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帶一把善的種子來人間 | 
                   
                  
                     | 
                   
                  
                    | ◎證嚴上人主講/弟子靜淇記 | 
                   
                  
                     | 
                   
                  
                    【聯誼會講話】 
                       
                      講於五月十七日 
                      農曆四月十五日 
                       
                       
                       
                      諸位大德,阿彌陀佛! 
                       
                      今天是農曆四月十五日,氣候明顯的接近夏天了,雖然天氣很熱,但大家 
                      所表現出來的,卻是這麼的和善與安怡自在,這就是慈濟世界的真善美。 
                       
                      每月一次的委員聯誼會,我們同時舉行慶生會,共同祝褔在這個月出生的 
                      大德;人間之所以會這麼美、這麼和祥,充滿了愛的氣氛,正是因為在無 
                      數個今天,有無數個的你、我、他出生在人間,大家共同付出心力,充分 
                      發揮人身功能,才有這麼美的慈濟世界呈現在世人眼前。 
                       
                      慈濟大家庭每個月都有很多壽星,也有很多人在為他們慶祝,被祝福的人 
                      懷著感恩,祝福人的人也滿懷歡喜,歡喜就是福;而無論福或歡喜,都是 
                      從我們的智慧中顯露出來的。 
                       
                       
                      ◆昨日之日譬如昨日死 
                       
                       
                      剛才有榮譽董事、委員代表、護專校長和學生,藉著今天是母親節,他們 
                      一一獻花給我,我雖然接受了﹐其實我是代替在座、甚至普天下的媽媽接 
                      受的。 
                       
                      人與人之間是生命不斷的延續,每個人都有父母,父母養育我們需非常辛 
                      苦的付出,因此,對於這分生命的延續,我們要時時懷抱一分感恩心。 
                       
                      昨天我到慈濟醫院,正逢院內同仁舉行慶生會,會中邀請委員上台現身說 
                      法;由於五月是母親節,所以委員們的話題,都離不開感恩父母。 
                       
                      其中有位慈誠隊員說,他的過去不只是讓父母親失望,甚至已到了絕望的 
                      地步。由於身為長子,父母特別疼愛他,而他卻不懂得為什麼要感恩,認 
                      為別人愛他、疼他,是應該的;自小學開始,他對父母的需索就無窮無盡 
                      ,而且必得隨時滿足他。 
                       
                      他舉例說,譬如向父母要一百元,媽媽和他商量,可以打八折給八十元嗎 
                      ?他一聽只有八十元,就說:「那我不要了!」立刻掉頭就走。媽媽看到 
                      他生氣跑了,就趕快追上說:「好啦!好啦!我給你一百元。」他連理都 
                      不理的出去了。 
                       
                      等到晚上回家,媽媽就得看他的臉色,然後把錢送到房間給他,還要向他 
                      說:「早上媽媽沒給你錢,你生氣了嗎?對不起啦!這一百元趕快收下吧 
                      !你不要再生媽媽的氣了,拜託!拜託!」做媽媽的一直懇求,直到他收 
                      下錢為止,而最後他總會來一句:「下次不可再這樣了!」他從小學到高 
                      中都是如此。 
                       
                      高中時候他就己學會「五專」──抽煙、吃檳榔、打電動玩具……等,不 
                      喜歡唸書。一直混到三十幾歲,父母對於這個孩子已完全絕望了。直到兩 
                      年前的一個晚上,百般無聊中,他打開收音機,正好聽到「慈濟世界」廣 
                      播節目,有位委員正在現身說法,懺悔過去;他聽了之後不禁疑惑:慈濟 
                      世界真的這麼美嗎?內心不禁對慈濟產生一股好奇心。 
                       
                      經過一段時間,他碰上一位會員,經由會員的介紹,他來到花蓮慈濟。聽 
                      我說起「慈誠十戒」,他想想過去的自己,連一戒都沒有做到,又聽到我 
                      說:「人是眾生之一,真正有資格做人的人很少──能把十戒守好的人, 
                      才是真正在做人。」 
                       
                       
                      ◆不怕有過錯,只怕不肯改過 
                       
                       
                      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人的本性即是佛性,是最清淨的 
                      。人之所以會誤入歧途,是因為成見和習氣的影響,只要下定決心把錯的 
                      觀念和習慣改過來,就會恢復清淨的本性。所以要改變的不是本性,而是 
                      觀念習氣。平常人就是欠缺決心和意志,才會覺得難改;只要有志氣、肯 
                      下決心,改過是很快的。 
                       
