應該是:菩薩的願未了,使命未達成,他還
不能「走」。

無與倫比的病苦磨難,正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試煉,他是一次次
在烈焰中自焚而不死的火鳥。

經過一番生死掙扎,終於在佛法的大海中找到了心靈的皈依處。

「佛法講三世因果,我明白了要歡喜受報的道理,不但平息了對天地不平
的抗議,而且要將它化為積極的動力。」

他在院裡,自度度人,且發願在有生之年,把剩餘的價值奉獻出來,徹底
的消滅痳瘋病。

民國四十三年,蓮友們胼手胝足,艱辛的起造了棲蓮精舍,成立念佛會。

多年來,金伯伯擔任會長,領著蓮友們早晚課誦,讀經拜佛,講解因緣果
報,鼓勵大家懺悔、種福。

六十七年,證嚴上人法駕首次蒞臨此一遭社會遺棄的暗角,給予整修房舍
、加貼菜金、照料老病者的幫助,這是樂生與慈濟結緣的伊始。

五年後,上人籌建慈濟醫院,樂生主動要求停濟,並開始回饋。

金伯伯勉蓮友:「過去生不勞而獲,業障深重,今生才會四肢殘廢,五官
變形。住在樂生,接受的是國家的供養,也是兩千萬納稅人的錢,來生勢
必要償還。如此借貸的生活,不如省吃儉用,及早攤還一些。」

社會上很多單位不敢接受他們的錢:「你們都需要人家救濟了,那能救濟
別人呢?」

但是上人慈悲,開放慈濟大福田讓他們來播種。

「蓮友們每個月領到一千兩百五十元伙食費,先捐慈濟功德會費四百元,
再扣掉五百元素食部公炊款,還剩三百五十元的生活費用。」

雖然他們的生活簡單,但不到四百元要過一個月,難怪「連一瓶蜜豆奶都
不捨得喝。」

有人來參訪,金伯伯就不厭其煩的介紹痳瘋病,以袪除訪客心理上的疑懼


他說:「一般人談痳瘋病而色變,事實上它不如想像中的可怕,早年的病
人因無特效藥控制才留下殘毀的後遺症。但現在有五千人以上的患者在社
會各行各業工作,以藥物治療則與常人無異。」

這種病,唯「業力」可解釋。沒有「因」,天天來也不會得;過去生種有
「因」,不來也會得。明白這個道理,到樂生就會安然自在,沒什麼好怕
的。

「因禍得福」,是金伯伯的善解,事實也如此,佛法是「無上甚深微妙法
」,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他們遇上了,深入了。在佛法中得到了大智
慧、大自在、大解脫。

「在這裡,我們不像社會上一般人為生活疲於奔命,迷失在五欲六塵中,
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冷靜地、慢慢地觀察、去思考、去想。」

去年八月,幾個同鄉回到大陸,金伯伯託他們打聽,得知江蘇也有痳瘋療
養院,住在古祠裡,吃住、醫療都相當艱苦,尤其缺乏冬天禦寒的衣物。

他匯了四千美金,指定採購棉襖、棉被。大陸的有關單位辦得很圓滿,且
寄了感謝狀來。

今夏,大陸世紀性的洪澇,慈濟展開賑災,金伯伯更是不遺餘力的推動。
蔡玉治、林積玉兩位老蓮友把畢生的積蓄捐出來,金伯伯說:「只要佛堂
存在一天,他們將來的後事就由佛堂負責。」

「大陸賑災是慈濟二十七年來最大的挑戰,它的意義不只在賑災,而是化
解兩岸四十年解不開的心結啊!」


拄杖賣心蓮的宋老菩薩


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雙目失明,卻證得天眼通,「見閻浮提,如
視掌中菴摩羅果。」

宋老菩薩,正是當代的阿那律尊者,以心眼得見十方域,觀十方眾生相。

證嚴上人曾讚歎:她的心就是藏經閣。因為厚厚的地藏經,她一字不漏的
背起來。這份功力,幾人能有?

