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德蕾莎修女會遠東區區會長露西娜來訪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晨,中庭坐滿許多人,除了常住、志工,還包括一列車的台中會員,及三 
                      十多位遠道而來的馬來西亞慈愛福利功德會會員。上人強忍疼痛,抱病和 
                      大家見面:「大家為關心慈濟而來,我卻無法和各位多談,實在慚愧。十 
                      多天來處在極度的疼痛中,更加體受『痛快痛快』的意義。」 
                       
                      濟亨、林智慧、靜潔等委員回精舍探望上人。濟亨師兄準備八月份在加拿 
                      大舉辦千人大型茶會,並將在該地成立讀書會。上人示,多研討「靜思語 
                      」,盡量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今日為每月例行發放日,上人雖因病無法主持藥師法會,卻仍堅持於法會 
                      結束時,上殿為眾開示。他勉勵照顧戶及千餘會眾,應力行儉約以知福、 
                      惜福、再造福。慈濟目前全力推動的環保工作,需要社會各界大力支持, 
                      上人表示,早期的慈濟功德會為維持生計,即接了許多與環保有關的工作 
                      ,如將水泥袋洗淨後剪成小袋利用、撿拾碎布做童鞋等,均為資源回收的 
                      廢物利用;而精舍用餐後均以開水洗碗喝下,碗底不留一滴油、一粒米, 
                      就是一種惜福教育。 
                       
                      上人表示,一如資源回收,連小朋友都知道捐款助人,此即「小菩薩,成 
                      大志」,希望遠到而來的訪客,人人都能捧一簍愛的種子回家播撒。 
                       
                      曾院長夫人入精舍,上人關切地向她詢問:「院長的咳嗽好些了嗎?」曾 
                      夫人感動於上人「只顧眾生,忘卻自己」的悲懷,轉請上務必保重法體。 
                       
                      印度「德蕾莎修女會」遠東區區會長露西娜等一行十餘人,在谷寒松神父 
                      及陳美羿委員陪同下,參訪精舍;日本日蓮宗岡山縣宗務所所長谷口孝雄 
                      率九位寺廟住持及信眾近二十人,由陳絢暉、陳燦暉兩位師兄帶領前來, 
                      他們均參與上午的藥師法會。在聆聽上人開示後,親睹上人以痛苦之身推 
                      動慈濟的苦心,均感佩不已。午齋後,這兩個宗教團體再度向上人請教上 
                      成立人慈濟的種種事蹟,並表示將以慈濟志業為典範,在各自的崗位上努 
                      力。上人表示:「只要有愛在心中,用感恩心付出,即可成就志業。此外 
                      ,環保的宣導及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動手去做』,而且在做物資 
                      環保的同時,別忘了精神環保也要並進。」 
                       
                      從早到晚,一波波的訪客、一次次的談話,為了滿大家「見到上人」的願 
                      ,上人總是在無法支撐的情形才進入書房略事休息。因為有著「為佛教, 
                      為眾生」的承擔,上人在痛苦中展現了動人的悲願和驚人的毅力。
                     | 
                   
                 
               
             |