                      那位年輕人深刻反省之後,下定決心一切從頭開始。他三十六歲才接觸慈 
                      濟,剛開始要改的時候的確很困難;因為三十多年來的積習己深,平常他 
                      所講的話,別人都聽不進去,而他要推展慈濟,一定要先與同事結好緣。 
                      當他向同事介紹慈濟、勸募善款時,甚至有人對他說:「唉!你很聰明啊 
                      !以前要用錢便招互助會;現在要錢,就拿慈濟做幌子!」他聽了這些冷 
                      言冷語,心中非常難過,心想,一個人下決心要改過,為什麼會這麼難呢 
                      ?到處碰到別人異樣的眼光,每個人都懷疑他、不信任他;但是,他下定 
                      決心,不管別人如何看他、說他,他一定要把腳步踏穩。 
                       
                      二年多來,他真正浪子回頭了,每天五點多起床,打掃屋前屋後,幫媽媽 
                      做飯;白天出去工作,晚上照顧患尿毒症需要長期洗腎的母親,長久以來 
                      ,一時一刻也不敢疏忽懈怠。 
                       
                      昨天我問他:「晚上能不能留下來,明天在聯誼會上把這段過程說出來? 
                      」他回道:「師父,我很想留下來和大家見面,但晚上一定要回家幫媽媽 
                      洗腎。」可見現在的他和過去放蕩的人生相比,實在是判若兩人。他的親 
                      戚朋友現在一提到他都會讚歎:「真難得!」 
                       
                      諸位,人生不怕有過錯,只怕不知悔改,一旦能夠改過向善,真正是「浪 
                      子回頭金不換」。 
                       
                       
                      ◆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慈母心 
                       
                       
                      另外有一位委員,說出她以前對母親很忤逆,直到來到慈濟醫院當志工, 
                      面對一位患子宮頸癌的女病患,年齡和她媽媽相若,而一點求生意志都沒 
                      有。她以志工的身分,鼓勵這位病人,陪她聊天,當她握著病人的手教她 
                      合十唸阿彌陀佛時,發現病人那雙粗糙的手,跟媽媽的好相像! 
                       
                      她想到,平常媽媽要牽她的手時,她都甩開不理,現在面對這個非親非故 
                      的病人,她卻能伸出雙手來緊握著她,為什麼媽媽的雙手,她反而不能接 
                      受呢?當下她恍然大悟,感到過去對媽媽的態度太過分了。 
                       
                      那天志工服務結束時,她回精舍立即打電話回家,正好接電話的是她媽媽 
                      ,她一聽到媽媽的聲音,情不自禁的叫一聲:「媽媽!」後,就痛哭失聲 
                      。這一聲「媽媽」,是她從內心真誠的叫出來,以前她從不輕易開口叫媽 
                      媽。由於母親在她小時就離家,所以她從小就很怨恨母親;甚至當母親生 
                      病時,也未曾問候過。媽媽聽了她的哭聲,急忙問她:「你是不是身體不 
                      舒服?發生了什麼事?」她回道:「媽媽!我沒事,只是想到過去很對不 
                      起妳,我要向妳懺悔。」媽媽回道說:「傻孩子,過去的事媽媽都忘了, 
                      妳安心做志工吧!家中一切事情我都替妳處理好了,妳不要再想過去了。 
                      」女兒做完志工回去之後,人生態度完全改變了,對於母親百般孝順。 
                       
                      還有一位委員上台說她平常對女兒的心態;她對女兒一向百依百順,但女 
                      兒卻不了解媽媽的心。讓人聽了無限感慨。媽媽對子女的心,是天下最珍 
                      貴的,雖然這位委員在訴說女兒對她的態度如何如何時,但從她的眼神中 
                      ,卻告訴大家,她是多麼的愛她女兒。諸位!天下只有母親能體會兒女的 
                      心,也只有媽媽能原諒兒女的過失。 
                       
                      父母對子女的忤逆總是萬般遷就,就如同第一位現身說法的慈誠隊員,他 
                      向母親要錢,還命令母親下次不可再這樣;母親都吞聲依順地包容下來, 
                      一點也不會怪他,這就是媽媽的心啊!在媽媽的眼中,永遠沒有不能原諒 
                      的孩子;反觀我們當子女,能否了解父母的心呢? 
                       