「現在背無量壽經啦!」她開心的說。

宋老菩薩,名字叫金緣,出身高雄望族。八歲喪父,同年端午節,以小鐵
罐打午時水,掉到井裡去,差點淹死。從此體弱而瘦小,相者言:這孩子
清潔命,不可戴重孝。但是身體益弱,左手無力。十歲時,經一日籍醫師
診斷為癩病(痳瘋)。

她斷斷續續的讀書、養病。二十一歲時母親去世,所幸兄嫂很照顧。二次
大戰末期,她疏散住在龍泉寺,開始親近佛法。

三十歲時,不小心被衛生處的人發現她的病,因而被送到樂生療養院來。

「見到『以院作家』的石碑,我心都碎了!」

也是一番生死泣血的掙扎,她向命運低了頭。肢殘、眼盲,她在這裡受報
,也在這裡燃燒、錘鍊,她是鳳雛,在這裡火浴。

眼裡看不到紅塵是非,練就聽覺與思維更加的敏銳。

她說:「人身難得,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因此我很珍惜今生今世為人的
機會,今身不向此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

慈濟世界廣播節目開播,樂生的蓮友們都是忠實的聽眾,尤其是宋老菩薩
,她不但用耳朵聽,還用心去聽。

上人要建院時,她發起一人一萬買心蓮運動。拄著掃把柄,挨家挨戶的去
賣心蓮,介紹上人和慈濟,一個月的時間,她在樂生這個小社區,居然募
了三十幾萬。心蓮運動從樂生推展出來,一般社會大眾紛紛響應,「樂生
能,我們也能!」不是嗎?

民國七十八年,宋老菩薩意外的得到了一筆兩百三十萬的祖產。她慨嘆:
兄弟姊妹都凋零了,唯有又殘又病又老的她還健在。

她把兩百萬捐給慈濟大學,三十萬做便當,與當時參加慈濟護專開學典禮
的來賓結緣。有人笑她傻;有人讚歎當時她難捨能捨、難行能行。她自己
說:「錢放在我這裡沒有用,給上人才有用。」

上乘的根器,加上佛法的智慧,宋老菩薩開拓出她一方光明的世界。尤其
她擅長說故事,信手拈來的禪門公案或佛經裡的典故,總是讓人聽得笑中
帶淚,震撼深思。

「因果業報,絲毫不爽啊!」末了,她總是強調因果不昧,要深信不疑。
再三叮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今夏,她再度走出她的斗室,為的是大陸彼岸的同胞。

「台灣都救不完了,還救到大陸去?」有人說。「台灣,你有去救嗎?」
她心平氣和的說:「台灣那裡有苦難,報給慈濟功德會,不必客氣。」

「中共一再揚言武力犯台,為什麼要去幫助他們?」

「揚武力犯台的人沒有淹到水,我們不救濟他,我們救濟的是苦了幾十年
的貧農,他們都是善良的老百姓,跟我們是同文同種的同胞。」

「拿錢到大陸,讓中共買槍砲打台灣?」

「不會的,慈濟的善款是直接交到災民手中。」

「在大陸蓋房子,會被他們的政府沒收,沒有用的。」

「慈濟的房子,全世界矚目。中共還破天荒發給所有權狀,房子要買賣或
讓渡,都要知會慈濟的。」

她一一解說,一一勸募。一人一百元就好了。

「不是台幣一百元。」宋老菩薩幽默的說:「是人民幣一百元(合台幣五
百元)。」

走了幾天,收了十幾萬元。

眼盲心不盲,在她的心眼裡,自有他人無法窺視的風光。


兒孫滿堂的林師姑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是一句很平常的話,而出自林葉師姑的口
中,不知怎地,卻會叫人落淚!

林師姑是三重人,現年六十歲。在她十六歲時,發現患了痳瘋病,而住進
了樂生。

生不如死的病,加上骨肉乖離的痛,確實不是一個十幾歲孩子所能揹負的
。所幸,樂生院裡多的是歷劫歸來的病友,大家勸慰她、幫助她,終於,
把生命重建起來了。

當年尚無特效藥,病症一發作,痛得滿地爬,把指甲都抓掉了。有一段時
間,三天兩頭聽到病友自殺,都是到後山去上吊。

她說,曾有一度她也很想死,但是,聽到一位法師說的一個故事後,她打
消了自殺的念頭。

「我很慶幸留得此一報身,得與慈濟證嚴上人同一時空,讓我有種福的機
會,我會緊抓著不放的。」

林師姑不識字,卻很喜歡念佛拜佛,她很精進,悟性又高,很快的就體會
到什麼是「如來真實義」。

「我發現以前念佛拜佛,是在應付阿隬陀佛。這種精進,只是白費工夫。
真正的學佛是要力行菩薩道,要去做啊!」

七十五年,父親因癌症住院,林師姑首度下山,到醫院照顧父親,重續離
散數十年的父女緣。

她為父親宣講佛法,並把畢生的儲蓄十萬元捐給慈濟為父親植福。

那些錢,原預備身後用的,以前,她說:恨透了樂生,一輩子出不去,死
了骨頭要安置到外面寺院去。現在,她捐了出來,她說:人的身體本是臭
皮囊,人死了更是一堆垃圾,放在那兒都無所謂。

