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點燈的人(13) |
|
◎凌雲 |
|
☉蔡秀鳳委員
一輛老舊的鐵馬
即是海菜師姑從事慈濟工作的交通工具
眾多會員就在她這一腳一踏中逐漸開展
只要談起「海菜師姑」,經常出入台中分會的師兄、師姊們,可說是無人
不知、無人不曉。個子嬌小的蔡秀鳳師姊,一副福福泰泰的模樣,臉上常
溢漾著笑容,所到之處,一如和風春陽般,帶給人舒適自然。
◆帳目清清楚楚
每一次到功德會繳款,她總是逗留得最久的一位─因為不認識字而必須請
分會小姐幫忙。即便如此,她的帳一筆一筆算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她
請會員用紙片自行寫好姓名、款項、住址,然後夾在款項裡,再將每一地
區,分別用不同的袋子裝好送繳分會。有時工作人員一忙,難免會有疏忽
的地方,她都能夠細心地抓出錯誤,然後客氣地請小姐再重算一次,「因
為我以前做生意,雖然不識得字,但是算帳可絲毫不馬虎。」這是她最引
以為豪的地方。
◆一步步邁向寶山
認識慈濟的因緣,得追溯到民國七十五年醫院落成時,姪孫女邀她到花蓮
,當時她頗不以為然的說:「台中寺廟道場這麼多,何苦大老遠跑到花蓮
?」最後拗不過親友的好意,才抱著「捧場」的態度隨行,沒想到就這麼
被「黏」住了。
回來後聽人說台中分會位於民權路上,但是民權路這麼長,該怎麼找起呢
?她轉念一想:既然上人農曆初一皆會到台中,屆時一定會有很多委員出
入,一定可以找得到。憑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當天,她真的循著民權路
一步一步走來,果然讓她見到一群身穿藍色旗袍的委員,她興奮莫名,終
於讓她尋到寶山了。
此後,只要上人到台中,她就準時到分會報到。每次當會眾蜂湧而上,圍
在上人身旁時,她只是默默坐在一隅,靜靜聽著上人為會員開示的法語甘
露;有一次上人慈藹的問她:「妳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要問?」她只是搖搖
頭。只要能見到上人慈顏,她就心滿意足了呀!「假若還有任何疑問,在
上人與其他會員一問一答中,我早已得到解答了。她淺淺地笑著說。」
◆別人能,我也能
由於常來分會的緣故,與工作人員熟稔,大家見她如此精進,皆鼓勵她出
任委員,她卻以不識字且人面不熟為由,躊躇不前;上人得知後,即以花
蓮一位老菩薩雖不識字,卻以記號畫出會員特徵為例,勉勵她:「凡事不
要怕困難,怕的是能否用心去做。」「別人能,我也應該能!」秉持著這
一分信念,她終於克服心理障礙,勇敢加入勸募行列。
一輛老舊的「鐵馬」(腳踏車),即是她勸募的交通工具,她的會員就在
這一腳一踏中拓展開來,甚至遍及彰化地區,堅毅的意志力,讓後輩自嘆
弗如。李朝森師兄曾請教她究竟是如何勸募?她依舊笑著說:「我請上人
的錄音帶給他們聽,不用我多費唇舌呀!」招募會員,她從不勉強別人參
加,她以行動來代替口說,她說:「說的再多,假如不做出一點成績來,
怎能讓人信服。」她要會員親自來看,了解慈濟後再來參加,她的會員很
多都是相互介紹而來的。
每個月她必須騎著車子穿梭於大街小巷,收取功德費,不僅辛勞,而且易
發生危險,她靈機一動:「假如將會員集結在一起,一方面不僅縮短時間
,再者更能讓會員彼此聯誼,促進交流,一舉數得。」此後,她改弦易轍
,將原本必須挨家挨戶收款的方式,改為會員集會式,除了定期收取功德
費外,更藉此傳遞慈濟訊息,儼然是一小型的慈濟茶會。
◆慈濟是終生志業
「海菜師姑」原本經營海菜買賣,原以為將做生意的擔子交給下一代後,
自己的生活一定清閒無趣;沒想到加入慈濟後,她變得比以前更忙碌,家
中的電話十有八九是會員找她的。兒子常笑她:「家中的電話,都快變成
媽媽的專線了!」而她謹記上人開示:「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
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敞開心胸,接引眾多會員,努力做慈濟
。
去年,她曬被子時,不慎從椅子上摔下來,休養了好一段時間,不僅無法
騎鐵馬,至今腰骨仍隱隱作痛,但她仍然克服疼痛,持續委員的任務,「
不做慈濟,那怎麼行呢!」她說。
◆一步一印緊隨上人
今年三月二十二日在向上國中舉辦的園遊會,師姊們知道她蒸煮的「米糕
」,又香又Q,便為她準備一個攤位,讓她展現長才;熟料前一天舊疾復
發,她雙腳痛得幾無法站立,著急萬分,忙向佛菩薩祈求:「要痛,總得
園遊會過後才能痛呀!」當天,她忙得連手都起泡了,仍然不亦樂乎,早
已忘記身軀的病痛。
「雪夜觀燈知風在,寒天飲茶知味在」,做慈濟她一年四季如春,而所得
到的樂趣,只有親身力行才能體受箇中滋味。每天以歡喜心來面對人生,
她的生命樂章才正開始展步呢!她願緊隨上人腳步,一步一腳印踩在慈濟
的歷史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