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慈濟精神出發建設一個嶄新的中國 |
|
◎慈承 |
|
慈濟遠赴大陸賑災,受到海峽兩岸的矚目。
直接、重點的賑災方式,透過親手遍布施,把愛傳送到災民手中,
不僅讓四十年的隔閡為之破冰解凍;
尤以慈濟人強烈的向心力所呈現的團體之美,更讓外界刮目相看。
在賑災工作告一段落後,
接受本刊訪問的海基會陳副董事長、中廣唐總經理,和企業領袖們,
一致推崇「慈濟精神」
☉陳長文/慈濟有股無形的力量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秘書長
大陸以往發生天然災害,都以自力支撐。唯去年之百年罕見的嚴重水災,
由於災區遼闊,災情慘重,乃破例公開表示願意接受國際社會的援助。
我們非常樂見其政策的改變,事實上,尋求巿援並不可恥,而台灣地區同
胞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胸懷,立即發起賑災勸募,對大陸同胞
及時予以救援,也是極其自然的反應。
台海兩岸同胞隔離四十餘年,彼此血濃於水的感情,無時不在。只不過因
政治經濟形態的對立,很難找到一個溝通的機會。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以
來,民間交流頻仍,但均屬個人行為。此次水患發生,或許就是佛家所說
的「緣」吧!它讓我們同胞的手足之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這在兩岸關係
的發展上,自有其不凡的意義。
慈濟功德會以民間的立場和力量,到大陸做重點、直接的救災,在各方面
的成效均非常大。因為處於目前兩岸情況,政府出面救災,事實上容有未
便,縱然施為,恐亦未必為大陸當局正面接受。故以民間立場辦理,殊稱
允當。尤其證嚴法師慈悲為懷,慈濟精神以救人濟世為本,與紅十字會強
調的「愛心溫暖社會,以服務造福人群」的宗旨相同,都是推廣善行義舉
,真純誠摯,講求利他的菩薩心腸的本然表現。
慈濟賑災,除了送去有形的物資外,還帶去溫暖的關懷和精神的支援。最
重要的,還有「愛」與「善」的種子,讓大陸同胞了解,人與人之間不是
所謂「唯物」的,人們本具有善根愛心。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的理念。此優良文化傳統,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以來,
就是中國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精神所在。禮運大同篇的理想就是我們努力
實踐的指標。慈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精神,必將在大陸產生
共鳴和回響,我們期待它開花結果。
兩岸隔離四十多年,造成隔離的原因,今天繼續存在著,那就是信仰的制
度截然不同,台灣海峽的隔絕只不過是有形的,真正無形隔絕我們的是「
意識形態」。政府也很希望透過民間的交流化解彼此的歧見。
灣目前社會的生活,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空前未有的安定、繁榮。對中國人
而言,我們可以讓大家了解,中國人也能有民主的政治體制,自由的經濟
制度,多元社會的宗教信仰。對世界而言,我們可以讓大家了解,中國人
是可以富足的、可以繁榮的,並不是注定我們要貧窮、落後、無知。
兩岸目前在政治上沒有著力點互相交流,因此民間的交流就顯得相當可貴
而重要。慈濟超然、踏實的賑災活動,成果斐然,倍受肯定。我們觀察慈
濟一向在國內的許多活動,大家都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動員力量。尤以賑災
募款,在短短的時間內有如此巨大的回響。其中必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希
望此一無形的力量往社會各階層擴而大之,並結合其他團體,如紅十字會
,為共同的目標努力,使全台灣、全大陸,甚至,行有餘力,讓全世界的
人都能生活在互助、關懷的幸福之下。
☉唐盼盼/播種工作要繼續
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
大陸世紀性的澇害,慈濟成就了一個歷史性的工作,除了救災,也為台海
兩岸的交流關係成功的向前邁進一大步。
經過幾個月的辛苦、奔走,終於把賑災工作做得圓滿實惠。我們知道,發
放了白米、現金、棉被、衣服、種子、肥料,還在安徽、江蘇、河南蓋了
堅固現代化的「慈濟村」。
中廣記者王憶慈曾親自到災區去採訪,他說房屋蓋得太漂亮了,在當地產
生了無比的震撼。他們對慈濟印象深刻,認為是確實在做事的團體。還提
起賑災團林碧玉、蔣科尼的名字,念念不忘。
台灣和大陸血濃於水,是親近難分的,他的苦,就是我們的痛;他的貧窮
落後,富足安樂的我們又何忍坐視?