                       
                      ◆為人群付出即是報答父母恩 
                       
                       
                      慈濟這個團體,就是提供普天下為人子女者,為人群奉獻和付出的機會。 
                      我也是人家的子女啊!我今天就是為了孝順父母、行大孝才出家。 
                       
                      人身是父精母血結合的,今天我們為天下做多少事,也就是以父母給我的 
                      身體來奉獻給社會,等於是父母把子女布施給天下。換言之,所有的成就 
                      、功德,應該都歸之於父母。 
                       
                      剛剛那些榮譽董事、委員代表們,他們也是以父母所生之身來取之社會、 
                      用之於社會。慈濟委員奔走於長街陋巷,做救貧教富的工作,他們的目的 
                      是為救天下的眾生,他們的身體,亦是父精母血的給合,他們都儘量在發 
                      揮人身的使用權。 
                       
                      父母給我們的身體,我們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而已,我們有能力取之 
                      社會、用之於社會,這就是發揮使用權。慈濟人將所賺的錢,用在社會福 
                      利人群的事業上,所有的力量,也都奉獻於慈濟,他們用心用力來完成慈 
                      濟四大志業。 
                       
                      就像濟亨居士,今天他告訴我:「師父,我已經想通了,以前的嗜好和興 
                      趣,我現在都不玩了。」他以往的興趣是賞玩古董字畫,那天我只和他說 
                      了幾句,他就想通了,現在他發心,願以佛陀所教育的理財之道,將日後 
                      事業經營所得的四分之一,捐給慈濟。 
                       
                      老實說,人生並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長久歸屬我們所有,我們來人間時,什 
                      麼都沒帶來,只帶來一粒粒「業」的種子。若是帶來善因善業的善種子, 
                      這個人來人間所能發揮的功能就大些。例如帶來的是樹的種子,「合抱之 
                      木,發於毫芒」,樹的種子栽下去,假以時日,因緣成熟,就可以長成一 
                      棵幾人合抱的大樹。 
                       
                      所以我們來人間只帶來一粒種子而已,你有多少福,就帶多少的善業來; 
                      因此心中有愛的人,就可以造更多的福。 
                       
                       
                      ◆發揮生命功能過有意義的人生 
                       
                       
                      記得十二年前,慈濟醫院還在籌設階段時,有一位人士捐了三百萬元給我 
                      ,以當時的幣值來說,三百萬元可以買幾棟房子了。同時另有一位婦女, 
                      她委託委員帶給我一個一兩重的金元寶,那位委員送金元寶來時向我說: 
                      「師父,這個金元寶不知能不能收下?」我問怎麼回事?她回道:「這個 
                      金元寶是一位苦命婦女收存了兩代的金帽花、金戒指,拿去熔化打造成的 
                      ,是他們一家人辛勤工作好多年所儲存最有價值的東西。她一定要我拿來 
                      給師父建醫院,這種辛苦錢要收嗎?」 
                       
                      我聽了這些話之後說:「當然要收。」當時我旁邊正好坐了那位捐三百萬 
                      元的人士,我回頭向他說﹕「這個元寶雖然只有一兩重,但她的功德和你 
                      的三百萬元是一樣的,你不比她多,她也不比你少。」 
                       
                      我進一步分析給在場大眾瞭解:「他捐三百萬元,對他的生活並沒有影響 
                      ,但存款簿上的數字有了變動,這是從喜捨心出發而獲得的功德;捐一兩 
                      黃金的人,他是累積了二十年的時間,捐出家中唯一有價值的東西;他能 
                      把最具價值的東西喜捨出來,當然功德很大。」 
                       
                      以「心」而言,捐三百萬元的人,是要有相當勇氣才捨得捐出來;而捐一 
                      兩黃金的人,她是盡其所能,很勇敢的把家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捨出來;以 
                      心態和力量來說,他們是完全平等啊!所以我說,錢不在於多少,而是在 
                      於有沒有盡心盡力去做。 
                       
                      人生沒有所有權,最有價值的是使用權,慈濟人會利用人生使用權,把生 
                      命的功能發揮出來。有一位榮董曾對我說:「師父,會賺錢並沒有什麼了 
                      不起,懂得用錢才是真正了不起。」他說:「我只會賺錢沒有用,我非常 
                      感激我的太太,他會幫我運用金錢,她用錢都是用在造福人群上面,我只 
                      在受福,而我太太才真是在修福啊!我因為帶福來,所以事業做得成功, 
                      而我太太帶智慧來,才能一直造福人群,連帶的使我的福源源不斷而來。 
                      」 
                       
                      總而言之,有錢應該要知道怎樣使用才有意義;有意義的人生,來人間才 
                      不會空跑一趟。 
                       
                      千言萬語,仍是一句﹕感恩大家對我的支持,祝福各位功德無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