過去,她有深深的自卑感,只要有訪客,她就躲得遠遠的。近幾年來,她
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不但走了出來,還會拿起麥克風跟大家講話。

她常這樣對來訪者說:「地藏經裡,婆羅門女為救母親到地獄去,鬼王告
以:來地獄的有兩種人,一是業力感召,一是菩薩威神之力。而樂生就宛
如地獄,我們是因業力而住在樂生;你們則是菩薩的慈悲而來樂生的。所
以你們都是菩薩。」

她的聲音清晰響亮,說話流暢生動。每每能扣住聽眾的心,無礙的辯才來
自無上的智慧。聽林師姑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

最近,因緣成熟,林師姑經常應邀到各大小型的慈濟聯誼會、講座或茶會
上去演講。

會中,她都會介紹她的「兒女」、「媳婦」和「孫兒」。

原來,在二十幾年前,樂生山上迴龍地區有許多南部來的小家庭。他們到
北部謀生,賃屋而居,生活拮据,無力再請人看顧小孩。在偶然的因緣下
,林師姑成了他們的義務褓姆。

「他們不嫌棄,肯把孩子讓我帶。」

山上地方寬敞,又沒有車輛,真是孩子的樂園。

最多的時候,林師姑有十八個孩子要照顧,大大小小,為他們洗澡、洗衣
服、煮飯、帶便當。

現在這些孩子都大了,嫁的嫁、娶的娶,各自成家立業,第三代出世了,
林師姑升格當了「奶奶」。

「有一句話說:超出三界。我真是超出三界了,沒有結婚,卻兒孫滿堂。
現在還有兩個家庭十一個人在我這兒呢!」

孩子們對她都非常敬重,老大張輝雄要創業時徵詢她的意見。她說:「行
!但要依我兩件事,第一:不要應酬,第二:不可偷工減料。」

她告訴孩子:現在你兩隻腳追四隻腳的錢,會辛苦一點,但只要你誠懇老
實的做下去,四隻腳的錢會來追你這兩隻腳的人。

今年八月,孩子們為她做六十大壽,她領著兒孫到佛堂念佛,然後把全部
的紅包二十幾萬全部捐給慈濟作為大陸賑災。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苦到極點,就會超越!」

不經過火浴,那有鳳凰?


雲來集菩薩在樂生


蔡玉治:(七十二歲,眼盲)

救人要緊,大陸同胞一樣是人,他們在受苦,我們知道了,實在不忍心。
五萬元在社會上的人來說不算什麼,我是存了一輩子才存這五萬元,我求
金伯伯成全我,替我拿去賑災。畜生都有互助的心,何況我們是人。


林積玉:(七十八歲,肢障)

過去生不知造了什麼惡業,才要受此報應。我們示現給大家看,切不可胡
作非為。現在大陸同胞沒得吃、沒得住,想到就難過。我有心無力,唯以
畢生的積蓄五萬元拋磚引玉,希望社會上有福報的人,大家一起來。我死
後唯有一個心願,就是來生還要再來人間,到慈濟世界來,做個大菩薩。

樂生院裡,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菩薩雲來集。許居士說:一輩子學一句話
,學不成功,那就是:「不計較」。孫老伯說:布施,要三輪體空,做人
,要放下……。耳熟能詳的話,由他們說出來,就特別不一樣,特別感動
人。為什麼?

因為這是他們歷練出來的,花一輩子的時間「熬」出來的。

上人說:身,一無所有;心,一無掛礙。這就是他們,捨去身外之物,心
就昇華了。

但是,無掛礙是對自己。因為菩薩不捨眾生,眾生的苦難,永遠是菩薩的
負擔。

金伯伯說:「大陸的水患淹在上人的心上,幾個月來上人寢食難安,他掛
礙的是受災的眾生。」

跨過海峽的救援,不止是物資的輸送,也是愛心的登陸。

「自從開放大陸探親之後,從台灣直接間接送到大陸的錢不下三百億美金
,但卻得到的是什麼?大陸親友的紛爭和貪念,台灣同胞的怨聲載道,時
有所聞。」金伯伯說。「慈濟在安徽和江蘇災區興建的慈濟村,不啻兩顆
原子彈,但卻是和平的原子彈,震驚了台海兩岸的同胞,也引起全世界的
矚目,它的影響是歷史性的。」

樂生的眾菩薩們,在清淨的高處,悲憫濁世的眾生,他們謙稱是火場的一
隻雉鳥,但事實上,他們宛如火中去來的鳳凰,振翅飛翔,又低迴難已…
…。

您,聽到他的呼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