和平、統一、均富是大家共同的希望。中廣愛心園基金會「送愛心到彼岸
」,也曾捐贈了四十三台冰箱給合肥市衛生局,作為疫苗儲存之用。基金
會董事長李蝶菲小姐在大陸接受訪問時,曾以「兩岸合則中國肥」來形容
這種期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願意幫助他,是真誠的、友善的。大
家都希望中國進步、中國富強。而中國的進步、富強、統一、現代化,都
需要慈濟的精神力量。
希望慈濟在大陸的工作不要停,且要越做越廣,細水長流的把慈濟精神帶
進去。
中廣新聞網、流行網以及亞洲之聲,對大陸廣播效果相當好,蘇州、南京
、北京、哈爾濱,甚至內蒙古都收音清晰。廣播的傳播力很大,我們很願
意配合慈濟來做節目。
證嚴法師的話是入世的,合情合理的,我印象很深的是自立早報的一篇文
章,一位婦人很喜歡念佛、拜佛、跑道場,把家庭忽略了。先生很生氣,
大罵一頓。婦人向證嚴法師哭訴說,「他不懂佛法,連師父都誤會了。」
證嚴法師告訴她:「是妳不懂,是妳誤會,學佛是先要把自己的本份事做
好才對呀!」
像這麼正確的觀念一定要讓大家都知道,所以今年慈濟的「預約人間淨土
」活動,中廣一定傾力配合。希望把台灣建設成一個真正的人間淨土,進
而把這種精神傳播到大陸去,讓所有的中國人都能蒙受慈濟的恩澤。
若兩岸能因慈濟的努力而統一,則不久的將來,諾貝爾和平獎一定會頒發
給證嚴法師,這是中國人之幸,也是中國人之光,我們深深的期待著。
☉王文洋/中國的希望在慈濟
南亞塑膠第四事業部經理
台塑企業石化工程中心經理
去年大陸洪水為患,台灣同胞發起賑災活動,特別是慈濟,更深入災區,
做最直接的、最需要的救助。
儘管有少數人抱持著不表同意的看法,但我相信,證嚴上人的慈悲、智慧
和遠見是超乎常人的。不忍眾生苦是其一,更重要的,在賑災的背後,還
有一個更大更長遠的目標,那就是對中國,甚至對整個人類的關懷。希望
能夠把愛的種子種下去,發芽、成長,造成一個愛的世界。
幾千年來,每當改朝換代,則中原板蕩,人民流離失所;所以聖主明君、
桃源風光,為人民所歌頌和嚮往,其背後的意義,正說明人民不被尊重,
生活艱困難言。
台灣自荷蘭人佔領,再歷經鄭成功父子、滿清、日本,紿終在戰亂和腐敗
的政治,或異族統治之下,沒有東西吃,難怪台灣人見面就問:「吃飽了
嗎?」
台灣光復後,也走過一段相當悲苦的路。但經過多年努力,總算步上安定
富庶的局面。甚至物質的享受已豐富到泛濫的程度了。
我十三歲時被送到英國讀書,一個不懂英語的黑頭髮中國男孩,受盡了同
學的欺凌嘲弄。所以小小年紀就體會到什麼叫做「種族歧視」。
回國以後,我很欣慰,至少覺得有一個屬於中國人的土地,是有史以來,
最繁榮、最安樂的階段,我們要珍惜,不要任意去破壞它。而且要想怎樣
利用現有的基礎,來創造中國人真正的將來。
我們要從過去悲慘的經驗、悲慘的歷史、悲慘的教訓中學會如何站起來,
不要讓我們的子孫,遭受像祖先一樣的命運,要抬起頭來,讓中國的悲劇
成為過去。以後中國人才能在世界上立足,這才是海峽兩岸最重要的共同
課題。
拜識上人已一年多了,我深深的敬服他。而且一直努力的要把慈濟精神引
進台塑的企業體中,我相信,對公司、對員工,都有莫大的助益。我更希
望慈濟的這股清流能成為台灣的主流,大陸的主流、甚至世界的主流。
要替中國人創造幸福,要從心連心開始,這次很多團體到大陸賑災,最能
得到他們的心的,要算是慈濟了。因為慈濟送去的,除了有形的物資外,
還有「心靈食糧」。
中共絕不能忽視這個台灣最有意義的團體,有兩百萬忠心耿耿的會員的團
體,且不斷在成長茁壯的團體。希望他們也來深入了解,深入體會慈濟之
美,同時從慈濟的精神出發,台海兩岸同步努力,建設一個嶄新的中國。
總之,中華民族的希望在慈濟,這是我的由衷之言。
☉洪敏弘/盼兩岸皆成慈濟世界
國際電化商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建弘證券體系總裁
非常樂見慈濟的愛心登陸大陸。
自大陸發生水災,我們企業內部馬上開會,研究如何回應,決定以三個公
司名捐款新台幣一百二十萬元,請紅十字會轉交,聊表關懷之情。
後來由大嫂簡靜惠及妹妹洪美惠處得知,慈濟也發起賑災活動。於是呼籲
員工同仁捐獻一日所得,因為救災急如星火,透過不同的管道,則災民獲
救的機會更多更快。
雖然一日所得數額不大,但給全體同仁一個參與的機會,許多人捐的都超
過一日所得,表示「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愛心人皆有之。
這段時間,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出現,例如:台灣都救不完了,還救到大陸
去。但我知道,慈濟在台灣的各項工作並沒有因賑災而停頓或影響。況且
海峽兩岸乃是同胞一體的。近幾年來,探親活動頻仍,我也去過幾次,過
去在書上讀過的地理文物都能親身去經歷,感到無比的親切。
賑災濟貧的工作,先父洪建全先生生前一直都在做。後來台灣民生富裕,
許多知感恩圖報的人,競相加入慈善行列。大嫂自美回國後,乃改變方向
,積極策劃成立文教基金會,以另一種方式和內涵來回饋社會。
但是這次大陸的水災實在太慘重了,因此我們參與救災,雖然捐款是不足
掛齒的小數目,但匯入慈濟的功德海中,積少就能成多。
去年,證嚴法師榮獲麥格塞塞獎時,我正在菲律賓,聞訊無限歡喜,覺得
與有榮焉。證嚴法師的德望已獲國際人士的肯定,難怪他登高一呼,在短
短的幾個月內,就籌募到四億多元,足見慈濟動員力量之巨。
據聞慈濟精神已隨賑災進入大陸,且有人加入成會員,若他們能來台參訪
、交流、觀摩、見習,再回去推動,正如「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
啟發大陸同胞「自救救人」的良知良能,兩岸都能成為慈濟世界,豈不美
哉!
☉洪敏昌/賑災方式創下典範
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理事長
國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大陸的水災和台灣不一樣,台灣山高地小河短,水來得急也去得快,復建
較容易。而大陸的漫漫長江,有些地方水位心窪地還高,一發生洪害就不
可收拾。
去年的水災,為保工商業區,而犧牲農業區。農村生活本來就苦,這下子
苦上加苦,自然就更令同情了。
證嚴上人發起賑災,當然義不容辭就該響應。我們是利用員工朝會時提出
呼籲,同仁回響相當熱烈。有人建議把每個人的「額外獎金」直接撥入賑
災專戶,但我認為不妥,捐款要出自個人發心,不可勉強。因為自種善因
,將來才能自得善果。
內人徐秀華女士參與慈濟多年,為這次大陸賑災,也會同她們慈濟的師姊
們,設攤義賣三次,非常辛苦。我發覺,捐錢固然值得贊許,但能實際參
與、投入工作的人則更了不起。
秀華是我姊姊洪美惠的幕後委員,非常有心推動慈濟,時常辦茶會或送書
給同仁。現在普騰和國齊一千多位員工中,已陸續加入成為長期會員,希
望有一天,公司能成為慈濟世界,則大家都有福了。
多次到大陸,感到很痛心,四十年的不同體制,台海兩岸脫節太大,尤其
是教育,差距更遠。大陸同胞最可憐的不只是生活的苦,而是沒有受教育
的無知的可悲,這也是我們要幫助的一環。
證嚴上人直接的賑災方式,已創下一個最佳的範例。且在大陸建敬老院、
福利院、醫院、中小學,可說老有所終,幼有所養,面面都兼顧到了,我
們自當鼎力支持。
個人現任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理事長,建研會成員為目前國內大中小
企業菁英,我們自許為新生代企業家,大家都有一股熱忱,要為社會奉獻
一己之力。
我也努力的把慈濟精神帶進建研會來。工商企業界因有慈濟的理念將可提
升其層次。欲思回饋,也有一處最恰當的福田可資播種,但願──有願必
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